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这货正慢慢腐蚀我们的健康,而且无处不在

 adong1233 2016-12-10

警惕!这货正慢慢腐蚀我们的健康,而且无处不在

摄盐量超标,是我国高血压人群增长的主要“推手”之一。有自认为口感清淡的人也患上了高血压,诸不知,“隐形盐”无处不在,面包、甜品等甜味食品也含盐。

“隐形盐”让血压慢慢升

医学指导:王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信

了解更多,请关注院长在线微信号:present-wired

摄盐量超标,是我国高血压人群增长的主要“推手”之一。有自认为口感清淡的人也患上了高血压,诸不知,“隐形盐”无处不在,面包、甜品等甜味食品也含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这能让我们在吃得美味的同时又能保持健康,但现实中我们多数人的食盐量都超了,它在慢慢腐蚀我们的健康,多数人仍浑然不知。

六成高血压患者盐敏感

6克食盐有多少?这里有个简易估算法,就是一个啤酒瓶盖能容纳的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王嵩说:“传统的高盐、高脂食物,可能大家都认识,但在控制摄入方面做得不够。特别长江以北一带的人,口味较重;而南方人相对好些,所以,北方冠心病的发病率比南方明显多。”

对于正常人而言,每天2克左右的盐就能满足人体的基本需要。然而,由于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味道淡,因此食盐摄入量都超过了6g。据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每日食盐量是10.6克左右。

王嵩表示,从高血压发病机制来讲,其中有一个是盐敏感型,所谓盐敏感高血压,就是这类人群接触盐过多,就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己达3.3亿,其中60%高血压患者由盐敏感引起。因此,限盐就显得非常重要。

面包、甜品也含盐

近七旬的张阿姨,患高血压多年,血压一直难控制达标。她自述平时血压高时会有170~180/100mnHg。最近在王医生这里就诊,发现除了服药不规律之外,还有口味重,盐摄入较多等几个问题,造成血压难以控制达标。

经过解释,给予规范降压药物治疗并提醒控制放盐量后,血压有所降低。根据她的自测血压记录,高时血压仍有150/90~100mmHg。上面提到的两个影响降压疗效的问题己得到解决,但为啥血压还高呢?

王医生经过再次仔细问询其饮食习惯,原来她虽注意做菜时放盐减少了,可是担心味道不够,酱油、味精的量并未控制,甚至有时还会多放一点。这样,实际上“显性盐”控制了,“隐形盐”并未有效控制,影响了降压效果。经过卫生宣教,告知其还需注意生活中常见的含有“隐形盐”的食品后,她认真对待。一个月后再来复诊时,血压已经在140/90mmHg以下,达到控制目标。

王嵩认为,味蕾对盐不是很敏感,有研究表示,盐减少20~30%,人的味觉是感受不到的,并不是盐越多才有味道,放少一点,口感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不咸≠不含盐。别以为看上去不咸,就没有盐分,其实里面有很多盐分的,要警惕食物‘隐形盐'。”王嵩提醒。

王嵩说,在人们眼里,一些甜味食物,像奶酪、冰淇淋、面包等,虽然最终味道是甜的,似乎与咸味不沾边,但其实在制作过程中也加入了盐。如面包里有盐,看产品标签就知。奶油、黄油在制作过程中也有盐,只不过甜味易掩盖咸味而己。

“隐形盐”无处不在

如何避免含“隐形盐”的食品,减少高血压的发生?记者问。

王嵩说:要调控血压,不仅要限制看得见的盐,更要严防生活中的“隐形盐”,以下五类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含有“隐形盐”的食物:

一、腌制品:如咸菜、酱菜、腊肉等;

二、调味品:如辣椒酱、酱油、鸡精、味精等,在制作过程中有加入盐;

三、熟肉制品:如香肠、火腿、牛肉干等;

四、快餐:如鸡翅、比萨饼、薯条等;

五、零食:如瓜子、话梅、薯片、爆米花、即食紫菜等。

王嵩表示,除了认识含有“隐形盐”的食品,还要会看食品包装标签上标注的纳盐含量,以控制盐的摄入量。盐中的纳离子是食盐的主要成分,限盐可以说就是限制钠离子的吸收。我们可以用标注的纳含量乘以2.5,就是含盐量。

研究表明,在摄入钠的量和体重没有改变的前提下,通过低脂、低糖、补充蛋白质饮食,可对降压起到积极作用。宜多吃蛋白质高、脂肪少的肉类,如禽类、淡水鱼等,而海鱼相对来说有“隐形盐”,不宜多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