分享

【古代读书诗】谢惠连《读书》

 江山携手 2016-12-03

读书

[南朝·宋]谢惠连

 

贲园奚足慕(1),下帷故宜遵(2)。

山成由一篑(3),崇积始微尘(4)。

虞轩虽眇莽(5),颜隰亦何人(6)。

 

【注释】

(1)贲(bì)园:《易经》:“贲于丘园。”贲是贲卦。贲的意思是装饰,文饰。丘园:在外而近山野之地,指上九,喻隐士。

(2)下帷:是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大意是讲,董仲舒因精研《春秋》,汉景帝时成为博士。他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闭户讲学,弟子们依次去向他请教。就这样,董仲舒三年之间没有去看外面景色,而专心治学。

(3)篑:古时盛土的筐子。这句说,山是由一筐筐土堆起来的。

(4)崇积始微尘:崇:高。始:从……开始。这句说,高山是从细土积累起来的。

(5)虞轩:当指远古传说人物虞舜和轩辕。眇莽:渺茫。因年代久远而不清楚事实。

(6)颜隰:“颜”指孔子的学生颜渊。“隰”指春秋时期齐桓公朝的重要大臣隰朋。

 

【赏析】

谢惠连这首《读书诗》,见《艺文类聚》卷五十五·杂文部一。估计也是一首诗中的片段,而《读书诗》也未必是谢惠连这首诗的篇名,很可能是别人给这个片段取的名字。

这首诗六句,写的是自己的读书观点。

前两句说的是读书不应去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而应闭门谢客、静心学习。“下帷”一句用了董仲舒的典故,但是董仲舒说的是讲学,而这里说的是读书。

三四两句说的是读书在于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道理适合各个方面,《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论语·子罕》中记孔子言:“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均非专指读书,而这首诗指的是读书。“崇积始微尘”也可以说是“泰山不让土壤”的诗化表达,《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则是指学习。这两句隐喻读书重在积累的常理。

五六两句说到四个历史名人,前两个是远古时的部落首领虞舜和轩辕,后两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高尚之人。晋代文中常将他俩相提并论,如棘腆《答石崇》:“隰朋有慕,颜生希舜。”“颜生”指孔子的学生颜渊(即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隰朋是春秋时期齐桓公朝的重要大臣,他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宾胥无同为卿大夫。管仲生病之后,隰朋接替管仲的职位,全面管理齐国朝政。根据上博简(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他和鲍叔牙在一段时间内成功阻止了齐桓公对竖刁、易牙的任用,对齐国继续保持强盛的势头作出了贡献。晋张华《励志诗》:“隰朋仰慕,予亦何人?”《昭明文选》注云:“朋慕管之德,华言隰朋犹慕德。我是何人,而不慕乎?”谢惠连说此四人,应该是出于对道德高尚之士的仰慕。表明了诗人读书以修身的目的。

(朱福生)

 

【作者简介】

谢惠连(407~433),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灵运族弟。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诗品》引《谢氏家录》称:“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据说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就是在梦中见到谢惠连而写出来的。宋文帝元嘉七年(430)为彭城王刘义康的法曹行参军。《隋书·经籍志》载有谢惠连集6卷,张溥辑有《谢法曹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其《雪赋》以高丽见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