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醒狮国学】 听雪落,天遥野旷

 青梅煮茶 2016-12-04
听雪落,天遥旷野

大雪,十一月节。

至此而雪盛也。


文/翁秀美

大雪,十一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时,天气更加寒冷,降雪也比小雪时要多。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地面积雪量增大。




“瑞雪兆丰年。”冬雪如疏松的棉被,为小麦御寒,气温低,能冻死害虫。节气农谚,说的最多的是冬雪对收成的好处。如:“积雪如积粮。”“雪在田,麦在仓。”“雪多下,麦不差。”“雪盖山头一半,麦子多打一石。”等等。 

大雪节气有三候——




大雪初候:鹖鴠不鸣。鹖鴠(音河旦),是一种夜晚叫到天明的鸟,大雪纷纷,极其寒冷时,此鸟感阴至极而不鸣。《吕氏春秋》“仲冬”载:“冰益壮,地始坼,鹖鴠不鸣。”




大雪二候:虎始交。大雪后五日,虎始交,此时乃阴气最盛时期,又所谓盛极而衰,微微有阳气萌动,老虎感知,有求偶行为。




大雪三候:荔挺出。再五日,荔挺出。荔挺是一种形似蒲而小的草,根细而硬,扎地较深,这时也感受到阳气而抽出新芽。 




在古代,大雪藏冰之俗,大约有3000的历史,周时期的冰库已颇具规模,称之为“凌阴”,管理冰库的人称为“凌人”。《诗经》之《豳风·七月》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入凌阴。”《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即用冰数的3倍封藏,以备夏日之用。



   

“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大雪节气间,男人们加紧修水道、修粮仓、积肥造肥;女人们则做针线活;手艺人忙着印年画、磨豆腐、编筐、编篓等。如遇天降大雪,便跑出来赏雪景,打雪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有一段描述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山雪人的情形:“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未曾过年,先肥屋檐”,南京一带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习俗,大雪节气期间,天气寒冷,腌的肉能放得住不会坏,那时家家屋檐下的钩子上挂着腌了回好卤的咸肉,咸鸡,咸鸭等,非常壮观,还有自家灌的香肠,挂在竹竿上晒,一圈一圈,煞是好看。腌肉时,将肉洗净,用大子盐,加上八角、花椒等香料,炒香后,往肉上搓(也可以不加任何香料),搓好后一条条码在坛子里,剩下的盐撒上去,大石头压住,一周后,拿出来,将腌肉的盐水烧开,撇去血沫继续腌,这叫回卤,如此这般回两三次,这样腌出来的肉非常香。




大雪时节,乌鱼群因天气寒冷,沿水温线向南回流,产量丰富。“冬节食乌正当时”,乌鱼作为上等佳肴被人们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同时海带也是当令食物。北方则不一样,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天冷了,哪也不去,窝在家喝热热的红薯粥,暖融融的,也是悠闲。 




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尽情狂舞,酣畅淋漓。在这寒冷天气里,林教头连夜上梁山,雪花一路随行;薛道韫则面对落雪纷纷,脱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风起”,将雪描摩得形似神似。

白居易有首《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在这里,雪有了重量,一夜有多少雪不断覆盖,大雪压倒竹枝的声音让诗人夜不能眠。芦雪庵的大雪,也特地在夜里落,为的是第二天能静静卧着,见证大观园里一干姐妹嚼鹿肉、摘梅花、饮酒、联诗;最后一场大雪,也是静静卧着,鸟投林,人散去,一切归零。




而柳宗元笔下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亦更如一幅天然水墨,清洁,清净,寒冷,孤高。广阔的天地间,白皑皑一片雪,天地似连成一片,一舟一竿一渔翁,孤寂,单薄,却又是多么悠远苍茫。




大雪节,有雪光临,方为完美。雪,是冬季赠给大地与人们最珍贵最美丽的礼物。若缺了雪,这冬天,可少了多少风光与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