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继平:“鸳蝴圈”里看烟桥

 静雅轩345 2016-12-10


古画里的吴江垂虹桥


有“江南才子”之称的范烟桥,其名字在文艺界应该不会太陌生。我只需说出两首由他填词的歌名,就无人不晓。一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周璇演唱而风靡至今的《夜上海》,不必赘述了;还有一首《月圆花好》,开口那一句“浮云散,明月照人来……”,谁还会说从没听过呢?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夜上海 周璇 - 永远的周璇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花好月圆 徐小凤 - 金光灿烂徐小凤87演唱会

当然,范烟桥也并非是专写歌词的,他多才多艺,小说、诗词、电影、弹词乃至猜谜等,无所不擅。还兼习书画,工行草,写个扇面册页皆不在话下。晚年的他写过一篇万余字的《驹光留影录》,类似于自订年谱,从中可知其一生大概:他出生于吴江同里的书香世家,自云少时并不爱读书,字复如涂鸦;后从清末民初的国学名师金松岑学文史小说,才思路渐通,终得文章奥窍。


范烟桥肄业于苏州的草桥中学。这所学校的文艺风气特浓,出了好多名家,如顾颉刚、叶圣陶、吴湖帆、江小鹣、蒋吟秋、郑逸梅等。后来范烟桥也走上了舞文弄墨之路,与学校的影响和个人的趣味取向自然也不无关系。他原名范镛,字味韶,因为喜欢南宋姜夔的那句“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第四桥”,故而自号“烟桥”。姜夔这首所写的“垂虹桥”就在范烟桥的故乡吴江,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别本多作“回首烟波十四桥”,但范烟桥考证出,“十四桥”乃“第四桥”之误。他三十年代曾出版一册谈掌故风物的《茶烟歇》,中有一篇小考证,云垂虹以南第四桥,即甘泉桥,因旧时桥下有泉,泉水清澈甘洌而得名。昔人有“第四桥下风水恶”,正说明桥下水波浩淼,恰与姜夔的“回首烟波”相合。



今日垂虹桥


对于在文史上的推阐考据,范烟桥素有专长。他平时以读历代的稗史札记为乐,对文史故事、乡土风物等题材尤喜涉笔。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报刊电影非常繁荣,范烟桥教书编报之余,忙着写连载小说,改编电影故事,以诗词的平仄写唱词等等,可算是沪上一枝健笔。而且由范烟桥改编的好几部电影剧本都反响较好,如《西厢记》《秦淮世家》《三笑》等。那部《秦淮世家》剧本经张石川导演上映后,居然轰动一时,卖座率超好,使得本来濒于倒闭的金星影业公司一下子咸鱼翻身,重新站稳了脚跟。


那时沪上新旧文人众多,写才子佳人旧小说的包天笑、严独鹤、平襟亚、程小青、周瘦鹃等,被调侃为“鸳鸯蝴蝶派”文人,范烟桥、陆澹庵也被视为这一“派”。或许真是趣味不相投之故,新文学派和“鸳蝴派”虽有交接,但更多的还是各玩各的朋友圈。譬如上述的这些“鸳蝴派”文人,就经常在一起诗书往还、声气相通。我在陆康先生主编的《澹庵藏札》一书中,读到不少当年文人间的交游故事,多以“鸳蝴圈”的人物为主,其中这通范烟桥写给陆澹庵的短札,就涉及了不少圈内好友——


 

澹盦我兄足下:
     大著拜读一过,率题小诗以谢。数十年宿愿得偿,可喜可贺。闻海上诸友又将雅集,为逸梅、冷月称觞。一得来简,即与小青、瘦鹃、吟秋同来,良晤有期,不尽缕缕。即颂
春好!
                                                                       弟:烟桥 上言

若严兄处致候


答谢惠赠大著《小说词语汇释》
说部语言出口头,古今演变费探求。
著书自是千秋业,我喜君能宿愿酬。


范烟桥的书法颇具文人气息,落笔洒脱而娟秀。这一页尺牍书法,无论形制章法还是线条文字,皆非寻常俗手所能为。世人评其“工行草”,所言应不虚也。


这封信未署年款,好在陆康先生随笺还附有信封,从信封的邮戳上可辨应是写于一九六四年五月三日前。内容为陆澹庵以新著《小说词语汇释》寄赠,他收到后复函表示祝贺,并题小诗一首答谢。陆澹庵先生也是沪上著名文人,早年以写通俗小说和弹词风靡一时,后又喜研究金石碑版、小说戏曲等。这部《小说词语汇释》属词典类的工具书,收录小说中各种俗言词语八千余条,皇皇近三十万言,是澹庵先生以一己之力,探微索幽、殚心竭虑而成。虽说此书澹庵公仅用了六七年的时间,但他在年轻时就存此愿想,故在读小说过程中遇到费解的方言、江湖俚语时,皆随手摘录,随时求解,久而久之,积累甚夥。晚年成书后终于由中华书局在一九六四年二月出版,所以范烟桥的诗中才有“著书自是千秋业,我喜君能宿愿酬”之句。《小说词语汇释》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后被著名的文学史家夏志清列为“有关的专题研究和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此信虽寥寥数语,但还透露了一条不可忽略的信息。即“海上诸友又将雅集,为逸梅、冷月称觞”,同时也邀请苏州的文友一起来参加。范烟桥获邀后,非常期待,立即与程小青、周瘦鹃、蒋吟秋商量,预备联袂同赴。其时,他们这批当年叱咤海上文坛的好友,都已步入晚年,虽分属沪苏两地,好在相距不远,故也时有互动。信末问候的“若严兄”,乃陆澹庵之胞弟,工书画,擅金石,其时与澹安先生同住于溧阳路那幢洋楼别墅内。


这一次“雅集”,在程小青、蒋吟秋与陆澹庵的书信往来中都有提及,陆澹庵的日记年谱中也有记载。程小青还特意在信中关照陆澹庵:“雅集”尽量安排在周五至周日,因为周一、周四有政协学习会,他与周瘦鹃、范烟桥、蒋吟秋都在同一小组,四人“若同时缺席,似不甚妥”。还有,过去跨省活动,都不便也不舍得住旅馆的,也许澹庵先生住房宽敞,可腾得出房间慷慨留宿,对此,蒋吟秋在信中表示了感谢。


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蒋吟秋都是苏州人,五六十年代,苏州文化界有“四老”一说,指的就是他们四位。这次“雅集”,其实是为周瘦鹃、郑逸梅、陶冷月三人称觞祝寿,三人皆出生于一八九五年,其时正好七十大寿,文朋好友以祝寿的名义雅集,也属常事。后来这次雅集于五月十六日在上海新雅饭店如期举行,除范烟桥、蒋吟秋临时请假未出席,参加者有严独鹤、平襟亚、朱大可、管际安、徐碧波、沈禹锺等,并有家属列席者若干。由于雅集活动有一张合影保存至今,所以参与者皆历历可数。


这一帧合影,还有一段“插曲”。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写周瘦鹃的一段也说到过。看来文人之雅集,也并非皆是大欢喜、小团圆的赏心乐事。如今又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个中的是非曲直已无法细究,不提也罢。


本文刊2016年12月10日《文汇报·笔会》

………………………………………………

2016年,笔会创刊70周年。

衷心感谢您这些日子以来的关注,

也期待未来的岁月里,

我们依然能照见彼此……

 

回复“201611”,您可收到上个月的好文章推送:

王宏图:《英语是白玫瑰,法语是红玫瑰》

陈尚君:《我知杨镰》

毛  尖:《〈潘金莲〉里的男演员》

陈大康:《原本应是李纨的,都属了王熙凤》

王  晔:《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