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经络

 johnney908 2016-12-04
1、可见的经络现象:2006年11月19日——2006年12月9日,我在对服用过石学敏丹芪偏瘫胶曩的中风患者的随访工作中发现,痉挛性瘫的病人经使用橡胶棒沿经络叩击,在肌张力亢进处可以很容易引导出循 经络分布的斑块(见图)。皇帝内经《灵枢·邪客》指出:“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                     
  2、经络是蛋白质凝胶的触变现象:宇宙是处在不断的膨胀和收缩的交替之中,是一个振荡式的宇宙。同样的,就分子的宏观尺度而言,细胞也是一个小宇宙。在细胞内的原生质可以分为凝胶状的皮质和溶胶状的内质两个部分。凝胶状的皮质具有弹性,而溶胶状的内质则具有流动性。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内,富含肌动蛋白成分的微丝都具有触变性。它们在振荡时成为凝胶(脱水收缩),放置时复又液化(吸水膨胀)。即这些凝胶(线状结构或网状结构)经常处于聚合与解聚的动态变化之中。可见的经络现象,显示出经络正是这样的一种物质。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经络感传之所以呈双向循行,这与凝胶的流动双折射有关;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单一的压穴刺激可以激发循经感传,这与凝胶的压力双折射有关;反之,较大的压力由于阻碍了凝胶的溶胀,因此可阻滞经络的感传;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加温能激发感传或者使感传提速,这与凝胶的相变使表面自由能增多,表面张力降低有关;反之,低温或超过某一阈值的压力可阻滞感传,这与凝胶的相变使表面自由能减少,表面张力增高有关。        
        古代的哲学家认为:气,包括经络之气,它们“聚则成形,散而归于太虚。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气犹是气也。”        
        经络就是这样的一种相变材料,它利用从固态(增黏硬如石)到液态(减黏软如棉)的变化,潜在地储蓄能量。凝胶相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取新的位置,宏观上产生了一个运动的轨迹。      
        经络就是这样的一个耗散结构,由细胞骨架以及从细胞延伸到间质中的基质骨架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纤维网络结构。细胞骨架和基质骨架在凝胶的脱水收缩(聚合反应)和溶胀(解聚合反应)过程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并且耗散一定的能量。不论是引导神经突触生长和分化的神经生长锥,还是引导原胶原纤维形成的成纤维细胞它们都有着同样的聚合和解聚合功能。         
         经络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构实体,当细胞骨架和基质骨架在凝胶的聚合反应过程中,使细胞的黏性增加,细胞的增黏效应使细胞硬如石(此时的经络处于亢奋状态);而当细胞骨架和基质骨架在凝胶的解聚合反应过程中,使细胞的黏性减小,细胞的减黏效应使细胞软如棉(此时的经络趋向于抑制状态)。经络的双向性调整功能由此而产生。       
        由细胞骨架和基质骨架构成纵横交错的纤维网络结构——经络系统,凝胶的不断聚合与解聚合从而形成了向一定方向传播的波。位置信息能由位相梯度的形成而产生,其细胞间通过低电阻耦合产生慢电位反应。电流既可起因于浓度梯度(分子扩散),也可起因于温度梯度(热传导)或者起因于流场梯度(凝胶的黏性流动)。凝胶的聚合与解聚合所产生的振荡在触发形态发生的信号上,在延着场的放大传播上,以及在调节多细胞体的大小及其他性质上起着无处不在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