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鹊医学的再发现

 johnney908 2016-12-04

扁鹊医学的再发现

读黄龙祥新著《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第二篇)

美国中医学院   巩昌镇博士

 

大胆的猜想,小心的求证是胡适先生一九五二年在台湾大学所做的演讲《治学方法》中的一句经典名言。这一句话已经被反复证明是任何一个学科获得发展的一条基本原理。胡适把这一原理应用到了《红楼梦》的研究上。普朗克把这一原理用在了量子力学理论的发现上。沃森和克里克把这一原理应用到生物遗传信息的研究上。

 

今天,黄龙祥又把这条原理应用到了中国第一个针灸医学体系的研究上。 在做了前无古人的对《黄帝内经》成书前后的针灸理论与学术发展的梳理、辨佚、考证、拼接、链接后,黄龙祥教授把已经获得的证据碎片拼接成了一幅更加完整的扁鹊医学的画卷(黄龙祥,第290页),从而第一个得出了中国完整的针灸医学体系的建立可以从《黄帝内经》上推上百年的结论。 这一不经意的发现的史学意义和文化意义是颠覆性的。限于篇幅,我的这篇文章只讨论黄龙祥教授在这一发现中复原扁鹊医学的概貌,略述这一发现对针灸医学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意义。

 

黄龙祥教授《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用了两个专章论述扁鹊医学。 我在这里专门加以讨论。首先,我想强调的是这两个章节第一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扁鹊医学的轮廓和部分细节。而扁鹊医学作为一个医学体系要比《黄帝内经》建立的体系早上百年。也就是说,中国第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并不是《黄帝内经》建立的,而是比之更早的扁鹊医学。当然这一发现丝毫不损伤《黄帝内经》的闪耀光芒,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没有影响牛顿定律的生命力, 甲骨文的发现并没有影响到篆书和金文的价值一样。 

 

针灸学生和针灸医生甚至针灸医学学者的一个普遍共识就是《黄帝内经》的《素问》和《灵枢》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针灸理论和针灸临床治疗体系。 我已经从事了二十余年的针灸教育,也持有这一观点。读完黄龙祥教授的新著《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我的看法改变了。扁鹊医学不但是《黄帝内经》医学的前奏,而且是一棵完整的医学大树,是一个完整的针灸医学体系。这个体系里有针灸理论,有针刺方法,有针刺穴位,有针灸处方,有针刺技术。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了解扁鹊医学,就看不清中医理论的脉络,特别是整个古典针灸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脉络,(黄龙祥,第52页)不了解扁鹊医学, 就丢失了中国针灸医学的第一个完整体系。下面我们谈一谈黄龙祥教授对扁鹊医学的复原。

 

扁鹊医学的复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扁鹊此人此事的权威记载,被研究学者奉为圭臬,尽管《史记》并不是医学文献。根据《史记》记载,扁鹊是脉诊的创始人,是脉学之宗脉诊不仅是古人认识血脉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孕育经脉学说的胞宫’”(黄龙祥,第55页)。 扁鹊是血脉理论和经脉理论的鼻祖。扁鹊留下了《脉法》,但是后来遗失了。

 

如此,如何来复原扁鹊医学呢?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一个医学体系怎么才能够重现呢?这就需要文献的占有,需要大量的梳理,辨佚、拼接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刻的思维。十多年前,黄龙祥教授着手研究时,人们对复原扁鹊医学还持怀疑态度,还期待更多的出土文物;黄龙祥教授却信心十足,认为不需要等待了,重新构建扁鹊医学的时机就在当下(黄龙祥,第380页)。他孜孜矻矻,勤于探索,不惮让新的证据来检验自己对扁鹊医书的研究(黄龙祥, 379页)。

 

在《扁鹊医书》之前,除了《史记》中扁鹊的传记外, 扁鹊医学的内容还散见在《汉书·艺文志》,其中记载了扁鹊留下的《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黄龙祥教授特别关注并且用来构建扁鹊医学的是四部中医经典著作。黄龙祥教授称之为扁鹊医学的四个不同传本:《删繁方》,《千金翼方》,《黄帝内经》,《脉经》。对大部分学者来讲, 这些著作留下了扁鹊医学的蛛丝马迹,但是黄龙祥教授使用文献研究高超技术的深度分析将这些“碎片”拼接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六朝谢士泰的《删繁方》被黄龙祥教授称之为襄公问扁鹊的传本。《删繁方》已经遗失,但是大部内容收录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里。 其中一些关于扁鹊诊病特技的关键信息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完全吻合。《新雕孙真人千金方》中有肝藏脉论心藏脉论脾藏脉论肺藏脉论肾藏脉论的体例结构完全相同的五篇大论,以襄公问扁鹊开篇,体例结构完全相同, 组成扁鹊脉书中的一个整体(黄龙祥, 388页)。黄龙祥教授的这一发现得到王叔和的《脉经》,《千金翼方》 ,《灵枢》与《删繁方》的互校互证。

 

唐朝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被黄龙祥教授称之为黄帝问扁鹊的传本。 《千金翼方》中的诊气色脉篇不但提供了更接近原书旧貌的一个不同传本(黄龙祥,第391页),而且有独立的文献价值。 这一篇完备了《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提到的疾病转变次序,证明了五色诊是扁鹊医学发明的。

 

《黄帝内经》的《素问》与《灵枢》被黄龙祥教授称之为雷公问黄帝的传本。《黄帝内经·素问》的刺疟篇、大奇论篇、四时刺逆从论篇、金匮真言 篇、五脏生成篇脉要精微论篇、三部九候论篇、玉机真脏论篇、阴阳别论五脏别论经脉别论和《黄帝内经·灵枢》的五十营篇、五色篇、根结篇、癫狂篇、寒热病篇、论疾诊尺篇等十五篇,或者整篇或者主体来自扁鹊医学(黄龙祥,第393页)。

 

晋朝王叔和的《脉经》被黄龙祥教授称之为扁鹊曰的传本。 《脉经》中大量的篇幅直接以扁鹊曰的形式出现,保存了大量的扁鹊医学的内容,这是公认的事实。 四篇扁鹊脉法和扁鹊曰的篇章都属于这部分内容。西汉名医公乘阳庆把《黄帝扁鹊脉书》传授给仓公淳于意。王叔和获取了这些资料,而据此撰写了《脉经》。黄龙祥教授的考证和研究表明《脉经》诊法部分是以扁鹊脉书为主体,而以其他诸家相关文字为补充而编成。《脉经》是保存扁鹊医学最完整的一部书,连书名《脉经》也是来自扁鹊的脉书上下经(黄龙祥,第386页)。

 

你有过沙漠寻宝的经历、失而复得后的惊喜吗?《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一书里处处看到作者沙漠探险、失而复得的意外惊喜。在研究扁鹊医学的过程中,黄龙祥教授沿着《脉经》来自扁鹊脉书这一线索,获得了一个个新的发现和突破(黄龙祥,第386页)。黄龙祥教授把古典经理论比喻成一块藏在深山里有着厚厚皮壳的玉璞,经过十年恳凿,凿下一块皮壳,玉璞略显芳容,让其激动不已(黄龙祥,第402页)。对于一个在针灸理论、针灸学术史和针灸文献领域耕耘了三十多年的资深学者来讲,还有比这些意外发现和新的突破更有价值的奖赏吗?

 

黄龙祥教授的发现还不止于此。下面让我们看看他的《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一书中更大的收获。

 

扁鹊医学的核心要素 

 

我们现在考察针灸医学,总是从理法方穴术入手。血脉理论、经脉学说、诊断、治疗原则、刺法,这些构成古典针灸学的关键要素都根源于扁鹊医学(黄龙祥,第86页)。从这种意义上讲, 扁鹊医学中包含了第一部要素齐全的古典针灸学。 

 

血脉理论 在经脉理论诞生之前,主导中医诊疗的是血脉理论。 血脉理论诞生于扁鹊的脉诊和用砭启脉的实践(黄龙祥,第86页)。在扁鹊医学中,诊察疾病的理论是血脉理论。血脉行血,以砭启脉。血脉行气,脉诊候气(黄龙祥,第55页)。 

 

阴阳学说 扁鹊医学的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被《黄帝内经·素问》所采纳(黄龙祥,第54页)。但是扁鹊医学建立的是和《黄帝内经》不同的理论体系: 阳明属心,重阳之象; 太阴主胃,胃为五脏之一(黄龙祥,第61页) 阴阳五行学说用来解释色诊中的五脏关联(黄龙祥,第85页)。 

 

经脉理论。扁鹊医学是经脉理论诞生的摇篮。扁鹊医学不仅创立了血脉理论和经脉理论,而且直接操作了二者的结合; 不仅孕育了经脉学说, 并且决定了她的归宿(黄龙祥, 278页)。经脉学说的构成要素及理论应用法则皆出于扁鹊医学 (黄龙祥,第278页)。针灸有过之脉的脉口治疗有过之脉的病症,是扁鹊针灸治疗经脉病候的常规。可见,经脉学说的核心及其他构成要素皆出于扁鹊医学。(黄龙祥,第84页)扁鹊脉法从分部遍诊法向独取寸口法的转变产生了气血运行和循环的理论, 进而产生了五十营营卫学说 以及后来的经脉连环的理论(黄龙祥,第86页)。扁鹊脉法已经推导出了周身之脉的总长度(黄龙祥,第91页)。

 

脉诊体系 标本诊法是扁鹊脉法体系中的诊法之一。标本诊法是在腕踝部脉口诊候头面部形藏与胸腹部神藏的诊断方法。标本诊法强调与其他诊脉处不同, 脉象描述简单, 肤诊和脉诊合参,脉形脉动双诊。扁鹊脉法极其丰富。标本诊法、三部九侯法、人迎寸口法、独取寸口法、尺寸诊法以及诊血脉法皆出于不同时期的扁鹊脉法(黄龙祥,第57页) 。在扁鹊医学里,寸口脉法已经具备了决死生知病之所生的脉诊双重功能(黄龙祥,第59页)。

 

色诊辨病 根据分部色变所及的长度来判定病发进程(黄龙祥,第61页)。 色诊与五脏关联,可用五行学说来解释。 色诊中出现的乱经色相和顺经色相都可以来解释(黄龙祥,第86页)。五色诊察被用于脉诊和色诊中,以此看出尺肤和寸脉的相通性(黄龙祥,第59页)。扁鹊五色脉诊病候也涵盖了经脉病候是动病,以及穿插其间和附于其下的脉死候(黄龙祥,第84页)。

 

治疗原则。关于经脉病候的补虚泻实的治疗大则是由扁鹊脉法确立的。 经过黄龙祥教授的反复考证,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一著名治疗原则的版权归属于扁鹊学派”(黄龙祥,第391页)。

 

四时刺法。四时刺法已经是《黄帝内经》和《难经》的经典刺法。 黄龙祥教授的研究表明四时刺法是扁鹊针法的鲜明特征。五时刺法、五输刺法都是由此演变而来(黄龙祥,第113页)。 

 

守数精明。这是讲扁鹊医学的量化特征,体现在诊断和治疗的各个环节中。 “那些经脉穴方、经脉穴与标注部位而无穴名的穴共见的针灸方、鑱针刺血方、特别注明针刺数量的针灸方,皆出自扁鹊医派(黄龙祥,第66页)。守数精明的量化特征在色诊和脉诊中也完全体现出来(黄龙祥,第61页)。脉动过界即主病(黄龙祥,第60页)。不同的穴位使用不同的针数是扁鹊医学针灸量化的特点(黄龙祥,第65页)。

 

诊疗一体。诊为诊脉,疗为刺脉。 诊脉处也就是脉处, 刺灸处作用于远隔部位。诊脉处和刺灸处一脉相连(黄龙祥,第81页)。扁鹊医学所诊有过之脉的脉口就是针灸的施治部位/穴位(黄龙祥,第83-84页)。凡诸经脉之病即取所诊之处-本脉脉口治之(黄龙祥,第282页)。诊疗一体是研究极端复杂人体各部关系捷效而至简之法(黄龙祥,第283页)。

 

病谱分类。经脉病候的是动病是扁鹊脉法建立的(黄龙祥,第74页)。是动病是扁鹊标本脉法知病之所生的经验总结。 经脉病候是动病,以及穿插其间和附于其下的脉死候皆出于扁鹊五色脉诊病候(黄龙祥,第84页)。

 

死生学说。“五死”是扁鹊医学的死生学说,与后来的刺皮、刺肉、刺脉、刺筋、刺骨的五体刺法密切相关(黄龙祥,第77页)。 “五死六绝六极是扁鹊医学的名片身份证(黄龙祥,第77页)。脉诊的目的之一就是决死生(黄龙祥,第57页)。脉死候是扁鹊脉法不同阶段决生死经验的总结。(黄龙祥,第87页)

 

病程学说。六虚、六极、六绝。虚、极、绝提出了六体的完整的三个深浅不同的发展阶段。六虚所涉及到的正是扁鹊医学中的疾病转变次序(黄龙祥,第391页)。

 

扁鹊医学的重新发现

 

虽然扁鹊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早已得到了史学家和针灸家的肯定,但是扁鹊医学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还没有被呈现出来。 反复通读黄龙祥教授的《经脉理论的还原与重构大纲》,感到散见于各种医学与非医学文献的扁鹊医学体系浮现了。 一个针灸医学体系的理论,方法,处方,穴位,刺术已经五体俱在,并且有了清晰的轮廓。 这项工作一经做出, 那么中国的完整的针灸医学体系又可往前追踪比《黄帝内经》上百年。由此可见其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不仅如此,如此完善的以《黄帝内经》经脉为中心的内经针灸学为了完善而做出了很多权宜之计的改变却丢失了许多富有临床价值的要素。 扁鹊医学的复原又获得了这些临床价值要素的重新发现, 而这又为经脉理论的二次重构增加了更多经典的活性成分。 

 

本文所引文献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黄龙祥《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月第一版。

 

敬请关注巩昌镇博士读黄龙祥新著《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的上篇,《经脉理论的解构还原》和下篇《经脉理论的二次重构》。

 

* 本文作者巩昌镇博士现任美国中医学院院长,美国《国际针灸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针刺研究》杂志编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