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学术中心经典学习第十天

 为什么73 2017-02-12


黄帝内经》第四天


【原文】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注释】


    1.风胜则动:动,指肢节动摇震颤。王冰注:“风胜则庶物皆摇,故为动。”是即肝风内动,热甚动风之类。

    

    2.热胜则肿:王冰注:“热甚则阳气内郁,故红肿暴作,甚则营气逆于肉理,聚而为痈脓之肿。”因热之肿与上文形伤肿不同,姚止庵指出其区别是“坚实而内著者肿也,火邪不散之所致。虚火而外涌者浮也,寒水奎滞之所生”。

 

    3.燥胜则干:干,指内外津液干涸而言。张介宾注:燥甚者为津液枯涸,内外乾涩之病。”

 

    4.寒胜则浮:浮,浮肿。义同上文“形伤肿”的肿。张介宾注:“寒胜者,阳气不行,为胀满浮虚之病。”

 

    5.湿胜则濡泻:濡泻,又称湿泻,湿邪伤脾所致。王冰注:“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故大肠传道而注泻也。以湿内盛而泻,故谓之濡泻。”

 

    6.寒暑燥湿风:五时的主气。张介宾注:“春属木而主生,其化以风;夏属火而主长,其化以暑;长夏属土而主化,其化以湿;秋属金而主收,其化以燥;冬属水而主藏,其化以寒。”

 

    7.人有五藏化五气:五气,即五脏之气。马漪注:“人有肝心脾肺肾之五藏,以化五藏之气,而喜怒悲恐之五志从兹而生焉。”悲,应从《天元纪大论》作“思”。

 

    8.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概五志,寒暑概六淫。五志由内发,故先伤五脏之气;六淫从外入,故先伤在外身形。

 

    9.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张志聪注:“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喜属阳而怒属阴也。是以卒暴而怒,则有伤于阴矣;卒暴之喜,则有伤于阳矣。”又张介宾从五脏气血解,他说:“气为阳,血为阴,肝藏血,心藏神。暴怒则肝气逆而血乱,故伤阴。暴喜则心气缓而神逸,故伤阳”。

 

    10.厥气:即逆行之气。张志聪注:“阴阳之气,厥逆上行,则五藏之气,满于脉而离脱于真藏之形矣。”

 

    11.:生命。杨上善注:“内外已伤,生得坚固不道天者,未之有也。”

 

    12.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张介宾注:“冬伤于寒者,以类相求,其气人肾,其寒侵骨。其即病者,为直中阴经之伤寒;不即病者,至春夏则阳气发越,营气渐虚,所藏寒毒,外合阳邪而变为温病。”

 

    13.春伤于风,夏生飨泄:张介宾注:“春伤于风,木气通于肝胆,即病者乃为外感。若不即病而留连于夏,脾土当令,木郁相侮,变为飨泄也。”

 

    14.夏伤于暑,秋为疹疟:痰疟,即疟疾的总称。张介宾注:“夏伤于暑,金气受邪,即病者乃为暑证,若不即病而暑汗不出,延至于秋,新凉外束,邪郁成热,金火相拒,寒热交争,故病为疲疟。”

 

    15.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张介宾注:“夏秋之交,土金用事,秋伤于湿,其即病者,湿气通脾,故为濡泄等证。若不即病,而湿蓄金藏,久之变热,至冬则外寒内热,相搏乘肺,病为咳嗽。”又说:“按此四节,春夏以木火伤人而反寒,秋冬以寒湿伤人而病反热,是即上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之义。”


    

【按语】


    本段主要通过天地、水火、清浊、气味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阴阳的属性,及其互根、升降、转化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文中提出的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和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特性,为后世治疗学中多种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治疗表证的宣肺发散法,治疗手足厥逆的温阳法,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等,都是在这个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而成的。关于味、形、气、精、化的相互转化关系,主要在于说明人体内饮食物的一系列转化代谢过程,也无非是阳升阴降,阳化气,阴成形,阴根于阳,阳根于阴的道理。


    药食各有气味。由于各自的气味不同,因而性能亦异。所以只有气没有味,或只有味没有气的药食,是不存在的。药食气味不但有厚薄之分,而且寒热温凉各别,酸苦咸淡亦殊。


本节所言,仅是以阴阳之理,对药食气味的性能,做了概括性的解释。文中对药食气味厚薄及其性能的论述,是中医药理学的理论基础,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及其性能的归类,奠定了基础。


    本节“风胜则动……湿胜则濡泻”一段,不仅强调了病因辨证的要点,而且丰富了“六气为病”的病机学说,如后世将动摇不定、振颤等症状,视为风之象,将津液干涸的证候,指为内燥所生等等,皆由本文引申而来。刘完素补充病机十九条的“诸涩枯涸,干劲效揭,皆属于燥”一条,其理论根据之一,就是本文“燥胜则干”的观点。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