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读后

 吴梅枫 2016-12-04

王官学术,阐述西周形成的中华文明思想体系。

小编按语:本篇文章是小编唐安安的读书笔记。文章后面有王天苗先生的点评。

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最特别的一本书,因为读了不仅没有解答许多疑惑,反倒生了很多疑惑。以致于读完之后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去看更多的书解疑。因为本身魏晋就是玄学,而我读的又是转手一道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是“玄之又玄”了。本来应该直接阅读文本,自己有了感悟之后再看别人的总结推论,但我估计不会去研究玄学,所以就直接看结论了。

汤用彤先生因为国祸家难并没有完成成书,而是只有论稿,所以这本书也没有将他的研究成果体现得很深。

还有一点要特别说下,即汤用彤先生对佛学很有研究,佛学我读的时候都不是很懂,也没有细细读。

1魏晋玄学与佛学

汤用彤先生认为虽然佛学给予玄学很丰富的材料、很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玄学是中国学术自然演化的结果。佛学是玄学的支流,只是助因,依附于玄学扩张势力。

貌似佛学进来的时候,对于中国文化中已经有的概念进行了很多比附。如果说玄学不是受佛教影响产生的,那与汉朝经学大为不同的魏晋玄学在乱世中的思想形成过程和原因是什么?在这个乱世中,这是脱离了统治者掌控的节奏还是符合统治者利益的变化?

汤先生说玄学之风起源于两件事:一是名学,二是易学。名学不是先秦施惠的名学,而是鉴识人物的名理之学。因为察举和九品中正制度需要选拔贵族官员,需要一定的标准。除了家世门第,也需要对个人才干进行评估。这个名学偏于人事。而易学就关乎天道了。

这两点并没有解答我的疑惑。我知道清谈在社交界的评价会反映到官品的评定结果上。那清谈跟玄学风气是什么关系呢?也可能是我没读懂,毕竟这么大一个问题,只能以后带着疑问在读书过程中寻求答案。

汤先生将以圣人观念或自然与名教之辨为核心的魏晋玄学发展分为四期:

正始时期,易、老思想最盛,何晏、王弼为其代表。

元康时期,庄学颇盛,在自然与名教问题上,激烈派大行其道。

永嘉时期,“新庄学”大盛,有一部分名士调和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关系。

东晋时期,佛学最盛,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再次分途。

可见以上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要研究的内容。

2以《老》解《易》

汉易偏于象数,率以阴阳为家。魏晋新易渐趋纯理,常以《老》《庄》解《易》。后者的代表就是王弼,他也是后世公认的义理派易学的奠基人,书中说王弼立义吸取了汉代儒学阴阳家的精神,加上校练名理之学说,而折衷于老氏。新旧学自然有冲突,就不列举了。

汉代的象数、阴阳,当是有它的政治、文化需求背景。这个需求到魏晋时候可能就变了。所以出现了王弼的义理派解《易》。

作者对王弼的《易》评价很高,我看过一点,后世的义理角度解《易》的方式大概都传承自王弼?我绝对不敢说读懂了这些《周易》注解,但是从注的方式来说,都是每个人根据理解不同,解释出不同的内容。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标准。读《周易》的人也都是众家都读,绝不敢只读一家。而且读《易》的人大多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价哪家更好、自己觉得更有道理,跟《周易》看起来更贴切?

大衍义是王弼链接《易》《老》的桥梁,这里是提一下,因为没有去读内容,所以只知道个名词。

他们那时候产生 “本末有无的本体论”、“阴阳”的讨论。我对“有无”不感兴趣,不知道这个有什么意义。而“阴阳”,可以说这两个字的概念也是一变再变。他们的理解跟我看《周易王氏传》对“阴阳”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周易王氏传》里的阳刚健动之气,是包括做事需要的各种能力以及符合阳刚健动这四种属性的事物、行为、关系等。阴不是实物,是对阳的补充,是为了和阳相和形成中道。但是魏晋玄学里的阴阳蛮注重事物本身的阴阳变化,还是指代两极分化的事物,比如阳就是君、夫,阴就是臣、妇这类?

3浪漫的《庄子》

魏晋时代“一般思考”的中心问题是,“理想的圣人之人格究竟应该怎样”,由此引发出“自然”与“名教”之辨。可见那时候的重点不是王道,而是圣人了。

汤用彤先生把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分为“温和派”和“激烈派”。这两派都推崇“自然”,但对“名教”的态度判然有别。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温和派不特别注重名教,也不公开主张废弃“礼法”。而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的“激烈派”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具有浪漫色彩,完全表现出一种《庄子》学的精神。当然,阮籍、嵇康也是有区别的,阮籍在做人做事上更谨慎,二人命运归途也不同。

首先,我想知道为什么阮籍、嵇康这样的浪漫派会如此有市场的背景条件是什么。再然后,《庄子》被解读为浪漫放任之学应该也是一个误区。

注《庄子》的向秀、郭象继承王弼、何晏温和派的态度,想要取消自然与名教的对立。郭象认为《庄子》的宗旨是“明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是道家的顺乎自然,“外王”取孔儒之旨,不废名教。以“自然”为本为体,以“名教”为末为用。这确实是融合当时自然与名教的尝试。

本来自西周以来的学问,是注重外王的。王官之学培养的是能治国平天下的君子。王道的目的是实现天下大治和平。但是从以上可以看出,学问的重心已经开始偏向内圣了。而且与自然对立的是“名教”。我觉得那时候的“名教”根本不是真正的外王之道吧。

4一些我不懂的

以下仅是列举:

天地之数是五十,其中还分四十九和一。

万物依元气而生。

正始玄学的根本旨趣在于建构以有无、本末之辨为核心的形上之学。

何晏、王弼在形而上学方面“贵无”,向秀、郭象则“崇有”。

圣人可学还是不可学,也有一个讨论。

以上我完全不懂,比如为什么要讨论有无呢?本末又是什么?讨论这些的意义和用途在哪里?

王天苗先生点评

魏晋是中国思想的大转变时期,影响绵延至今,欲明中国自南北朝以来的思想衍变,学者不可不察魏晋玄学。其形成缘由大致有三:

内因是王官之学自战国隐晦之后,诸子去古未远,仍能各以己见执守一端,而随着两汉的收束,中华根本学问已成强弩之末;

外因则是西域交通之后,印土佛教渐次传入,雅利安游牧思想崇尚空泛抽象的冲击,对当时儒家士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学问的南移,又与楚学相呼应,易老庄的文辞恰可比附,于是枯树借此外来种子而发新芽;

时代因则是魏晋更替,曹魏试图借清谈力量对抗司马,失败后则以此自保,当然这个时代因较弱,只是助力作用。

汤用彤的代表作是《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昔年初涉佛教,读此叹其功力之深。《魏晋玄学论稿》虽是散论,但循此基本可以把握魏晋玄学了。

由于唐安安对五经典籍颇有涵泳,因此在《读后》里对许多非我族类的思想有不少本能的抵触,挺好,已经颇有熊十力在《佛家名相通释》序里所说“根柢无易其固,裁断必出乎己”的感觉了。太多学子读书做学问不“扎硬寨,打死战”,读了二三十年的散书,只会读论文看摘要,口中名词一堆,肚里却是空空,这些人一碰玄学、理学、心学之类的,必然是:一入玄门深似海,从此不复梦周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