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衣卫:凭什么由你来整合资源?

 河南平心而论 2016-12-11


锦衣卫:凭什么由你来“整合资源”?




引言:近来,接触老朋友&新朋友很多,双创时代大家都在谈创业,互联网+制造业时代同行都在谈创业,同龄朋友人到四十也不得不都在谈创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谈创业。大家纷纷揭竿而起,一个群雄逐鹿的大时代,一个百家争鸣的好时代。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大家各有各的门派,也各有各的道理,各不相让于是都各干各的,然后每个人的心里都憋着一句话那就是:“走着瞧”?其实每个人都在干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整合资源”?“整合资源”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新词儿,在过去传统经济时代常常出自企业家&战略人之口,而如今却是人人都放在心里,个个都挂在嘴边,有些幽默,有些感动,毕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天这文章的标题几乎是我自开刊以来要写的“口气最大的题材”,也觉得是以自己身份最不自量力的题材,更是个上帝视角&狗拿耗子的题材,但我还是想写,我相信每个人和我一样,都对这句曾经说不出口的话在心里憋了很久。很想噎死别人?更想质问自己?不吐不快……


 

当我们来到互联网时代,一个个被媒体无限放大的“笑话变神话”的创业故事,尤其是马云著名的:“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今天很痛苦,明天更痛苦、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活不过明天晚上”;“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些励志鸡汤点亮了无数职场人&屌丝儿的创业梦想。这两类人我称之为“工&农红军”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能失去的只能是枷锁,无产阶级没钱没有生产资料,那要靠什么去闹革命呢?公司可不比政权而是私有制的,不是大家齐心就能颠覆它?可以斗地主、起义、政变?公司只能从外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去打败它,而不能从内部仅靠意识形态&改变产权去推翻它。没钱又要去创业怎么办呢?只能通过“整合资源”呗!



 

大忽悠

我想:“凭什么由你来整合资源?”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翻译成“凭什么由你来当老大?当老板?”那也就是说:“资源整合者”就是想要“当老大&当老板”的?就是想“少花钱&多办事”?所以才会有引言部分所说的: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我不想被你“整合”,你也不想被我“整合”。为什么都不想被他人整合呢?我想大概有四个因素:1、不给钱;2、要出力;3、不看好;4、没面子。我们对“整合资源”这个词儿,或多或少的都有点过去时代“想空手套白狼”的阴影,总有点“大忽悠”的意味。大家骨子里其实都是排斥的,但也都是跃跃欲试的,在这个什么事&什么人都被商业竞争挤压得非要“加杠杆”才能生存&发展的大时代……

 

加杠杆

什么是“加杠杆”?也就是在加速淘汰&不进则退的商业竞争环境里,迫使你不得不去“加赔率”以小博大&以少胜多,那样会赢得更多&也会输得更惨。物理力学中的“杠杆”又是由哪些元素所组成呢?1、一个处于得力位置又能够足够受力的“支点”;2、一根又轻、又长、又足够结实、又不易变形的长棍子作为“力矩”;3、一个能找对被撬物体准确受力位置并能在杠杆的另一端足够释放出的“原力”;三者缺一不可。好多年前我曾认为能够“整合资源”的人所需要的必备因素是:1、号召力、2、战略力、3、协调力,说简单点也就是:IP+BP+执行:1IP+号召力=支点;2BP+战略力=力矩;3、执行+协调力=原力,你又具备其中哪些优势能玩得好这根杠杆呢?

 

谈透支

双创大时代,“红卫兵式的”的资源整合者忽然一下子全都冒出来了,不光只有血气方刚的小年轻们,更有重头再来的中年职场大叔们。前者是“农”后者才是“工”,“工农红军”还是主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的才能获得革命胜利的。不光是各方面的商业经验更加丰富,还有更加广阔的人脉基础。这里就不得不要谈到关于资源整合者的“人脉&人事&人格”等各方面的信用透支等问题。为啥非要透支呢?因为创业者多数都是无产阶级的穷人啊!因为创业过程总是很艰难需要去各方面求助啊!因为整合资源总是要吹牛愿景&封官许愿啊!因为创业总是九死一生败多胜少啊!人脉方面,如果创业失败你拍胸脯承诺过的人还会帮你第二次么?人事方面,自从你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土匪旗号难道还有可能被朝廷“诏安”么?人格方面,你终于以一副英雄的姿态于世人面前如果失败自己还能回得去么?整合资源就是一个不断透支创业者人格信用的过程,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创业就是一条不归路,你准备好了么?

 

IP

俗话说:论资排辈!好迂腐的调调是不是?个人认为人格化IP大致分为三个大方面:1、你是什么?2、你干过什么?3、你打算干什么?大多数企图整合资源的创业者,其实本质上都是些看多了成功学著作的大妄人,因为他们之中大多数在过去什么都不是,什么像样的事情也没干成过,就开始满世界说自己打算干什么。也不是说这样的人就没有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或者说他就没有资格去创业,只是说其成功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如果他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你便很快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你身边都是这样的资源整合者,那就有得你烦了,毕竟“红卫兵们”几乎都是六亲不认的。资源整合者在自己人格化IP的这三点上还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才有更高的资源整合的可能性,加上要同你的“你打算怎么做”这样的BP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才有更高的创业成功可能性。当下有很多资源整合者的BP和他的创业人格化IP严重不符,你以为当下还是马云草根创业的那个年代么?你以为你也是马云么?

 

聊资本

这是一个风投满天飞的大时代,当然有不少资源整合者打算创业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攒一伙人&找个项目&编个故事去直接“整合资本”来花花,顺便过一把创始人&CEO头衔的瘾。至于创业能不能成功从来没想那么多,白日梦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缺什么东西就去买什么嘛?缺什么人就去请什么人嘛?缺人脉就去读商学院嘛?缺经验就请老师顾问嘛?缺人气就请水军写软文嘛?反正爷能融到资就会不差钱,爷就是朋友多就能众筹来钱,反正不是花的爷自己的钱,爷的商业模式就是整合资源,爷的最大的本事就是整合资源,爷最大的优点&卖点就是有梦想&有情怀,尔等凡夫俗子还不快跪舔?叫大佬、大牛、大咖、大湿……

 

讲情怀

昨天,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度加冕,前些天罗永浩终于放弃了锤子。郎平说不要讲什么女排精神,这些都是技术&训练的胜利。罗永浩不再提起他曾站在艺术&科技的十字路口,欣然去接受了乐视为他量身定制的“首席战略营销官C×O”的高逼格名片,一副“誓将情怀进行到底”的甘地&马丁路德金架势。有多少创业者&社群领袖都曾在自己的朋友圈&社群里分享过那张著名的“起初上路者仅为唐僧一人”的励志鸡汤图片?纵然在大师辈出年代的1994那一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终还是颁给了情怀满满的《阿甘正传》,而不是黑色现实主义的《肖申克的救赎》,但后者依然不可争辩的成为了电影史上的无冕之王,也成为了所有曾处于逆境中的人们心中不灭的希望灯塔。我也常常对自己说:“追随魔鬼&信仰上帝”。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流血&贾宝玉伤春悲秋的流泪在创业这事儿上几乎都一文不值,只能成为伪创业者们企图不负责任的整合资源的戏码&桥段……



 

产品癌VS营销癖

这两种人其实都是有病的,不过常言道:流血的人为你流泪了&流泪的人为你流血了都是最值得珍惜的,如同上文提及的关云长&贾宝玉。俗话又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如今屠狗辈负心已成常态,读书人仗义仍须努力。产品癌&营销癖们在这个时代谁更适合去整合资源呢?谁更应该去整合资源呢?营销人在过去的商业时代一直都是这个社会的资源整合者,显然更加擅长。然而当下经济处于下行,整个传统产业&制造业都着面临着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不再是物资、商品、资讯流通性不够,而是整个社会都缺乏更优质的制造、服务、品牌。显然“营销侧的资源整合”已经不再会成为未来商业的主流方式,而会是由“产品侧的资源整合”来唱主角。“产品侧的资源整合”也分为两个主要方面:1、产品人去整合资源,匠人精神的回归;2、营销人去整合资源,产品思维的升级。前者是产品人整合营销人,后者是营销人服务产品人。前者倾向于“小而美”,后者倾向于“大平台”,但随着互联网电商各种大平台业已相继卡位牢固,未来能成就的大平台已经非常的有限,所以由“产品人整合营销人”式的“小而美”会成为未来匠人式垂直平台&品牌创业的主流模式。大多数营销人都应该顺势而为,用良好的服务心态&经验情商,去接受被资源整合的辅佐好那些并不擅长资源整合的产品人去展开大家的共同事业。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将入相易,出相入将难;在上一个经济时代,产品人耐住寂寞辅佐了营销人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市场草创时期,这次翻转角色去唱唱二人转也不算不公平,这是大势所趋,更是本质回归,内心不要有什么不平衡。并且还要尽快识人下注,若是迟疑,怕都追随不到大英雄&占据不了好角色……

 

内圣VS外王

中国人讲究“内圣外王”,做事先做人,找对人做对事,人搞定了事就好办了,道理上没有什么不对的。整合资源也主要是要去整合人的资源,因为人能办事,人背后各有各的资源。怎样去整合人的资源呢?如果你有足够明显的合作价值力&优势号召力&政治胁迫力,就像韩三平当亲自当导演年拍《建国大业》去攒演员一样,根本就不能算作是一般意义上的整合资源嘛?明星们要么都巴不得能在戏里有个角色露个脸,要么就是点了你的名,你就不能不来,来了就不能提条件,这就是从外王到内圣的威力。有这样能量的创业者多数都是在过去企业界,全盘操作过很多成功案例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出身。那没有这样行业江湖地位的人或者从未全盘操作过成功项目的一般中低级经理人又要怎样去整合人的资源呢?那就只有先内圣再外王这一条道可以走了,于是各种神神道道的大圣人便开始在粉丝群&创业圈里轮番上演着真人秀,见怪不怪。但不管他们如何折腾情怀&装神弄鬼,却始终都难真正的整合起来各种资源&价值变现,至于盈利模式更是无从谈起,外王的创业之梦貌似也遥不可及……

 

小而美VS大平台

小而美&大平台并不是两条完全没有交集的创业战线,就像井冈山&北京中央,《罗辑思维》&《得到APP》,小米手机&小米智能生态圈,韩都衣舍&智汇蓝海品牌孵化器,英语教师的马云&电商教父的马云?作为产品设计师的锦衣卫&作为平台设计师的锦衣卫?哈哈!小而美可以依托于大平台成长壮大,也可以和大平台一起成长,还可以先做小而美再形成大平台。上文提到小而美多数都会是由产品人来整合小资源,将来能做成大平台的人已经不再可能会像淘宝草创时期的那种营销人了,也不太可能是纯粹的产品人,而有可能会是非常基因复杂&跨界闭环的全新物种,犹如大秦朝时的大良造,亦文亦武,非雌非雄。我想会是:产品人升级版的技术人&营销人升级版的战略人,然后再跨界形成生态闭环的“技术型战略人”,会由这样的人来整合跨产业的大资源……

 

男人VS女人

上文所说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事由什么人来整合资源才靠谱或者不靠谱?又或者说:由项羽那样的“男人”?还是刘邦那样的“女人”?这里又开始谈到了整合资源的“事的格局&人的人格”问题。我们常说:以霸道行王道&以王道行霸道,什么是霸道?什么是王道?霸道可以是刚需、是硬件、是规模;王道可以是痛点、是人性、是体制。霸道主“事”&王道主“人”;霸道刚&王道柔。新中国能够成立主要是以王道行了霸道,阿里巴巴的电商帝国却主要是以霸道行了王道。楚汉争霸也主要是以刘邦的王道胜了项羽的霸道,王霸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转换的。我们谈创业,谈整合资源,该主王道?还是该主霸道呢?可能大多数人都还会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几千年来的惯性传统价值观中而“主王道”?尤其是在当下社群经济&人格品牌趋势当道的今天?尤其对于弱小的创业者来说必须要做到的以弱胜强?其实这都是不一定的,并且很容易走入误区&跌进大坑的,关键要明白这已经是个技术的大革命时期?关键也要看你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逻辑?也不能一概而论的从资源整合者的人格是属于“项羽型”还是“刘邦型”去简单判断他所主持的创业项目靠不靠谱,关键也要看创业项目的性质和创业者的人格间的匹配度。就像最近我就在我微信(ramboye1978)朋友圈的相册封面上写着:锦衣卫叶丹,时尚界的男人&制造业的女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