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第六篇——忤合术(中)

 彩票大仙王 2016-12-08



原文: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翻译: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价值,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

曾经万能充是万能的,可如今它是无能的。任何思想观念都有可能过时,思想跟不上、不拥抱改变,终究会被淘汰。读过《易经》的人都知道易有三易,分别是“不易”、“变易”、“简易”。“变易”的意思就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所以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价值,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都会随着时间的推进、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知道“变易”的道理,我们要时刻察觉天时、地利的变化,从而反复推断人的喜恶、性格、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等的发展和变化这样才能确保制定的计谋万无一失。


原文: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

翻译:所以圣人经常反复实践,没有什么不愿意做的;经常细心倾听,没有什么不愿意听的。


实践出真知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十八世纪末,法国的一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才终于得知,西红柿不仅可以食用,还鲜美多汁,酸甜可口。人们认为“狼桃”是有毒的,但惟有亲口品尝的法国画家才知道西红柿的美味。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证明了“实践出真知”这一观点。

圣人知道“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价值,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所以他们会通过反复实践去了解真相,求得真知。即使知道了还会继续不断实践以检验知识,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原文: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

翻译:制定的方案能够成功,又和预想的谋略吻合,就要围绕这个方案展开谋划。

原文: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

翻译:合乎那一方的需求利益,就要背叛一方的需求利益,任何计谋都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势力。

原文:必有反忤 :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翻译:其中必有反忤的道理存在: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主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主的意愿。


长平之战的启示

公元前260年,秦军攻打赵国长平。赵国派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拒守,秦军久攻不下。时间一久,由于补给线太长,局势变得对秦军非常不利。可赵王却不理解廉颇“以逸待劳”之计,对廉颇拒守不出十分不满。

赵王多次派人到前方督战,可是廉颇任执意坚守。

秦国宰相范雎(jū)听说此事,加上他听说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心生一计,派奸细潜入赵国散布流言。

这一招果然奏效,赵王撤回廉颇,而任命赵括为大将,率兵迎敌。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评析:纵观长平之战的全过程,其根本败因便是赵王听了范雎所散布的留言,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其中决定战役成败的另一个人是范雎,范雎用了我们之前所学的“抵巇术”洞察出赵王和廉颇之间的矛盾,使得小裂缝变成大的间隙,“离间计”才能得逞。散布流言表面好像是在为赵国出谋划策,实际上还是在为秦国取胜创造条件,这也就是所说的“计谋不两中的道理”。那么秦国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战胜赵括,也得益于秦国智囊团充分了解赵国的各方面情报,从天下局势、国家情报、家庭关系、甚至个人性格都有充分的了解。


原文: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

翻译: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天下,一定要根据国天下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它;

原文: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

翻译: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个国家,一定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它;

原文: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

翻译: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某个家庭,一定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它;

原文: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

翻译: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个人事业上,一定要根据个人的才能气概来运用它。

原文:大小进退,其用一也。

翻译:使用“忤合”之术的范围和时机,都是通过这个方法去判断的。

原文:必先谋虑计定 ,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翻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进行谋划、分析,计算准确了以后再配合使用我们之前学习的“飞箝术”。


本篇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

小粽会持续更新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