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神经内科疑难病例讨论系列|08期(上):历经13年求医终确诊

 明月晴天1964 2016-12-09






这是一位辗转了多年求医的患者,历经13年才得以确诊~

本期病例详情:
患者,男性,72岁,针灸科退休医生。因“双下肢进行无力伴萎缩13年”入院。

患者13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双下肢乏力,主要表现为爬坡及上楼费力,无肢体疼痛、麻木及肉跳感,伴活动后气喘,无咳嗽、咳痰,休息后症状缓解,于我院查腰椎核磁共振提示L2/3椎间盘变性、突出。至呼吸科住院查肺部CT平扫示:右下肺陈旧病灶,合并感染可能,右侧隔胸膜钙化。心彩超提示:主动脉硬化,左心房扩大,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EF:0.655。肌电图可见双下肢腓肠肌出现大量自发电位,考虑“神经源性损害”可能。肺功能提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以限制性为主)”,肌酸激酶544 IU/L,出院时考虑诊断为“神经肌肉病变”导致的气喘,出院后自行针灸治疗联合中药调理,症状无明显改善。近五年来,患者平地行走时易绊倒,跌倒后可自行起立,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近两年患者肢体乏力症状进展速度较前加快,跌倒次数较前增多,跌倒后难以自行起立,双足背屈困难,伴小腿肌肉萎缩明显,且双上肢上抬力量差,左侧明显,于外院行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上下肢部分神经运动传导异常,感觉神经传导未见异常:F波未见异常。上下肢肌肉针EMG示肌源性损害(自发电位、MUAP时限缩短),诊断为肌源性损害。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病程中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饮食睡眠可,二便未见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患者既往健康状况一般,自诉体育成绩一般,喜爱排球运动。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伤寒、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嗜好;有兄弟及姐姐3人,均无类似病史。

入院查体:T36.7℃,P72次/分,R18次/分,BP131/74 mmHg,神志清,精神好,步入病房,呈跨阈步态(见视频1),查体合作,言语清晰,回答切题。颅神经查体阴性;双大鱼际肌、双小腿肌肉萎缩;四肢肌张力正常;颈屈肌肌力4级,左侧三角肌肌力4级,右侧三角肌肌力4 级,双手拇短展肌肌力4级,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5级,股二头肌肌力3级,胫前肌及腓肠肌肌力2级;双上肢肱二头肌及桡骨膜腱反射( ),双下肢膝反射及踝反射未引出;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小脑征、脑膜刺激征阴性;全身深浅感觉正常。胸廓外形正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明显包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小腿皮温正常,有色素沉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脊柱形态及活动正常。


视频1

入院后查肌酸激酶:458 IU/L(<171);乳酸脱氢酶:295IU/L(120-220);肌酸激酶MB同工酶: 56.3IU/L(0-24);肌钙蛋白I:0.01ng/ml(0.00-0.04);BNP 65.6pg/ml;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血脂全套:胆固醇 6.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3.9mmol/L。甲状腺功能全套:TSH:7.61uIU/mL(0.27-4.2),T3、T4、FT3、FT4均正常。ESR:9mm/h(0-15),抗核抗体13项系列、肿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神经电生理:

运动神经传导:

神经名称

潜伏期

备注

波幅

备注

时限

距离

速度

备注

右正中神经

-拇短展肌

4.0 ms


2.2 mV

↓56%

2.6ms

 mm

 m/s


肘下-

8.6 ms


2.2 mV


2.6ms

240 mm

53 m/s


右尺神经

-小指展肌

2.5 ms


8.5 mV


4.8ms

 mm

 m/s


肘下-

6.6 ms


8.1 mV


4.9ms

240 mm

59 m/s


左正中神经

-拇短展肌

4.0 ms


3.9 mV

22%

4.0ms

 mm

 m/s


肘下-

8.7 ms


2.8 mV


4.0ms

210 mm

47 m/s


左尺神经

-小指展肌

2.4 ms


7.5 mV


4.3ms

 mm

 m/s


肘下-

6.9 ms


6.7 mV


4.4ms

240 mm

53 m/s


右胫后神经

-拇展肌

4.7 ms


3.0 mV


4.6ms

 mm

 m/s


腘窝-

13.8 ms


2.3 mV


5.4ms

350 mm

38 m/s


右腓总神经

-趾短伸肌

4.0 ms


2.3 mV

↓34%

4.6ms

 mm

 m/s


腓骨小头-

10.2 ms


2.0 mV


4.9ms

290 mm

47 m/s


腘窝-腓骨小头

12.6 ms


2.0 mV


5.0ms

100 mm

42 m/s


左胫后神经

-拇展肌

3.9 ms


6.6 mV


5.4ms

 mm

 m/s


腘窝-

13.2 ms


4.5 mV


5.7ms

350 mm

38 m/s


左腓总神经

-趾短伸肌

4.2 ms


4.8 mV


5.0ms

 mm

 m/s


腓骨小头-

10.5 ms


3.9 mV


5.1ms

280 mm

44 m/s


腘窝-腓骨小头

12.8 ms


4.0 mV


5.5ms

100 mm

43 m/s













F波:

神经名称

M波潜伏期

F波潜伏期

F-M波潜伏期差

F波出现率

右正中神经

3.9

综合:26.9

最小:26.9

最大:27.7

平均:27.2

综合:23.0

最小:23.0

最大:23.8

平均:23.3

37.5%

右尺神经

2.2

综合:26.0

最小:26.0

最大:29.8

平均:27.6

综合:23.8

最小:23.8

最大:27.6

平均:25.4

93.8%

右胫神经

4.5

综合:50.8

最小:50.8

最大:55.4

平均:54.1

综合:46.3

最小:46.3

最大:50.9

平均:49.6

100.0%

胫神经

4.1

综合:49.8

最小:51.8

最大:55.1

平均:53.5

综合:45.7

最小:47.7

最大:51.0

平均:49.4

100.0%

左正中神经

4.1

综合:27.8

最小:27.8

最大:29.3

平均:28.2

综合:23.7

最小:23.7

最大:25.2

平均:24.1

37.5%

左尺神经

2.2

综合:28.3

最小:29.1

最大:35.6

平均:30.4

综合:26.1

最小:26.9

最大:33.4

平均:28.2

56.3%

 

感觉神经传导:

神经名称

起始潜伏期

峰潜伏期

备注

波幅

备注

距离

速度

备注

右正中神经

II-

3.0 ms

3.6ms


20mV


140mm

47m/s


右尺神经

V (小指)-

2.0 ms

2.7ms


31mV


120mm

59m/s


右腓浅神经

-小腿中段

2.5 ms

3.2ms


8mV


120mm

48m/s


右腓肠神经

踝-小腿

2.8 ms

3.8ms


20mV


135mm

49m/s


左腓浅神经

-小腿中段

2.4 ms

3.2ms


8mV


120mm

50m/s


左腓肠神经

踝-小腿

3.0 ms

4.0ms


13mV


130mm

43m/s


左正中神经

II-

2.5 ms

3.2ms


27mV


140mm

55m/s


左尺神经

V (小指)-

2.4 ms

3.0ms


32mV


118mm

50m/s















针肌电图:

肌肉名称

插入电位

自发电位

MUP

募集相


 

纤颤

正锐

束颤

其他

多相波

描述

多相MUP

去多相

描述

波幅


 







时限

ms

波幅

uV

位相

时限

ms

波幅

uV


uV

右侧胫前肌


-

肌强直放电

100%


7.5

1071

3.2

7.5

1071

单纯相

3014

左侧胫前肌


-


55.6%


9.4

1156

4.0

7.3

966

单纯相

3456

右侧腓肠肌内侧头


-


0.0%









右侧股四头肌


-


83.3%


9.9

1312

3.3

9.7

1318

混合相

4470

右侧拇短展肌


-


91.7%


9.0

548

3.2

9.1

559



右侧伸指总肌


-


70.0%


11.6

802

4.3

11.4

819

单纯相

4957

右侧三角肌


-


66.7%


8.6

945

4.0

8.1

901

干扰相

3811

右侧T9脊旁肌


-


0.0%









右侧T10脊旁肌


-











右侧胸锁乳突肌


-

-

-


70.0%


9.7

453

4.0

9.8

408

干扰相

4567

描述:

NCV:双侧正中神经末端潜伏期正常高限,CMAP波幅降低,F波出现率降低。双侧尺神经末端潜伏期及CMAP波幅正常,左侧尺神经F波出现率低。右侧腓总神经末端潜伏期正常,CMAP波幅降低,双侧胫后神经末端潜伏期及CMAP波幅正常。所检感觉神经未见异常。

EMG:右侧胫前肌可见肌强直放电(见视频2)及纤颤正锐波,左侧胫前肌、右侧股四头肌、右侧拇短展肌、三角肌均可见纤颤电位和正锐波,小力收缩运动单位时限变短,其中双侧胫前肌、右侧拇短展肌大力收缩呈单纯相,右侧三角肌有早募集现象。

结论:1、可见肌强直电位;2、肌源性损害;3、合并神经源性损害可能。


视频1


颈椎MRI: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椎体边缘可见不同程度骨质增生,未见骨质破坏及其他异常信号影。诸椎间盘在T2WI及压脂图像上信号减低,C3/4-C6/7椎间盘向后方突出,其相应水平硬膜囊稍受压,椎管内颈髓及双侧神经根未见明显受压征象。C3/4-C6/7水平后纵韧带增厚,诸水平黄韧带未见明显肥厚征象。椎管内脊髓形态正常,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


双侧大腿MR平扫示(图1-4):


1   大腿MRIT2序列,横断位)


 2   大腿MRIT2序列,冠状位)

大腿MRIT1序列,冠状位)


大腿MRIpd压脂序列,冠状位)


双侧小腿MR平扫示(图5-8):


5   小腿MRIT2序列,横断位)


6   小腿MRIT2序列,冠状位)


7   小腿MRIT1序列,冠状位)


8   小腿MRIpd压脂序列,冠状位)

Q:考虑诊断和其他辅助检查?
把你的答案告诉我们,在下方“留言”处回复。正确答案下周公布。回答正确者,小编会回复留言与您联系:)


作者:钱方媛、张志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