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崇德:核心素养研究的缘起

 美文云中飞 2016-12-0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也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贯彻十八大精神,教育部启动了“立德树人”工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十大关键领域。其中,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首要环节,并提出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用于统领课程改革的相关环节。这也是首次在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中明确使用“核心素养”一词,体现了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思路,意味着党和国家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那么,为什么要把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放到如此高度?在我国关注和研制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国际趋势、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三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1

迎接21世纪挑战:

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共识

从国际上来看,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或地区,都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紧密相连。当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化首先表征为经济的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资源、技术、资本、资金的全球化流动,必然导致人才的全球化流动、竞争与合作。此外,当前也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产业结构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所有这些,都在重新塑造着我们的世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型的人才观逐渐形成——它要求未来的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21世纪核心素养的人。

在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社会的背景下,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已经从过去表层的生产力水平竞争,转化为深层的以人才为中心的竞争。在这种国际格局下,一切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取胜的关键在科技,实质在人才。为此,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公民素养的提升,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主题。针对这一国际大背景,各国教育改革都无法规避的核心问题就是,21 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需要的同时,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这一问题促使各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人才标准研究的力度,重视培养和造就人才。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于21 世纪初,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随后,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例如,美国、英国、芬兰、澳大利亚等,也纷纷启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希望能够遴选出符合自己国家需求的核心素养指标,并进一步开发完善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方案,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

在各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过程中,除了延续过去的脱盲、扫盲所强调的读、写、算等个人基本素质,以及执行日常生活功能的素养之外,他们更进一步试图提升国民的核心素养。此外,尽管世界各国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但是,越来越复杂多变并且相互依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特点。商业贸易的全球化、科技交流的国际化,都足以说明国家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人类也拥有高度类似的生活,这些都为建构一套通用的核心素养体系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从这一角度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保持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利于间接提升一个国家的实力,为国家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取胜提供基本的保障。有鉴于此,为了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并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应研究并建构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2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

总体要求的具体化与细化

从党和国家层面来看,核心素养体系是党的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及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建构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推进教育问责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上明确提出了我们国家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些方针政策,对于我们的人才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这些方针政策相对来说比较宏观,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将它们进一步具体化、系统化和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养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此外,还应当看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为了更加精准地理解和解读党的教育方针,当前迫切需要立足于我国国情,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具体化,建构一套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从而深入地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此外,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核心素养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现代化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完成了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崛起。截至2009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人。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加速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必须从小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和培养。而且,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来看,提高个体的核心素养,可以促进个体进入职场后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人力资本的开发。为此,核心素养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还受到社会人士和企业的重视。

3

从素质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核心素养

从素质教育改革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研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视角的变化,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与具体化,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方面。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这里,“素质”对应的主体是“教育”,它的内涵主要是指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相对于“素质”,“素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素养”的含义是一致的。“素养”一词, 较早出现在《汉书· 李寻传》:“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把素养视为经常修习的涵养。后来,在我国汉语中主要指平日的修养,如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可见,“素养”对应的主体是“人”或“学生”,是相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提出的,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凝练和描述。自“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全面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已成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旗帜和行动指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素质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而如何进一步深化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虽然改革成效是显著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所培养出的学生已表现出身体素质滑坡、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负面情绪较多、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等素养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以中考、高考成绩作为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观念引导,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和形成,导致素质教育的真正推行遭遇重重困境。这些现状与问题都迫切需要转变教育质量观念,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真正确立起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课程体系,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与落实。

另外,通过对我国现行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也发现,尽管“素养”一词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被频繁提及,凸显了其重要地位,然而却缺乏明确的内涵界定和系统阐述,对跨学科素养的培养相对忽视。此外,由于缺乏基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垂直衔接,不同学科的课程目标之间的横向整合不够,进而导致素质教育目标难以得到落实,给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惑。因此,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方针和目标,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界定和遴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奠定有力的基础。

总之,对核心素养开展深入研究和讨论,是深化和推进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强我国基础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我国未来的国家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价值。


本文摘编自《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林崇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