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蓟镇长城空心敌台的选址与分布| 遗产撷英

 nzpeach 2016-12-10

清源文化遗产
空心敌台是明代蓟镇长城上富有代表性的构筑物,是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长城空心敌台这一基本单位,从御敌、传烽这两个功能,抽象出密度分布和视线联系两个要素,以古北口一带的空心敌台为例,摸索空心敌台的选址分布问题。

空心敌台是明代蓟镇长城上富有代表性的构筑物,是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造从隆庆二年一直延续到万历末年,经过了不断的续建和完善。从功能上讲,空心敌台需要满足驻军、贮藏、御敌、传烽的作用。其中前两者是对单体而言,而后两者则涉及到空心敌台的分布问题。

对于一套防御系统而言, 保障蓟镇防御的并非是一座敌台,而是是自一座空心敌台起,到五座、十座空心敌台的基本组织,再到各提,再到十二路,再到东、中、西三协,最后到总兵镇守的三屯营的一整套树状空间关系。使“点”与“点”间能相互策应,这在布置整个防御体系时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前人对于这一整套防御体系已经做过一系列研究,但关注重点还是在关城等更大型的防御单位上,本文则着眼于空心敌台这一基本单位。从御敌、传烽这两个功能,我们可以抽象出密度分布和视线联系两个要素。本文便以古北口一带的空心敌台为例,尝试从这两个方面,对空心敌台的选址分布问题进行摸索。

1  空心敌台选址分布规则

在分析空心敌台的分布规则时,最明显也是最容易量化的一个指标便是空心敌台的间距。各处文献对于这一问题也有相应的记载:


以上记载的只是大致的数字,总体而言冲台间隔约在50步上下,缓台间隔在100步以上。则冲台间距约为81.75米,缓台间距约为163.5—327米左右。

但在实际操作中,在布置空心敌台时并不会这么简单,而是要满足一定的规则,综合文献内容,空心敌台在选址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空心敌台的分布密度取决于海拔高度与山体坡度
②在边墙上选择拐点处设台
③从整体地形考虑冲要程度

另外,在重要之处,就算地形条件难以满足单体建筑建造的需要(如保持周长为十二丈),也不能随意挪动空心敌台的位置。

以上几条分别来源于戚继光于隆庆三年二月和隆庆三年三月的奏疏,此时空心敌台刚刚开始建设。在建造过程中,戚继光也多次视察各地,对空心敌台建造不足的地方提出相应的要求。因而现在空心敌台的分布并非是纯粹依据经验摸索而成的,而是在建设初期就有了一定的规划。

2  全镇范围内空心敌台的密度分布

文献中对于空心敌台的实际分布情况的记录非常有限,仅能根据《四镇三关志》和《明蓟镇长城:1981—1989考古报告》中的相关记录对空心敌台在十二路中的大致分布情况进行粗糙的分析。

《四镇三关志》对空心敌台的统计截止于万历元年至万历二年,恰好是空心敌台建设刚刚形成基本规模的时期,因而《四镇三关志》中的数据可以基本反映出第一期空心敌台建设的规划布局。从各路边城长度和空心敌台数量的记录中,可以得出图1 。[1]


图1《四镇三关志》蓟镇十二路空心敌台密度统计

此时,全镇空心敌台的平均密度则为0.74座/里,即平均间隔为662.84米,远远无法达到上文中缓台的间距要求,显然还不能满足防御需要。 



图 2《明蓟镇长城:1981-1989考古报告》蓟镇空心敌台密度统计

《明蓟镇长城:1981—1989考古报告》中反映的则是空心敌台全部建设完毕后的情况。由于界碑不全,各路的分割点无法确定,因而图2中使用《考古报告》中的分区。另外,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图2中排除了干扰性较大的附边,仅考虑全长为657881.7米的主边。[2] 


全镇657881.7米的主边上共有空心敌台2071座,平均密度为1.54座/里,达到了《四镇三关志》中的两倍。空心敌台的平均间距为317.68米,与上文中缓台间距要求的最大值相当,可以说已经满足了建设初期的预设目标。

3  蓟镇古北路金山岭段长城空心敌台分布及选址分析


图 3古北口一带地形情况


图 4金山岭长城局部地形情况

以上仅仅是在宏观角度上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空心敌台在一个片段上的分布规律,笔者又截取了古北口附近的一小段边墙。图3中标示出古北口附近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段的长城。这段长城临近古北口、潮河附近。与周边区域相比,这片区域地势较低,再加上古北口地理位置特殊,向南可直抵京师,使得这段长城成为蓟镇长城西协最为险要的地段之一。图4中所示金山岭段的空心敌台,分布在海拔404米至571米的区间内。为了便于阅读,对于单个空心敌台,以下均以民间俗名称呼。


3.1  海拔与密度

海拔是决定空心敌台分布密度的最直观的因素。通常认为,海拔越高,空心敌台的分布密度就越小;海拔越低,空心敌台的分布密度就越大。

在对古北口一带空心敌台的调研中,笔者对于空心敌台所处海拔与相邻两台间距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图5:


图 5空心敌台海拔与间距统计

图中的空心敌台按由东向西的顺序排列。海拔高度主要集中在200米至600米之间,靠东侧的司马台长城一带海拔较高,达到600米至900米。全段海拔最低处225米,海拔最高处927米。

可以看出,空心敌台所在的海拔高度与相邻两台的间距之间似乎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明显。以x轴为海拔高度,以y轴为相邻两台之间的间距,得出图6。



图 6空心敌台海拔与间距规律分析(x:海拔高度,y:相邻两台间距,单位:米)

从图6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这一段长城的范围里,空心敌台在海拔200米至500米,相邻两台间距50米至200米的这一范围内分布最为集中[3]。在这一范围之外,即海拔高度大于500米的范围内,相邻两台间距的分布范围明显更大,最小仅有50米,最大达到了591米 [4]。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1)海拔高度并非决定相邻两台间距的唯一因素,二者之间并无明确的函数关系;
(2)海拔高度决定了相邻两台间距所能达到的最大值,海拔越高,空心敌台的分布呈现出更加稀疏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相邻两台间距一定越大。

对于古北口一带,海拔较低处集中在古北口关城附近,是绝对的冲要地带,因而在海拔较低的地段,空心敌台分布非常集中。而对于海拔较高的地段,决定是否冲要的因素就更为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从而导致了海拔较高地段的敌台密度分布跨度极大的情况。总而言之,在空心敌台的选址上,还是遵循戚继光所言,“但就其湾环远对之状,各有相宜之势,当必建”。

此外,空心敌台的分布密度在整个蓟镇边墙的不同区域内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本节以海拔500米为一个分界线的情况,并不适用于其他区域。

3.2  视域与传烽应援

根据《练兵实纪》的记载,蓟镇的传烽体系“凡遇贼马所向之处,该墩举烽,左右分传。计蓟镇边墙延袤曲折二千余里,不过三个时辰可遍。”。传烽的工具则包括火铳、木梆、旗杆及旗帜、发火草、火池、火绳等。在传烽方式上,根据戚继光创作的《传烽歌》,以旗帜数量和鸣炮的次数来表示进犯的位置,夜间无法看见旗帜则以火池数量替代。

传烽的间距则为1里至2里,也就是说,为了实现传烽的目的并保证传烽效率,相距大约500米至1000米的空心敌台或烽火台之间需要存在视线交流。

遗憾的是,根据现存的信息无法判断出哪座敌台是兼做烽火台使用,因此无法构建出完整的传烽体系。但是,金山岭段长城是空心敌台与烽火台联合传烽的一个实例,即砖垛口—沙岭口一带。


图 7砖垛口附近烽火台及大型空心敌台

图7为砖垛口附近的长城及空心敌台。三角表示关口所在地,紫色菱形为关口前的两座烽火台,蓝色矩形则为大型空心敌台[5] 。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对空心敌台间的视线关系进行初步判断,这种观察方法直接有效,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部分空心敌台已遭到损毁,也就是说实际使用时在雉堞层进行的视线联系,如今只能在空心层实现,实际观察位置低了4米左右,且受到空心层墙壁的影响,不能完整地环顾四周。(图8)


图 8砖垛口一带空心敌台视线

为了弥补肉眼观察的缺陷,笔者对这段区域内两处烽堠、两处关口以及几处大型空心敌台之间的视线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图9。



图 9砖垛口一带视线分析

根据以上视线分析,可以绘制出这段区域的视线联系图,如图10。图中绿线表示大型敌台间的视线联系。



图 10砖垛口一带视线分析

这段敌台自西向东,六眼楼—西烽堠—东烽堠—小金山楼(高尖楼)之间均具备良好的视线联系,且间距均在传烽需要的1里至2里的范围内。 


而这条线路与其后方呈凹形的边墙,以及垂直于边墙的附边,以附边端点的四方台为中心,形成了一套视线交流网络。对于面向狭长山谷的砖垛口和沙岭口而言,前置的两座烽堠及西方台有效弥补了后方关口在视域范围上的缺陷,将警戒范围向前扩展,大大提前了预警时间。同时,与凹形边墙两端的六眼楼、小金山楼(高尖楼)保持视线畅通,形成边墙对山谷地带的包夹态势。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对相近的若干空心敌台进行视线分析。从西向东共分析26座空心敌台、关口。其结果如图11:


图 11相近敌台视线分析

在这段区域内,除极个别空心敌台外,每个空心敌台或关口均与两侧相邻的空心敌台存在视线联系。26处中的20处除了相邻两座空心敌台外,还与额外一座或以上相近的空心敌台存在视线联系。而部分位于较好地形的空心敌台(如六眼楼、将军楼等)与更远范围的空心敌台之间依然有视线联系,但图中所示范围有限,没有将较远的视线连线表示出来。



图 12砖垛口—沙岭口视线关系图

从整体上看,位于交界处的将军楼均与较多敌台保持视线畅通,从而保证了这两段边墙的联络。特别是在砖垛口—沙岭口这段环抱状的边墙范围内形成了复杂的视线网络(图12)


相近空心敌台之间密切的视线联系保证了信息的快速交流,当一处空心敌台发现敌情或面临敌人进攻时,其周边的空心敌台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面临险情的空心敌台进行支援。当一组空心敌台及期间边墙上的守军联合抵御墙下的敌人时,也可以保证信息互通,便于这组空心敌台的负责人对兵力及资源进行调度。

结语

对于最开始提到的六层防御体系,本文所涉及的范围仅至其中的第二层,即若干空心敌台形成的基本组织。对于这种最基本的组织关系,文献中的记录其实非常有限,而且也非常不明确。本文的解决方法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引入DEM数据,来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分析其中分布、应援的规则。

但是因为精力有限,具体内容仅涉及了两千余座敌台中很小的一部分,无法对更大范围的边墙进行调研,这使得一些规律的普适性如何无法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最初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方法来还原空心敌台体系建造过程的想法也尚未实现。

*本篇是根据作者硕士毕业论文节选而成。

注释
[1]图1中,边城长度的单位为里,各点表示空心敌台在这一段的密度。其中最高点位于马兰路大安口,这段长度为28里,平均每里有空心敌台3.05座。因此这段边墙上空心敌台的平均间隔为161米。而最低点则为墙子路镇虏营,145里仅有空心敌台10座,密度仅为0.07座/里,平均间隔高达7000多米。
[2]此时密度最高点为古北口—鸽子洞段,此段全长5486.5米(约合11.19里),有空心敌台37座,其密度为3.40座/里,平均距离为144.26米,相当于上文中冲台的间距要求。最低点老龙头—山海关段,密度为0.41座/里,但这一段的情况比较特殊,故排除这一区域。次低点位于将军关—北水峪段,此段边墙全长46438.3米(约合94.68米),有空心敌台41座,其密度为0.43座/里,平均距离为1140.70米。
[3]空心敌台在海拔200米至500米,相邻两台间距50米至200米的这一范围内共118台,占据了总数176台的67.0%。海拔在500米以下,相邻两台间距超过200米的仅有9例,其中间距最大的也仅有278米。前者与后者的比值达到了13.1:1。而这一范围内的空心敌台在(200,50),(500,200)这个矩形内呈散点分布,海拔高度与相邻两台间距之间并没有规律可循,相邻两台间距的平均值为127.73米,标准差为46.7米。
[4]在上述范围以外,间距小于200米的有31台,间距大于200米的有18台,比值仅为1.7:1,与海拔低于500米的情况差距非常显著。相邻两台间距的平均值为207.64米,标准差却达到了123.0米。
[5]根据文献记载和对现存空心敌台尺度的分析,大致将周长大于14丈的敌台称为大型敌台。

参考文献
1.(明)戚祚国. 戚少保年谱耆编. 北京:中华书局. 2003年.
2.(明)戚继光. 练兵实纪. 北京:中华书局. 2001年.
3.(明)刘效祖. 四镇三关志.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 明蓟镇长城:1981-1989考古报告[M]. 文物出版社, 2012.

*本文所使用的DEM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际科学数据镜像网站(http://www.),数据作者(http://www.)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