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知多少

  2012-03-22
     阳气知多少①

                                         人之阳气,当如天与日,是为清净光明之气。所以阳气具有内养五脏之神,外荣筋骨、肌腠(肌肉间隙)、皮毛(表阳),有开有阖,有出有入的运化之机。则阳为阴之固密。但阳气在人体乃为“骄阳”,往往因易失而致阴精耗动而不能成为阴之固密。所以了解阳气必须从“伤阳”开始,知道了“伤阳”,就知道了如何“固密”。下面就从邪伤阳气展开此文。

一、外淫之邪伤阳

1、阴寒之邪。寒暑(风)之邪侵体,皆始伤皮毛气分。当寒邪滞留皮毛时,生于至阴的阳气便运枢以外应。此时如果寒邪被司表阳气客阻在“门”,受寒者就会因神气起应而起居如惊;寒邪在体表得阳气以化热,病人则有高热不退或发热头痛等神气不能运浮于外(阳气不能外出)的现象;开阖之机有失而寒气内侵,病者就会因阳虚而寒邪痹闭于背(背为阳),从而出现形体俯偻现象(痹夹背行)等。

2、暑之邪。暑属天之阳邪,暑邪伤人阳气后,轻则卫气不和而汗随气出,或因邪热渐积于气分而心烦喘喝,或因邪留气分继续伤气致神气虚而多言;重则天之阳邪与人之卫阳两阳相搏而伤人阳气,使人染上“体若燔炭”之高烧。但不管轻重,阳热之邪都必须得到自身阴液的济解。故因暑而汗出或因干热高烧者,都需复发其汗以和营卫,汗出得营卫和则自愈。

3、湿之邪。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湿为阴,湿伤人时人体阴气先受邪,所以先出阴病;阴湿伤阴至极则上行伤阳,随后便出现一系列阳病。如湿邪初犯阳气时,人头紧如裹而沉昏(头为神明之府);接着则是湿伤阳气,即湿因阳气而化热,出现了阳气伤而不能荣养于筋的大筋緛(ruan)短、小筋弛长的一些症状。

4、风之邪。寒暑始伤于皮毛,风邪直透于肌腠。风为阳邪客于肤表则淫伤于阳气,阳气伤而致阴寒,阴寒则精自出;风邪入于肌腠则及经脉,或为热中(热邪滞留胃肠),或为寒中(风直入脐腹而化寒),或为偏枯(风热耗伤阴津、阳竭),或成积聚(风袭脏腑积邪阴阳),或入腑而生(气病生变,邪在阳分易治),或干脏而死(阴精﹤血﹥病,邪在阴分难治)。故曰“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寒暑湿伤人阳气。伤于风者上(阳)先受之,阳病(温热证);伤于湿者下(阴)先受之,阴病(寒湿证)。这是因天之阴阳外邪而生的寒热病(淫邪太过)。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春伤于风致洞泄(泄泻),阳邪阴病;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秋伤于湿致上逆而咳,阴邪阳病。此为阴阳上下相乘之证。夏伤于暑,暑汗不泄,炎气伏藏,秋时阴气外出与热相遇而发为痎(jie 疟疾)疟,阳邪阴疟;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阴邪温、热病。此为阴阳出入气化之证。这是因人体气化而生的阳阴病。

因外淫之邪易伤气,所以一般病者都因气不足而浮肿。《阴阳别论》曰:“阳结者,肿四肢。”是说四肢为诸阳之本,邪伤气是以四肢之阳交相代谢为主来耗阳气的,所以阳气伤则不能正常运行荣血,荣血涩而四肢生肿。又因湿土是以秋季的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四节气主气,所以外淫之邪只风寒暑湿伤人阳气,而燥淫之邪则每每于湿土主气中或湿土主气后“燥胜则干”,且只伤人血液而不伤气。故人之阳气宜顺四时(风暑湿寒)五行之气去调养,尤其要顺苍天清净之气来调摄元神以固密肉腠(五脏元真之气),以挡大风苛毒乃至百病。

此外,外淫之邪逆于肉理则易生痈肿,留连于肉腠之间而为“马刀侠瘿(ying 瘤子)”,陷于脉中而为瘘(lou 脓管),传入于内则干及脏神而为惊(肝主血)、为畏(心主脉)。所以阳虚不能为荣血之卫,则邪害丛生。

二、形气生化异常伤阳

1、烦劳。烦劳而伤其阳气,这是不同人群共有的生命现象。《金匮要略》云:“劳之为病,其脉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chai 病愈),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即言烦劳则阳气外张,阴不得阳之温固,则阴精自出而必绝于内。秋冬阳气内而收藏,但春夏阳气却张浮于外,所以春夏烦劳将致阳气、阴精耗伤更大(内热消烁阴液),从而出现内热煎厥(昏厥)、目盲不能视、耳闭不能听、膀胱不能藏精(津液)等虚象。故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2、大怒。大怒而伤其阳气,却是一个普遍的生理病理现象。阳气通会于皮肤腠理之间,大怒则气上逆,形体中的气便失却旋转之机,这时血随气行而盛于上,气血并逆而使人迫厥(昏死)。阳气柔则养筋,血脉顺则濡筋骨利关节,但阳气伤却致血逆于上而伤于筋,从而致筋驰而四体不能听用。

3、入泄。因体入体出而伤其阳气,其生理病理现象也不胜枚举。

如劳汗当(受)风,寒湿迫于皮肤之间,致阳气不能外卫于皮肤之血而淡渗于皮毛为病,病多出现皶(zha 小红疱)与痤、痱与疹等血滞于肤表之轻证。若汗出见湿,湿热郁于皮肤(毛)之间,亦生痤、痱、疹等。

又如恣食肥腻,其因味厚而伤形(体)伤气。形气伤则肌腠必虚(伤阳),精食厚味所变之热毒则逆于肉理而多生大疔。因毒疔在肌腠之气分,且为肌肤虚而热毒乘之所致,所以治的时候配合发汗乃为良法。

另外,若邪伤肝后饱食,则可能因食气不散而致腹筋横起,从而因静脉曲张、筋脉不通使大肠气血积聚、壅滞(肠澼),以致下注(渐出)肛门而为痔等;若邪伤气后大饮,则可能因脾不能输转、肺不能通调致水津不能四布而气反逆;若精已亡还强用其力,则可能更加伤其肾气。所以外淫之邪伤人阳气后,强饮强食强力则更易伤其阴。

4、体弱久病。体弱为肌腠虚,肌腠虚则腠理空疏,腠理空疏则有表阳、邪气同陷于其间而化热的现象。这种肌气虚表气实(气分存邪)的现象,多使卫气(表阳)与五脏之经气不相合(不入于经),从而出现穴腧固闭,邪止于气分伤元真之气而形成但热不寒之风疟等疾。表阳之气(太阳之气)生于膀胱之精水,肌腠之气系五脏之元真,即阳气生于阴精。所以要调养穴腧固闭的体弱现象,阴阳俱当固密应是重要的切入点。

病久者为邪留而不去,邪始伤皮毛后或入肌腠,或入经脉冲腧,或入募原(膈膜)脏腑。六淫之邪在体内产生六气之化时,或化而为寒,或化而为热,或化而为燥结,或化而为湿泻。久而传化,则上下阴阳不相交并而成难医之病。故病在阳分而蓄积致死者,皆为病久传化所致。鉴此,以阳气隔绝其邪使其不再传化,然后泻却其邪并勿使其留而不去,乃为正治之法。

……

总之,阳气外卫于皮肤,充塞于四体,如同天气运用于六合九州之外而为阴之固一样。五脏为阴,九窍为精气所注之门户。阴盛而阳不能胜之,则五脏之气交争于内而九窍为之不通,此乃邪客于阴致阴气盛而为阴病。气为阳,血脉为阴,阳盛而阴不能胜之,则脉行急迫、病狂,此乃邪客于阳致阳气盛而为阳病。阳病若不能为阴之固密,则阴气必绝于内,如风客淫气精乃亡者便是。故人之阳气应像天气那样居于上,卫于外,不可失其所居之位,否则轻折其寿而不能彰著所运之机,重步死亡而“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亦即阳者神气,阴者精气,欲养此精气神者,当平秘其阴阳。

何以阴阳平秘?

我们知道,四时之邪非只病阴阳之气化,而更伤五脏之有形,这也是病久传化的结果。所以人若能依四时之序调养,进而顺苍天清净之气以陈阴阳、和气血,那么自身之阳气必外固。这样一来,虽有贼邪勿能为害,更可避免九窍内闭,肌肉外壅,卫外之阳气散解的传化现象。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

《灵枢》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脏。”所以傍晚应清净无烦劳为宜,以收敛其气(夕而阳气虚,气门闭),隔拒其邪。倘反此而在旦、中、夕三时劳命,则形体定会被邪所困伤。顺此则有阳气出而卫外,入而归阴,一昼一夜,有开有阖,如四时寒暑往来的阴阳和平之象。

《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这说明谨和五味,便长有天命。神气生于阴精,五脏之精生于五味,故五脏并精神气血皆由五味之所滋生而滋养。伤在五味者,则是味有偏胜的结果,这在上文已有提及。因此,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而腠理以密,此为阳气生于阴精而为阴之外卫。知阴阳内外之道,无烦劳以养其阳,节五味以养其阴,谨能调养如法,则阴阳和平而形不衰也。

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根,归重于阳矣。即阳密则邪不外淫而精不内亡,良为则阳不外张而精不内绝。所以内修养生之道,外避贼害之邪,则阳可密阴可固也。

********************

中医理论认为肾阳主要有促进机体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的功能.肾阳对人的生命至关重要.肾阳旺,则全身之阳皆旺;肾阳衰,则全身之阳皆衰;肾阳亡,则全身之阳皆灭.古代医家称其为“真阳”、“元阳”或“真火”,并常以太阳来比喻肾阳,如明代张介宾在《类经图翼·大宝论》中特别强调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淫羊藿是一种传统的补益中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多种功效.淫羊藿苷是其主要单体成分,对于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抗肿瘤等均表现出生理活性

中药巴戟天为茜草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微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

肾主骨生髓,肾气充则髓充,髓充则血生.从肾论治血虚证以滋肾填精,温补脾肾,温补肾阳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灵活运用补肾药,同时须注意朴气,补血药物的运用;补肾的同时,亦须补益脾胃后天之本,在调补肾阳的同时适当加用滋补肾阴药;滋补肾阴的同时加用少许肾阳药,取其"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