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酱油,耗油这些作料会给食物带来鲜味

 李涣 2016-12-14

制作鱼露的原料一般食用不便、经济价值不高的小鱼虾,或者水产加工中的下脚料。最简单的工艺是加入盐进行自然发酵,不过需要的时间会很长。为了加快发酵,也可以加入鱼的内脏。鱼内脏中的蛋白酶会帮助蛋白质的水解,使得发酵效率更高。还有一些发酵工艺,直接加入“曲”,用曲霉产生的各种酶来帮助发酵,发酵速度就可以更快。

在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变化就是蛋白质被水解成多肽和氢基酸,这样就产生了浓郁的鲜味。这个过程跟酱油的制作是一样的。传统上,制作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小麦和盐。把它们进行高温加热,杀死其中的杂菌,并且让蛋白质和淀粉分子失去天然的紧密结构,充分的伸展开来,方便酶的攻击。存其中加入“曲”,保持适当的温度,“曲”中的米曲霉快速增殖,产生各种酶。最关键的就是蛋白酶把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氢基酸,从而产生浓郁的鲜味。这个变化,跟鱼露是一样的。此外,淀粉酶把淀粉水解成糖,会产生一定的甜味。曲中还有一些酵母和其他细菌,会产生少量的酒精和乳酸。这些发酵产生的分子,再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就形成了酱油的风味和颜色。

也就是说,酱油和鱼露制作的生化原理,都是把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氢基酸。通过发酵来实现水解,速度慢、效率低。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可以直接把蛋白进行水解,得到多肽和氢基酸的混合液。在其中加入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以及呈味核苷酸,就可以得到“配制酱油”。如果配制酱油的配方设计得好,也可以配出不错的味道。不过,酿制酱油的香味成分非常复杂多样,配制酱油还是很难完全模拟的。

我们平时吃的价格便宜的蚝油,严格说来都是“假”的。它们的确切名称应该叫作“蚝味调味酱”。它的黏稠质感,是用淀粉来实现的;基础味道,是用盐、糖和味精调配出来的;颜色,使用焦糖色素产生的。当然,还是需要一点“蚝油味”,只需要加入一点蚝汁就可以了。这样的“蚝油”,能够存大众可接受的成本下制作出来,也才能走上普

通大众的餐桌。

爱时尚 爱生活 分享时尚 享受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