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

 魏红莲 2016-12-05

“同课异构”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20161031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同课异构”观摩活动。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要求看上去简单,但学生实践起来却并不那么轻松,学生往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对于《月光曲》一课,长青小学的李老师让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词语来说一说这个美好的传说,就是在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经蒋老师这么一提点,学生都说得相当好,从这细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教师的是多么的重要。

《月光曲》这篇课文的39两个自然段是重点段,实验小学的陈老师在分析课文时,只提出了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了传世名作《月光曲》?他又把这个大问题分成两个小问题来问哪一段话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还有哪些情景句子的描述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蒋老师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当学生找到第3自然段,读出了盲姑娘与哥哥对话的那一自然段后,陈老师顺势引导,从段到抓住这一段中哪几个句子。如在兄妹俩的谈话中,你觉得哪一句子贝多芬听了之后,能打动他的内心?请你们再仔细地读一读。这次读较上次有进了一曾,是让学生品读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很多学生通过朗读,从中读懂了盲姑娘心里的那种渴望,贝多芬在听到盲姑娘说自己名字后的那种激动的心情。以及听出了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贝多芬很愿意再为知音弹奏一曲。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把缠绕在学生心中的贝多芬为什么不告诉盲姑娘自己的名字,而是要再为她弹奏一曲了在随后盲姑娘与她哥哥的对话中,学生通过朗读知道了盲姑娘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她从来没放弃过对音乐的那份执着,感受到盲姑娘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女孩,她只是在掩饰自己的愿望,不想让哥哥难过罢了。

课文的第9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又一个重点,也许是因为课堂时间不够的关系,陈老师对这一段的教学没有像第3自然段那么细致。陈老师采用为学生创设情景书写自己情感的方法让学生拌着贝多芬的《月光曲》,书写这时一阵风吹来,月亮照了进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沙,显得格外清幽......”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体会到此时贝多芬的内心是百感交集,他为找到知音而高兴。在学生各自畅所欲言之后,陈老师再让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真可谓是达到了水到渠成目的。

    李老师在将第就自然短的时候,将课文中的联想部分去掉后,让学生们读一读,与课文中带联想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播放钢琴曲月光曲,让学生们联想都看到了什么?同样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联想力,播放《秋日私语》,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在脑海中构想画面。不足之处是李老师没有提前说出钢琴曲的名字,以至于学生所有的联想都离不开海面。

总之学生能读出《月光曲》的意境,是源于蒋、两位老师在理解过程中那种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制造气氛,以境激情的做法,激起了学生们的强烈求知欲,培养了他们敏锐的感悟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我听后也受到很大的震动。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