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7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4-18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

好,上课,我们接着讲《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三段,下面就比较具体地联系到医学的问题了,因为前面的3句话,说它是医学的问题可以,说是一般自然现象也可以。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寒为阴邪,能够伤人之形体,这个“形”是指津液一类,因为这与下一句话“热伤气”相对应嘛,热为阳邪,热就伤人的阳气。这就是所谓的“同气相求”,形是阴、寒也是阴,所以寒伤其阴、伤其形;热为阳、气也是阳,所以热伤气。“气伤痛”,气受伤、不畅通了,阻滞了、或者是虚了,都可以痛,“不通则痛”,不足它也痛,不足的痛是虚痛、空痛;“形伤肿”,津液受伤了、不能够正常的代谢,水液不能正常地运化了,“寒邪所伤,水液不化”,就可以出现肿、浮肿,所谓水液停留而肿。那么这里我们就看到了,寒邪是阴邪、伤人体之阴,热邪为阳邪、伤人体之阳。

同气相求,为什么要把这句话重复一遍呢,因为有的同学在学习到“六淫”致病特点之后,就往往导出了一个不准确的结论--“阳邪就伤人体之阴、阴邪就伤人体之阳”,老师可没这样讲过,但听课、学习之后就可能产生这个一个所谓的认识,推论出来的结论,这个推论是不对的。邪气伤正气是对的,寒邪伤人体之阳、伤不伤?伤,寒邪伤阳是很明显的,阴邪伤人阳气,但是你可要记住,寒为阴邪也伤人体之阴,所以才有“寒伤形”之说;热为阳邪,它也能伤人体之阳,所以它有“热伤气”之说,特别是暑热伤气,这是大家最常听到的话,清暑益气汤、要想清其暑,必须得有益气,因为暑为阳热之邪,不但伤人之阴,它也伤人之气。所以作为医学理论、原本的理论、正确的理论是这样的(用“外热伤人阳、外寒伤人阴”不是更好理解吗?)

我之所以强调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意图,在于有一些同学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说是燥伤津液,所以燥为阳邪,这不对。伤津液的就得是阳,寒还伤人的津液了呢,寒也是阴邪啊。在这儿我就是引申到将来会出现《内经》里面这个矛盾没有,好象在一些书籍里头就把燥邪说成是阳邪了,喝、好多同学愿意接受这个意见,为什么呢,他在脑子里推出一个东西来了,说伤人阴的就是阳邪吗,燥邪最明显地伤人阴了,所以燥为阳邪。好、在相当一定的范围内还有流传,其实那是不对的。起码说伤阴的是阳邪、伤阳的是阴邪,这个就是不对的,因为从《内经》里看得很清楚。在《伤寒》里也说了这样的问题嘛,他说是“风伤卫,寒伤营(这句话说得好)”,大家读《伤寒》的时候,老师们经常当顺口溜似地教给过我们的,说“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大青龙”,哎、怎么就风伤卫呢?风是阳邪、寒是阴邪啊,卫是阳、相对而言营是阴啊,那“风伤卫”不是阳伤阳吗、寒伤营不是阴伤阴吗?哪儿有说伤阴的就是阳邪、伤阳的就是阴邪的?无论是从《内经》、还是《伤寒》都没有啊!所以我在这儿要把“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问题,结合一些错误认识的情况,又把邪气伤人的问题说了一遍。

同时,我刚才讲了,不但是阳邪伤阴,阳邪也伤阳,还有“同气相求”的一说嘛。将来我们在讲《太阴阳明论》的时候,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风是阳邪,伤人之上、上是阳啊;湿为阴邪,伤人之下、下是阴嘛,这都是《内经》记载得很清楚的地方。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痛而后肿,对于病人的是先有痛的症状、后有肿的症状,说明是先伤了气、后伤了形。这句话倒不见得说的是先受的热、后受的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先伤气后伤形。“气伤形也”的意思是气先受伤、形后受伤,不是因为气伤的形、啊,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也就是说先痛是先伤的气、先肿是先伤的形。

“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同样的,先出现肿后出现疼痛,这是形先受伤、气后受伤。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这是讲的五气致病的特点,按五行来算就是五气。外部的五气可以使人生病,五脏也可以化生、内生五气,比如由于脾虚导致湿,由于肾阳虚而导致内寒、这它也叫寒。六淫之邪、所谓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加上暑就是六气了,风暑湿燥寒等等,这五气就是外邪。所以外邪五气、内生五气,都有这个致病的特点,什么特点呢?“风胜则动”,风邪胜的就产生“动”的症状,这个动、动摇,肢体的抽搐、这是动,自我感觉的动、头晕目眩那也是在动,这些动摇不定的症状,就是由于风引起的,或者风引起的症状特点。

“热胜则肿”是热邪致病的特点,这个“肿”是红肿热痛之肿,是由于热邪侵入了血脉,导致血脉运行逆乱而产生痈肿。这一篇里还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就是血之气嘛,生痈肿最多见的原因就是热,热邪迫血脉运行急速,急速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现逆乱,逆乱聚而为热就可以出现红肿热痛。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申联系一下临床问题,临床治疗痈肿、痈疮,用清热解毒的药大家都知道,一见到红肿就清热解毒吧,对不对?对。同时呢,感受热邪的同时,可能伴有毒气、毒热在里面,因此解毒也是对的。但是要对照这条理论来看,清热解毒是不完善的,为什么?“营气不从”嘛,“营”是血之气,营不能正常运行,因此你在清热解毒的同时,你应该活血、理气才行,“营者血之气”嘛,当然活血本身也可以凉血啊。所以治疗痈肿,中医要开个中药方子,在清热解毒的同时,还要活血凉血、还要行气,如果不把这几个思路考虑全了,那不是准确的治疗,可能有效,但是效果不是太理想,可能肿消了,但是往往使病人留下一个结,这疮消了没有?消了,哎、最后留个疙瘩、小疙瘩化不了,这就是一律用清热解毒、用凉药,把热邪给去掉了,但是气血没畅通开,所以留一个结块,这样的结块也可能就永远消不下去了,也可能再过个一定的时间,身体抵抗力差了、又受点热毒的影响,接着再从这儿长疮,就出现这类问题啊,因为用清热解毒药把它给凝住了,热是去了、毒也去了,但是凝了。如果在当初治疗中再加上活血药、行气药,那么这个结块就留不下来。所以用中药无论治疗什么病,都应该考试用中医理论来作为指导。我不排除有些同志把蒲公英、板蓝根、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当青霉素来看,西医用青霉素所治疗的那个蜂窝组织炎,我就大量地用蒲公英、地丁去治疗,这个思路不对、起码是不完整的,或者说它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完整的思路。

“燥胜则干”,伤津液了、伤了津液就干嘛。之所以有些同志认为燥是阳邪,是因为看到了“燥胜则干”,干之后就伤了津液,阴液不足了就产生热象,燥邪致病就容易产生热象,当然不是都产生热象,这一产生热象就好了,这个邪气引起人体发病,结果产生热象了,那当然就是阳邪。不是这么个意思,因为在产生热象的时候,前面还有一段是干、是伤了津液,是阴不足了才转化成出现热的现象。这是转化的热、不是燥本身就是热。就如同伤寒、寒邪侵入人体一定时间之后强以转化为热一样,开头是麻黄汤证,过几天它一转化、变成热了,就变成白虎汤证了。转化来的热不是原来的热,原来该是寒邪还是寒邪。同样的,燥邪伤了阴之后出现的热,那是后来出现的热转化过来的,是病理反映的热,不再是燥邪本身。当然,燥邪伤阴很快,所以出现热象也很快,不象寒邪侵入人体得过几天之后才转化为热,起码是若干个小时之后才能转化为热,它相对来说要慢一些。所以人们看到这个转化、看得明显,而燥邪伤人津液之后转化为热转化得很快,所以甚至有人认为可以把转化给忽略掉,而认为燥本身就是热了。而燥本身致病的最大特点是干、就是伤津液,不是热,没人说燥胜则热,而是“燥胜则干”。

“寒胜则浮”。这个“浮”又是浮肿的浮,由于寒邪伤了人的阳气,使得气化不能够正常运行,就使水液停留,阳气不能化水了嘛,或者说水液不能受阳气蒸化成津液嘛(浮与肿有何区别?)

“湿胜则濡泄”。濡泄就是腹泻,而这个腹泻是濡泄,濡泄不是那个水泻、不是那个火泻,不是暴注下迫、喷射的那种泻,而是粘浊的、不爽的那种溏泄,是湿邪伤及了脾胃、肠胃。

当然,五种邪气导致的病症特点不只这几点,这几点只是最典型的特点和征象而已,不是全部的。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这里的“天”是指的自然界了,自然界有四时、春夏秋冬,有五行,有四时五行阴阳的变化,才有了生长收藏,如果按“五”来说,就还有生长化收藏,按四时说叫生长收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嘛。同时还生“寒暑燥湿风”五气,风是春之气、暑是夏之气、燥是秋之气、寒是冬之气、湿是长夏之气,要按四时的话就得去掉长夏。这里再补充一句,在《内经》里虽然是阴阳五行合并使用的,但是《内经》里在把这阴阳五行相应合的时候,也还常常出现不是太吻合的时候,有的时候是按五行来算,有的时候就按阴阳来算,有时合在一起说具体问题的时候,就出现点儿好象不是太吻合。这几句话就出现了这个问题,你既然说四时有寒暑燥湿风,可是又说这五行寒暑燥湿风该多好,风是木之气、暑是火之气、湿是土之气、燥是金之气、寒是水之气,按五行就对上了。生长收藏、他按四时对;寒暑燥湿风、按五时对。其实呢,不要这么分裂开来,四时生长化收藏、五气寒暑燥湿风,将来咱们还要学六气嘛,还得加上火呢。总之呢,它是讲的自然界的阴阳五行的变化,会产生四季的改变、生长收藏的表现,还产生了寒暑燥湿风这个五气,下面就联系到人了。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人有五脏化五气”,“五气”是五脏之气,有了五脏之气才产生喜怒悲忧恐、这个情绪的改变,按中医来笼统地来说都属于神志的问题。当然,五志中的“悲”字,《讲义》在注释4中提到了,《新校正》认为,根据《素问·天元纪大论》,这“悲”字应当是“思”,因为它是按五脏说的嘛,喜是心之志、怒是肝之志、思是脾之志、忧是肺之志、恐是肾之志,那么如果悲忧都属肺的话,就没有脾所主之志了,而如果按“思”来理解,五脏、五气、五志就密切地联系起来了。所以《新校正》的校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几句话明确提出来是五脏化五气,五气产生五志,这就是中医、这就是中医理论的特点,起码对关于人的情绪、意志思维,《内经》认为是五脏产生的,它没有说是大脑产生的,虽然我们不反对大脑可以产生,但是从中医传统理论来说是五脏产生的,假如说经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中医怎么治疗?中医是按五脏辨证来选方用药、来取穴针刺的,而不是按大脑来辨证的,对吧?下面又继续谈到情志致病的问题。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这里的“喜怒”代指七情、起码是代指上面句子里的五志,不是单指喜怒二志,也就是说代指的是情绪的改变。说情志病伤人之气,什么气呢?五脏之气嘛、或者说伤人气机。七情致病、情绪致病,首先受伤的是五脏、首先受伤的是人体的气机,这就是情志致病的特点。“寒暑伤形”,寒暑同样是泛指外邪、我们常说的六淫之邪,六淫之邪伤人首先伤的是人的形体,先从皮毛,然后是络脉、经脉、脏腑。所以六淫致病的特点就和七情致病特点截然不同,因此“喜怒伤气、寒暑伤形”8个字,高度概括了情志致病和外邪致病的特点。下面一句话是把情志致病又分析了一下,又说明喜怒二志的致病特点还有不同,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暴怒伤阴是说伤的肝、伤的血,肝在腹中,肝为阴脏、或者是阴中之少阳,肝藏血,暴怒就伤了肝血,大怒之后可以导致吐血,暴怒嘛、就不是一般的怒嘛,超过了限度了、对吧。这个大家熟悉的,七情是人之常情嘛,超过限度才会成为致病的因素。“暴喜伤阳”,这个阳是伤人之心、伤人之神,心藏神,暴喜伤了心神,使心神涣散,就是我们常说的“喜不自禁”,手舞足蹈、引吭高歌、越垣穿房等现象。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在这里是作逆讲,厥气就是逆乱之气,逆就是向上叫逆嘛、气上逆充满了经脉,可以使得血脉充满,“去”就是离开,什么离开?是指的使人的神气离开形体,这句话如果联系前文“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的话,由于暴怒、暴喜可以使得厥气上逆,或者使人的气机上逆充满血脉,而迫使神气离开形骸,神离形骸就是昏厥。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都可以出现昏厥,神志昏乱,昏厥是昏死、摔倒了、昏仆了,也可以使人神志昏乱,就是不知所以了,这就是神气去离形体的结果。这个好象在临床上可以见到啊,七情致病的很多的呀,除了精神病外也几乎是神离形体了,气死的、气晕过去的都有啊,大怒之下脑溢血了,所以都是“去形”了嘛。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这句话是进一步地谈情志的调节、外邪的回避,生是生气、生命之气,“不固”就是生命、生命之气不坚固了,所以身体就地衰败、就会有病。所以说七情要调节,对外界的六淫之邪要注意适当地回避,这样的话人体才能够健康,否则的话生命就要受到危害了。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进一步讲阴阳的道理,意思是说什么事儿过度了都不对,重阴、阴气太重叠了、太过胜了,它就可以转化为阳,重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这和前面“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是一个道理、物极必反的道理。下面的话就是举例了。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属于阴、寒也属于阴,这叫重阴,“必阳”就是“春必温病”,湿病就是阳病、阳热之病。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春天感受了风邪,春天是阳、风邪也是阳,重阳,重阳之后到夏天产生完谷不化的泄泻,完谷不化的泄泻的阴病,是脾阳虚的病、虚寒的病,虽然春天受了阳邪,但是到夏天就出了虚寒的病。我先初步地讲一下,然后再进一步地讲。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夏为阳、暑也为阳,痎疟、疟疾属于阴病,《讲义》注释说痎疟是泛指各种疟疾,但是就有的医家、比如吴崑,《素问吴注》的作者,明代人,他说这个痎疟就是阴疟,他大概就是根据“重阴”的道理注出来的,而且说是夜间发病的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是阴、湿也是阴。按我们一般理解,秋不是燥吗?这里怎么是伤于湿呢?初秋之气还是可以伤湿的。重阴必阳,咳嗽是阳证,是肺之病,心肺在胸中、为阳。

所以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话来理解,前面4句话就应该是这样来解释。但是引申或者深入分析,这几句话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养生不当,就冬不能藏精,冬主藏嘛,因为精气没藏好,到春天的时候阳该着升发了就产生温病。同样的道理,春天伤于风邪、春天养生不当,因为春季多风嘛,容易受风邪,阳气受损,到夏季的时候,阳气当旺不能旺,阳气不足所以产生阳虚的洞泻。那也就是说,上一季节养生不当,导致了下一个季节的生病,就是生长收藏这个全过程是互相联系着的。同样的,夏天伤于暑邪,阳热之气没有正常地生长好,到了秋天,秋凉之气外束、暑邪内郁,于是乎就出现寒热往来的疟疾之病,这样的解释、或者这样的理解,就是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样理解也符合临床实际。这段话还是后世温病学派的“新感伏邪说”的重要的理论依据,新感就是感受邪气而发病、发为温病,伏邪就是邪气藏伏在体内了,藏伏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病。但是我们现在细想,伏邪说当然是温病学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一个学说,而且指导临床有相当的意义,因为有的温病一发病就见到里边的病,血分的病、阴分的病,而不是卫分的病。有的温病、比如春温就有这种特点,春温一发病或者暑温一发病,发病就直接到阴了,那你不是说“寒暑伤形”吗?首先是从形体外面进来的吗?怎么一下就到阴分了呢?所以用伏邪说是可以解释温病当中的突然一发病就到阴、伏暑病当中的一发病就到了阴分的现象,可以解释这些问题,因此伏邪说有它的临床指导意义。

但是话说回来,要如果从这一段原文来看,“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似乎不是讲的伏邪,它就是讲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还有“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呢,那没有人说是“伏邪泄泻”嘛,“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呢,也没有一个解释说“伏邪咳嗽”吧。所以呢,如果就按经文这么读下来的话,我个人的理解,那倒没有讲、好象谈不到是个伏邪的问题。

判断一段经文解释的正确与否,有两个依据,一是符合《内经》的理论体系,二是符合临床实际,只要符合了其中一条,都应该算是理解对的。当然了,也不只我个人觉得“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句话不是伏邪的问题,《讲义》在[理论阐释]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是说有的医学家、前代的医学家也有不同的见解,我们一会儿再说这个问题。

[校注]的问题似乎不用讲了,因为我讲的当中把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涉及到了,大家在读的时候,把注释再看一看,能够看得懂。

[理论阐释]第一个问题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与“生阳必阴,重阴必阳”,对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它。一是药食气味的过用。某一气味过了,就可以产生相反的问题,热性药太过了就可以伤人的阴,寒凉药用的太过了就耗伤人体的阳气。二是从病机的角度理解。就是说阴阳偏盛就有偏衰、有偏衰就有偏盛,所以是“阳胜阴病,阴胜阳病”,阴阳相互消长转化嘛。比如大热高烧、高烧“啪”地一下掉下来了,体温低了,衰竭了,这就是转化呀。三是单纯地从哲学角度理解。物极必反嘛,讲的是阴阳对立消长问题,这是哲学的思想方法问题,在一个统一体内,一方面太过了就必然会导致另一方面的不足。当然了,《讲义》又特别提到:阴阳寒热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向对立面转化,古时候说得是“重”、“极”,这两个字本身就包含有一定条件的意思,没有条件怎么可能转化啊?说重阴必阳、说一个人体温低得不得了了,已经昏厥了,然后他就得慢慢地转阳、他再回来,那不一定,他如果没有回来的条件,或者说他正气不能恢复、治疗不得法、护理不当,死亡的也是有的,他不会必然转阳回来。

第二个问题是五气偏胜致病的问题,就是所谓的“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一方面说的是外邪之气,另一方面它也包含着内生之气,就是所谓内生五气,比如脾虚而化湿、阳虚而生寒、阳热体质而化热化火等,就是内火、内热、内湿、内风等,这些也属于五气的范畴之中。

现在下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