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锅之魂——锅底油
大道至简,传承数百年的重庆'天和楼'老火锅,其精华无外两点:油和食材。有贤人说,天和楼老火锅如《西游记》中银角大王手中紫金葫芦:天下食材尽入吾瓮。 如人,油为魂,食材为肉身,缺一不可,合一方为完美。然肉身易求,灵魂难寻,此文我们单讲如何才算是一锅好油。 现代火锅以底油而论,分为清油、牛油两大流派,清油为君子,牛油为圣贤,盖因清油淡而悠远,牛油厚而醇香。以现实观之,吃货们多亲圣贤而远君子矣。

牛油绵长、牛油醇厚、牛油海纳百川,做过菜的朋友都知道,放猪油炒菜,猪油自身会较快的挥发,但牛油不会,基本不会挥发,而且能以很好的包容性吸纳各种食材特质,从而形成自身独有的香气。 众所周知,川渝美食以麻辣为主,而因为牛油这种包容的特质,火锅的麻辣,不是单纯的、层次清晰的花椒之麻、辣椒之辣,而是牛油在吸纳了花椒、辣椒之神韵后形成的独有麻辣香醇之韵。这种香从牛油中来,而不是直接从花椒、辣椒中来,散发自五脏六腑,你知道这是花椒、辣椒的味道,但你又不是在其他菜种吃到的花椒、辣椒味。此处小编说来玄之又玄,但吃过的朋友自然是心领神会,没吃过的朋友,只要记住这种感觉,当你真正品尝到一口正宗的天和楼老火锅的时候,自会有会心一笑。所以一口好的火锅锅底,你至少50米外就能清晰可辨的闻到一种老火锅独有的,由麻辣而来,又不拘泥于单纯麻辣的香气。

反之,如果入口只是觉得口中、腹中一团火的辣、一股颤抖的麻,牛油的醇香没有综合二者,而让其独立存在,层次清晰,花椒是花椒、辣椒是辣椒,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火锅之香,那么,这一锅锅底无疑是失败的。
二、油水之争

从上文可知,火锅之醇香来自于油,而不是直接来自花椒、辣椒,这就需要火锅底料中有大量的油,食材是由油烫熟而不是水煮熟,所以火锅底料才有了三分水七分油的说法,才有油包水的说法。 因此看一口好的火锅锅底,你只需用勺子在锅底表面搅动一下,如果翻滚的都是油,基本上在量上是合格的,反之,如果只有表面一层薄薄的油,下面全是水,那在川渝之地这只能叫涮涮,而不是火锅。 
水在火锅中的作用基本只是保证食材不粘锅而已,因此才有我常说的比如鸭肠烫十秒,毛肚烫七秒的说法,这是因为油温远远高于水温,如果是含大量的水,这肯定是烫不熟的。 一般而言,重庆天和楼的一锅底料含油是1.5—2.5KG,外地由于不习惯重油,但不应该低于1KG含油量,否则锅底的含油率就不足了,也就不存在火锅之香了。
三、醇香之美 从前文可知,火锅之香来自于油,是油在吸纳了各种香料香味之后,在煮的过程中的逐步释放,所以一口好的火锅底料,它的味道应该是越煮越醇,越煮越香,差不多在煮1—1.5小时的时候,香味的释放达到极致,且久煮不散。

因此吃老火锅的一个诀窍就是——慢,只有慢,你才能在油中香气不同释放阶段感觉不同的韵味,而前半小时基本可以不吃。如果吃太快,味道还没完全释放,你就吃完了,那也是浪费一锅好油了。 反之,如果一个锅底,你吃之初还觉得鲜香可口,但越吃越淡,且可能伴有舌尖发苦、发干,就基本可以断定,锅底采用了大量香精勾兑,这类锅底应当少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