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忤(wǔ)合: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白话 原文)

 天地人和00ksak 2022-08-16 发布于广东

图片

《鬼谷子》:忤(wǔ)合

文|陶沐

因篇幅过长,解读和注释部分另行分享,这里只放白话译文和文言原文。

——白话译文——

《鬼谷子》:忤合

人有趋合必有倍反,事有其利必有其弊,须根据形势变化提前谋划应对策略,以求多受其利,以求规避其害。如同圆环转动不见始终,形势发展也是时刻在变,需要反复揣度探求实情,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应对措施。圣人在世,立身处世也罢,治理国家也罢,施展教化也罢,扩大声势也罢,宣扬名声也罢。他都会依据事物的关键所在,观察天时适宜情况,根据所知资源的优势和不足,就可清楚明白: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何事易为,何事不易为。圣人会先做到心中有数,再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措施。

世上没有永远的权贵,事情没有不变的规则。圣人不会固执己见,对的就认同,错的就改正。能够成事且认可我计谋的人,我就可以选择他作为自己的领导。计谋不能兼顾相对立的两方的利益,符合那一方的利益,就必然会违背这一方的利益,冲突有其必然性。选择这一方,就要违背另一方;违背这一方,就要选择另一方。这忤合之术,若要施用于天下之主,必衡量天下之实际情况再选择他;若施用于诸侯,必先衡量诸侯国之实际情况再选择他;若施用于士大夫,必先衡量士大夫之实际情况再选择他;若施用于个人,必先衡量个人才能、实力等再选择他。无论对方势力是大是小,我之决策是进是退,这忤合之术用法不变。我都要先谋划清楚,再以飞箝之术实施计谋。

以前,善于“择主而事”的人,无不放眼天下,囊括诸侯,根据形势变化而调整计谋以符合形势发展,寻求志同道合之明主。所以,伊尹五次投靠商汤,五次投靠夏桀,不能得其所愿,最后受用于汤。姜尚三次投奔周文王,三次投奔殷纣,不能得其所愿,最后受用于周文王。由此可知,天命所在,所以二人最终各归其主,不再有疑。

不是聪明智慧、掌握方法之人,不能治理天下;不经过苦心思虑,不能推断事物本质;不悉心探求实情,不能成就名声;才能、胆识不足,不能统兵作战;仅是忠诚笃实而无分辨真伪之才,不能知人长短。所以,欲用忤合之道,首先要自我进行能力、智慧等方方面面的评估,然后与或远或近的标杆人物进行比较,知自己所长所短,如此知己知彼之后,才能随心所欲,可进,可退;可纵,可横。

——文言原文——

《鬼谷子》:忤合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