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阴阳理论与疾病的联系(7)王洪图

 叮当0 2016-12-13

我们现在继续讲《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三段,也就是32页的,阴阳理论与疾病的联系那一段文章。第一个小的自然段我们已经讲过了,“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它是讲了几个阴阳的道理。一个是阳主热,阴主寒。再有阴阳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它有阴胜阳病,阳胜阴病,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一个是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化的,老话叫做“物极必反”,所以“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下面就比较具体地联系到医学的问题。因为刚才说的那一个小的自然段,那三句话,说是医学的问题可以,说是一般自然现象来解释也可以,下面这个就是医学上的具体问题。比如说“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这都是医学的具体内容了。寒为阴邪,能够伤人之形体,这个形是指津液一类,寒能够伤津液一类,所以“寒伤形”。为什么说是津液一类呢?和“热伤气”相对应的嘛。下句话是“热伤气”。寒为阴邪,热为阳邪,寒伤人津液,热就伤人阳气,热邪伤人阳气,这就是所谓的同气相求。形也是阴,寒也是阴,所以寒伤其阴,伤其形。热为阳,气也是阳,所以热就伤其气,同气相求。“气伤痛,形伤肿”,气受伤不通畅了,阻滞了,或者是虚了,都可以痛。不通则痛,不足它也痛,虚痛,空痛。“形伤肿”,津液受伤了,不能够正常地代谢,水液不能够正常化了,寒邪所伤,水液不化,就可以出现肿,这个肿是指的浮肿,所谓水液停留而肿。那么这里头我们就看到了,寒邪是阴邪,伤人体之阴,热邪为阳邪,伤人体之阳,气是阳,同气相求。为什么把这句话要重复一遍呢?因为有些同学,在学习六淫治病特点之后,就往往导出了一个不准确的结论。什么呢?就是阳邪就伤人体之阴,阴邪就伤人体之阳,导致这样一个不准确的结论出来。老师没讲过,但是老师在讲课当中,学生在看书当中,慢慢地同学们就可以产生这样一个所谓的认识,推论出来的结论。那就是阳邪就得伤人体之阴,阴邪就得伤人体之阳,这个推论是不对的。邪气伤正气是对的,寒邪伤人体之阳。伤不伤?伤。寒邪伤阳很明显的,阴邪伤人阳气。但是你可以记住,寒为阴邪也伤人体之阴,所以它有“寒伤形”之说。热为阳邪,它也能伤人体之阳,所以它有“热伤气”之说。特别是“暑热伤气”,这是大家最常听到的话。清暑益气汤,要想清其暑,必须得有益气。为什么呢?暑为阳热之邪。不但伤人之阴,它也伤人之气。所以作为医学理论,原本的理论,正确的理论是这样的。

   我所以在这又强调一下这句话,还有一个意图,在于有一些同学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说是燥伤津液,所以燥为阳邪,那不对。伤津液的就得是阳,寒还伤人津液了呢,寒也是阴邪啊。在这里我就是引申到将来会出现《内经》里面这个矛盾没有,好象在有一些书籍里头,那就把燥邪说成是阳邪了,好多同学愿意接受这个意见。为什么呢?他在脑子里推出一个东西出来了,那就是伤人阴的就是阳邪。燥邪最明显的伤人阴了,所以燥为阳邪。好!在相当一定的范围内还有流传,其实那是不对的。起码说伤阴的是阳邪,伤阳的是阴邪,这个就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从《内经》里看得很清楚,在《伤寒》里头也说了这样的问题。他说是“风伤卫,寒伤营”。大家读《伤寒》的时候经常我们当顺口溜似的教给过你们了,说“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大青龙”。怎么就风伤卫呢?风是阳邪,寒是阴邪啊。卫是阳,相对而言营是阴啊,风伤卫不是阳伤阳吗?寒伤营不是阴伤阴吗?哪有说伤阴的就是阳邪,伤阳的就是阴邪呢?无论从《内经》,还是从《伤寒论》,都没有啊。所以我在这里要把“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结合这样几句话,又把邪气伤人的情况说了一遍。同时,我刚才讲了,不但是阳邪伤阴,阳邪它也伤阳,还有同气相求一说。将来我们在讲《太阴阳明论》的时候,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风是阳邪,伤人之上,上是阳。湿为阴邪,伤人之下,下是阴,这都是《内经》里的记载很清楚的地方。

   我们再接着讲下面的话,说是“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痛而后肿,对于这个病人的症状,先有痛的症状,后有肿的症状,那么这是先伤了气,后伤了形。这倒不见得是说的是先受的热,后受的寒,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说先痛而肿,这是气伤形,这个不是因为气伤了形,而是先伤气,后伤形。“气伤形也”的意思,是气先受伤,形后受伤,不是因为气来伤的形,读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也就是先痛是先伤的气,后肿是后伤的形。同样的“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先出现肿,后再现疼痛,这是形先受伤,气后受伤。下面又有,说“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这是讲的五气,按五行来算就是五气,五气致病特点。这个五气呢?外邪致病,五气。体内,也可以化成生,内生五气。由于脾虚导致湿,由于肾阳虚而导致内寒,这它也叫寒。六淫之邪所谓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因为加上暑那就六气了,风暑湿燥寒等等,这五气就是外邪。所以外邪五气,内生五气,都有这个致病特点。什么特点呢?风邪胜的就产生动的症状。这个动,动摇,肢体的抽搐,这是动。自我感觉的动,头晕目眩,那也是在动,这些动摇不定的症状,那就是由于风引起的特点,或者风引起的特殊的症状,典型的症状或者说症状特点,那就是动。肢体的震摇,肢体的抽搐,头晕目眩,外面的症状和病人自我感觉的动,那是风邪致病的特点。

   热邪致病的特点,“热胜则肿”,这个肿是红肿热痛之肿,是由于热邪侵入了血脉,导致血脉运行逆行而产生痈肿。这一篇还有这样的话,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就是血之气。“营气不从,逆于肉理”,生为痈肿最多见的原因是热,热邪迫血脉运行急速,急速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现逆乱。不从,就不顺了,不顺了就逆于肉理,不能正常地运行了,聚在那里头,聚而为热,就可以出现红肿热痛,所以这是由热造成的。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引申联系一下临床问题,临床治疗痈肿、痈疮。清热解毒大家都熟悉,一见到红肿热痛了,清热解毒。对不对?对。因为“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这个郁,营血都在里头,郁而化热,所以清热是对的。同时,(感受)热邪的同时,可能伴有毒气在里面,或者叫做毒热,导致营血运行逆乱,因此解毒也是对的。但是你要从这条理论上来看,清热解毒是不完善的。为什么?营气不从。营是血之气,不能正常运行。应该你在清热解毒是对的,但是不全的。不全在哪呢?你没有活血。对不对?不能正常运行了,瘀滞了它才郁而化热的,应该加上活血才对。加活血还不算,还得加上理气才行。营者血之气,既要活血,又要理气,当然活血本身也可以凉血,因为清热解毒也包括清热在里面。因为要治疗这痈肿,从这句话上我们分析起来,中医要开个中药方子,治疗这红肿热痛的疮,来了。那么清热解毒不能排除,还要活血凉血,还要行气,如果不把这几个思路考虑全了,那治疗是不准确的,不确切的治疗,可能有效,但是效果不是太理想。也就是说你单纯用清热解毒治疗这红肿的时候,可能肿消了,但是往往出现最后留一个结,这疮消了没有?消了。最后还留个疙瘩,小疙瘩在这化不了。这是为什么?就是你一律用清热解毒,用凉药,把热邪给去掉了,但是气血没有通畅开,所以留一个结块,这个结块也可能就永远下不去了,也可能再过个一定的时间,身体抵抗力差了,又受毒热的影响,接着从这再长疮,就出现这类问题。因为你原来都是用清热解毒,用那些苦寒的药定下来了,把它给凝住了,热是去了,毒也去了,但是凝了。如果在当初治疗当中,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了活血的药,加了行气药,那么这个结块就留不下来了。所以用中药无论治疗什么病,都应该考虑用中医的理论作为指导。我不排除有些同志把蒲公英、板蓝根、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当青霉素来看。西医用青霉素所治疗的那个蜂窝织炎,我就大量地用蒲公英、地丁去治疗。这个思路不对,起码是不完整的,或者说它不符合中医的辩证论治的这个完整的思路,这是“热胜则肿”。

   燥邪致病的特点是干燥,“燥胜则干”,伤津液了,伤了津液就干,这没什么可说的,燥胜则干。之所以有些同志认为燥是阳邪,是因为看到了燥胜则干,干之后就伤了津液,伤了津液之后阴液不足了就产生热象,燥邪致病容易产生热象,当然不是都产生热象。这一产生热象,好了,这个邪气引起人体发病,结果产生热象了,那当然就是阳邪,不是这么个意思。因为在产生热象的时候,前面还有一段是干,是伤了津液。津液伤了之后,阴不足了才转化成出现热的现象,这是转化为热,不是燥本身就是热。就如同伤寒寒邪侵入人体,一定时间它可以转化为热一样。开头是麻黄汤证,过几天他一转化,变成热了,就变成白虎汤证了。转化为的热不是原来的热,原来该是寒邪还是寒邪。同样的,燥邪伤了阴,伤阴之后出现的热,那是后来出现的热转化过来的,是病理的反映的热,不再是燥邪本身。当然,燥邪伤阴很快,所以出现热象也很快。不像寒邪侵入人体要几天之后才转化为热,起码是若干个小时之后转化为热,它相对来说慢一些。所以人们看到这转化,看得很明显。而燥邪伤人津液之后转化为热,转化得很快。所以甚至有人认为,那就把这个转化给忽略了,而认为燥本身就是热了。燥本身的致病特点就是干,就是伤津液,不是热,没有说燥胜则热,而是燥胜则干,最大的特点就是伤津液。

   “寒胜则浮”,这个“浮”又是“浮肿”的浮。由于寒邪伤了人的阳气,使得气化不能正常运行,由于气化不能正常运行,所以就使水液停留,阳气不能化水了,或者不能受阳气作用蒸化为津液。阳气不能蒸化,寒邪导致阳气受伤了,阳气受伤不能蒸化水津,于是乎水液停留而出现浮肿,所以寒胜可以出现浮肿。“湿胜则濡泄”,湿邪致病的特点,很重要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常常引起人的腹泄。而这个腹泄是濡泄,濡泄不是那个水泻,不是那个火泻,不是暴注下迫,大下的那种泻,而是粘浊的,大便不爽的那种泄泻,所以叫濡泄。是湿泻,湿邪导致的,湿邪伤及了脾胃,伤及了肠胃,导致了腹泻是粘浊不爽的。当然,湿邪导致的病也好,风邪导致的疾病也好,不止是这几点。这几点只是抓出了这五种邪气致病的典型的特点而已,不是全部的。所以“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这是这五种邪气致病的典型特点,或叫典型的征象。

   再往下看,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这个天是指的自然界,自然界有四时,春夏秋冬,有五行,有四时五行阴阳的变化,才有生长收藏。你如果按五时说,就还有生长化收藏,按四时说,那就是生长收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然后“以生寒暑燥湿风”,生这五气,它按五行算来的。四时,有四时五行的阴阳变化,那么自然界才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也才有寒暑燥湿风这五气。风是春之气,暑是夏之气,燥是秋之气,寒是冬之气,湿是长夏之气,它按五气了,要按四时的话就得除了长夏。在《内经》里虽然是阴阳五行合并使用的,但是《内经》里,在把这些阴阳五行相应合的时候,也还常常出现应合不是太吻合的时候。有的时候就按五行来算,有时候就按阴阳来算,阴阳五行合在一起,有时说具体问题的时候,就出现点好象不是太吻合,这儿也出现这个问题。你既然说四时有寒暑燥湿风,可是又说这五行,寒暑燥湿风就很好,风是木之气,湿是土之气,燥是金之气,暑是火热,火之气,寒是水之气,按五行就对上了。生长收藏,按四时对,寒暑燥湿风,按五行对。其实不要这么分裂开来,四时生长化收藏,五气寒暑燥湿风,将来咱们还有六气,还得加上火。

   所以总之,它是讲的自然界的阴阳五行的变化,会产生四季的改变,生长收藏的表现,还产生了寒暑燥湿风这五气,下面又联系到人了,把这阴阳五行的理论又联系到人身上。人有五脏,天有五行,天地阴阳五行,人身上就有五脏,五脏化生五气,这个五气就是五脏之气,心肝脾肺肾的五脏之气,人有五脏才产生五脏之气。下面呢?有了五脏之气才产生喜怒悲忧恐,这个情绪的改变。按我们中医来说,笼统的都属于神志的问题,神志的改变,喜怒悲忧恐,心情,情绪。也就是说有五脏之气,才产生了喜怒悲忧恐。因此喜怒悲忧恐这些情绪上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呢?是五脏之气产生的。当然,这个喜怒悲忧恐的“悲”字,咱们教材[注释]4提到了,《新校正》认为,根据《素问.天元纪大论》这悲字应当是思,因为它是按五脏说的,喜是心之志,怒是肝之志,思是脾之志,忧是肺之志,恐是肾之志,五脏化生五气,五脏之气才产生喜怒悲忧恐。那么当然如果悲忧都属肺的话,就没有脾所主了。所以《新校正》说,按《天元纪大论》悲作思。如果悲作思的话,那跟五行、五脏、五志就密切地联系起来了。所以《新校正》的校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头明确提出来的是五脏化五气,五气产生喜怒悲忧恐,这就是中医理论的特点。起码对关于人的情绪,意志思维,《内经》上认为是五脏产生的,它并没有说是大脑产生的。虽然我们不反对是大脑可以产生,但是从中医传统理论来说,它是五脏产生的。因此假如说在治疗疾病,情志方面的疾病,中医怎么治疗?中医是按五脏辩证来选方用药,来取穴针刺的,而不是按脑来辩证。是吧?这是理论体系这么下来的。

   下面又继续谈到情志致病的问题,说“喜怒伤气”。情志之病是伤人之气,这个喜怒代指七情,起码是代指上文的喜怒悲忧恐,不是单指喜怒二气,也是代指的情绪的改变,伤人之气。伤人什么气呢?五脏之气,或者说伤人气机。七情致病,情绪致病,首先伤的,受伤的是五脏,首先伤的人体的气机,这是致病特点,四个字,喜怒伤气,那就谈出来情绪致病,或叫情志致病,致病的特点,特点是什么?伤人五脏,或者伤人气机。“寒暑伤形”,寒暑泛指外淫,我们常说六淫之邪,六淫之邪伤人首先伤的是人的形体,先从皮毛,然后络脉、经脉、脏腑,然后才谈到脏腑,所以是“寒暑伤形”。六淫,外淫之邪致病的特点,首先伤人之形体,那就和七情致病特点截然不同。七情致病的特点伤人就是脏腑之气,所以“喜怒伤气,寒暑伤形”,一共八个字,可是高度概括了七情致病和外淫致病的特点。下面又把情绪致病又分析了一下,把七情致病和六淫致病的特点说完之后,又说情绪致病当中,喜怒两个致病特点还有不同,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暴怒伤阴是说伤的肝,伤的血,怒为肝之志,暴怒伤肝,肝为阴脏,在于腹中,肝为阴脏,或者阴中之少阳,但它还是阴脏。说暴怒伤肝,肝藏血,暴怒伤了肝血,大怒之后可以崩漏吐血,暴怒伤阴,暴怒就不是一般的怒,超过了限度了。对吧?这个大家熟悉的。七情人之常情,超过限度才能成为致病因素,所以这说的是暴怒。暴喜伤阳,喜太过了,这个伤阳是伤人之心,伤人之神,心藏神,暴喜伤了心神,使心神涣散。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这又从喜怒所伤又有不同的致病特点。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气,“厥”在这是作逆讲,逆乱之气,逆就是向上叫逆,气上逆,充满着经脉,可以使得脉搏充满,血脉充满。不单是脉搏,血脉充满,而且可以去形,去就是离开,离开形体。什么离开形体?是指的使人的神气离开形体。这句话如果联系前文,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的话,由于暴怒暴喜导致的是人的受伤,那么可以使得厥气上逆,或者使人的气机上逆,使得血脉充满而神气离开形骸,神离形骸,因此可以出现昏厥。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都可以出现昏厥,神志昏乱,昏厥是死掉了,摔倒了,昏仆了。也可以使人神志昏乱,就不知所以了,去离形体,神气去离形体,这个好象在临床上可以见到,七情致病的很多的,除了精神病外几乎是去离形体了,气死的,气晕过去的,这都有的,这就是昏厥了。大怒之下,脑溢血了,“啪”,厥了,所以那都是去形了,去离形骸了。“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所以上面讲了“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又说暴怒、暴喜都能使人致病,所以这里说喜怒不节,进一步,深一步谈。结论是说,所以七情不能注意调节的话,这个喜怒还是概指七情,七情不能够节制的话可以得病,寒暑六淫之邪不能够回避的话,而过度冒犯,触犯寒暑,触犯六淫之邪,都可以使人得病。所以说“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生命就不巩固了,生命之气就受到危害了。生是作生命,是作生气,生命之气,人体的生命之气就不坚固了,不巩固了,所以身体就要衰败,就要有病。所以说七情要调节,对外界六淫(气)要注意适当地回避,这样的话人体才能够健康,否则的话生命就要受到危害了。

   下面又进一步,又讲阴阳的道理,“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什么事过度了都不对,过度了就要反了。重阴,阴气太重叠了,太过胜了,那么它也可以转化为阳,重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这和前面“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是一个道理,物极必反的道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你看下边就举例了。怎么“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呢?它说“冬伤于寒”,冬属于阴,寒属于阴,这叫重阴,必阳,那么到“春必温病”,温病就是阳病,阳热之病,温热之病属于阳的,重阴必阳。“春伤于风,夏伤于飧泄”,春天没有注意好养生而伤了风邪,春天是阳,风邪是阳,重阳。重阳之后到在夏天产生什么病呢?完谷不化的泄泻。完谷不化的泄泻是阴病,就是脾阳虚的病,虚寒的病。虽然是阳邪,但是到夏天,重阳了,就出现虚寒的病。我先初步讲一下,然后咱们再进一步把这一段再讲。“夏伤于暑”,夏为阳,暑为阳,“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痎疟,属于阴病,咱们教材[注释]说,痎疟是泛指疟疾而言,是泛指各种疟疾。但是就有的医学家,比如吴昆,《素问吴注》,明代的医学家注释《素问吴注》,他说这个痎疟就是阴疟,他大概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注出来的。他说痎疟就是阴疟,而且说是夜间发的病,夜间发病的疟,有的注家就这么注。因为什么呢?因为“夏伤于暑,秋必痎疟”。重阳必阴,痎疟它应该是阴之病,所以他说痎疟就是阴疟,阴疟就是夜间发的病,有的注家就这么注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是阴,湿是阴邪。秋伤于湿,那你要按我们现在一般道理,秋天不是燥吗?它怎么伤于湿呢?初秋之气还是可以伤湿。秋伤于湿也是阴伤阴的问题,重阴问题。而生咳嗽,咳嗽是阳证,是肺之病,肺为阳,在胸中。所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按原文下来,应该是这样解释。

   但是引申或者深入分析,对于这段,同样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那是怎么回事呢?冬天养生不当,就冬不能藏精,冬主藏。养生不当伤寒邪就不能正常藏精,由于冬天精气没养好,到春天的时候自然界阳气生发,人体的阳气也要跟着生发,由于阴精不足了,由于冬天没有养好生,冬主藏,没藏好,阴精不足,所以到春天温热之气上升的时候,就产生温病。同样道理,春天伤于风邪,春天养生不当,受风邪,因为春季多风,冬季多寒,所以冬伤于寒,春伤于风。天有四时五行,四时生寒暑燥湿风,是和四季相对应的。春天风邪胜,所以春天伤于风。春伤于风的话,阳气应当升发,春天阳气应该升发,而不能正常地生发,到夏季的时候,阳气当旺而不能旺,阳气当旺不能旺就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所以产生阳气的洞泄。那就是说,上一季节养生不当,导致了下一个季节的生病,就是生长收藏这个全过程是互相联系着的。春天养生没有养好,夏天阳气当长而不长,所以出现洞泄。同样的,夏天伤于暑邪,阳热之气没的正常地生长好。所以到秋天,秋凉之气外束,伤于暑邪,暑邪内郁,秋凉外束,夏伤于暑,暑热之气内停,或者叫暑热内郁。到秋天呢?秋天凉了,秋天应该是秋凉,秋凉秋燥,秋凉外束,于是乎就出现寒热往来的疟疾之病。这样解释或者这样理解,同样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就同样的道理来理解,这段也行,也符合临床实际。

   还有就这段话,还阐述它就是温病学派的,叫做伏邪说的重要的理论根据。后世产生的温病学派,那不就是有一种理论是伏邪吗?有新感,有伏邪吗?新感就是感受邪气就发病,发为温病。伏邪就是邪气藏伏到体内了,藏伏一段时间之后,潜藏一段,(经过)潜伏期然后才发病。这个伏邪说的重要的理论根据,也是这样。因为温病主要是根据这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所以又是温病学说,温病当中的伏邪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根据就是从这里来的。但是我们现在细想,伏邪说当然是温病学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一个学说,而且指导临床有相当的意义。因为有的温病一发病就见到里面的病,血分的病,阴分的病,并不是卫分的病。有的温病,比如春温就有这特点,春温一发病,或者暑温一发病,发病直接到阴了。那你不是说一般的说是寒暑伤形吗?首先从形体外边进来的吗?怎么一下就到阴分了呢?所以用伏邪说,可以解释春温病当中的,突然一发病就到阴,伏暑当中的一发病就到阴,阴分,可以解释这些问题,所以伏邪说有它的指导临床的意义。但是话说回来,要如果从这一段《内经》原文来看,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似乎不是讲的伏邪,它就是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还有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呢?那没有人说是伏邪泄泻?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也没有一个解释伏邪咳嗽吧?所以如果就按这篇原文,经文这么读下来看,我个人的理解,那倒没有讲,好象谈不到是个伏邪的问题。但是我曾经讲过的,对于《黄帝内经》的句子、段子、文字的理解,它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解释的两个依据,判断错与对。一个就是符合《内经》的理论体系,第二是符合临床实际。符合这两条中的哪一条,都应该算理解是对的。当然也不只我个人是觉得“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句话不是伏邪的问题。咱们教材后来在这个[理论阐释]当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就是有的医学家,前代的医学家,也有不同的见解,下面我们一会再说这个问题。现在对于这段经文串讲,我们就讲到这里了。

   这个[校注]的问题呢?似乎不用校了。因为我讲的当中,就把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涉及到了,大家在读的时候,把注释看一看,能够看得懂。下面我们接着说这段下边所讲的[理论阐释]的内容。[理论阐释]的内容也就是说,就这段的经文我们要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对于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它。第一个,“阳胜阴病,阴胜阳病,重阳必阴,重阴必阳”的理解,是药食气味的过用。是不是啊?药食气味,某一个气味过了,不管饮食也好,还是药物也好,气味使得太过了,那么就可以产生相反的问题。或者说使用的药味太过了,热性药太过了,就可以伤人阴了。是不是啊?所以阳胜则阴病。同样的,阴寒,寒凉药使有太过了,那是阴胜则阳病,也可以伤害人,耗伤人体的阳气,所以药食气味太过,这是一个方面的理解。第二个方面的理解,是从病机角度,就是说阴阳偏盛就有偏衰,反过来,有偏衰就有偏盛,所以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阴阳相互消长。从病机角度,阴阳也可以转化,所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大热高烧高烧,“啪”一下掉下来了,体温低了,衰竭了,这些可以转化,所以从病机角度可以有阴阳转化的问题。第三个问题,也就是说关于“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第三个方面的理解,就单纯地从哲学角度,那就是讲的哲学理论问题,物极必反的问题,讲的阴阳对立消长的问题,那是哲学的思想方法问题,这方面太过了,必然导致另一方面的不足,阴阳消长是哲学上的概念,阴阳既相互对立,阴阳又相互消长,这是哲学上的概念。

   当然我们在这里又特别提到了,在[理论阐释]这个问题下面,又特别提到的是,阴阳寒热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向对立面转化,这是我们现代人说的话,古时候并没有这样的话。古时候就是说的重、极。重和极这两个字本身,就包含有一定条件的意思。没条件怎么转化啊?说重阴必阳,说这人冷的,体温低得不得了,已经昏厥了,然后他就得转阳他就慢慢回来,那不一定。他没有回来的这个条件,或者说他正气不能恢复,治疗不得法,护理不当,死亡的也是有的。他不会说重阴了,他慢慢还得阳回来,那没有条件不能转化。有条件的,看着寒凉的,气也很衰了,慢慢慢慢他可以恢复,那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所以我们现在又结合现代的认识,特别提了一下,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对立面转化的问题,这是[理论阐释]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理论阐释]当中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五气的偏盛致病问题,就是所谓的“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这里提出来的,就是提出这么一点。一个是这里说的五气是自然界致病的五气,或者说就是风寒暑湿燥火,或者说六气,六淫之气,外淫之气。另外它也包含着内生之气,就是所谓内生五气,所谓由于脾虚而化湿,由于阳虚而生寒,由于阳热体质而化热、化火,所谓内火、内热、内湿、内风,肝风内动,那不是受的外风。肝风,由于肝阳上亢化风了,自己产生的内风,这个也属于五气的范畴之中。所以我们在[理论阐释]的第二点就是讲了这么一个问题,五气偏盛致病,这五气所指的问题。这一段的[理论阐释]我们就介绍到这,我想这一段同样是应该记熟的,没有什么太难的东西,而且又是特别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想不难,同样应该把它记下来,甚至要能够把它背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