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一公教授关于中医言论中存在哪些错误?

 梦中回吹角连营 2016-12-16




作者:铁冰 (读者供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导语

在网上读到施一公教授关于中医一些言论,感觉不妥。施教授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他对中医药的错误观点有可能影响许多人,窃以为有必要做一些辨析。


1


我从来没有反对过中医中药、也很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但这一点不代表中医药的现状没有问题,祖国的传统医学和药学需要进一步融入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但如果你否定了中医,就等于否定了老祖宗的医学,还怎么发展?你全盘否定了过去,就是否定了过去所有人的努力。

(内容来自《施一公:风一样的男神》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335272.shtm)


辨析:“老祖宗的医学”是否应该发展,要看它是否有效,“过去所有人的努力”是否应该被否定,要看其是否正确。


中医是科学诞生之前的产物,是糅杂了神学、玄学、传统文化的大杂烩,与科学无关。中医理论已被证明是错误的,某些中药可能对某些疾病有效,但那只是极少数,而且其有效性跟中医理论无关。


对于无效、错误的医学,就应该否定,没有必要再发展。西方人正是否定了他们的“老祖宗的医学”即西方传统医学,才有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行之有效的现代医学。


2


2015年4月9日下午施教授在科技日报社与科技部机关党委联合主办的科技创新大讲堂做了主题为《生命科学与人类探知未来》演讲。演讲结束后有一名听众提问:“中医怎么走一条比较好的路?怎么尽快的超过欧美国家?”下面是施教授的回答。


第一条,中医我是非常相信的,不仅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中医是老祖宗的经验的总结。


辨析:这里犯了诉诸情感的逻辑错误,属于非理性之误。相信一样东西,应该理性地基于事实、逻辑和证据,而不应该基于民族感情。

3


中医为什么按照西医的理论去做,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它不是按照西医,它是按照科学的角度去做。有一种观点,中医讲究系统论,不能按照还原论去做,现在世界上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就是科学,科学只有一种,包括生物学上不能用还原论,要用系统论,其实还是还原论,它并不是看所有的数据,其实大家在用不同的角度用还原论在做。中医怎么发展,其实应该由我们的科学家坐下来讨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做。


辨析:这段话有欠条理,表述随意、断句不清,姑且认为是施教授口语表达没有刻意讲究严谨,以及记者记录未必精确之故。其大致的逻辑是:中医研究是符合科学方法论的,因为中医研究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走系统论之路,而是走还原论之路,而生物学研究就是基于还原论方法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要看它是否符合事实。


中医自古并没有能力(各个自然科学学科的理论)也没有工具(各种分析仪器和手段)在还原论层面进行研究,直到近现代科学发展起来了,才提供了研究中医药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中医理论与生物学事实是不相符的,既然生物学是正确的,中医理论就只能是错误的,所以必须“废医”(废除中医理论)。


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的毒性和有效性,这属于还原论。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数十上百种中药对人体具有毒性,会损害人体健康(最著名的就是马兜铃科的多种中草药会导致肾衰竭)。对于可能有效的中药,则不仅要通过实验来确认它们的疗效,同样也要了解它们的毒性,这就是“验药”。


比如说,雷公藤对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它的副作用太大,其害处甚至大于害处,因此不是一种可靠的药物。目前有许多种西药对自身免疫疾病疗效明确,副作用小,没有必要用雷公藤来治疗。


又如目前只有复方丹参滴丸等少数几种中成药愿意接受正规临床试验,它们均尚未完成或尚未进入FDA第三期临床实验。一旦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这一期实验,就将成为世界上最早被证明疗效确切的中药,而它们的疗效跟中医理论已经没有关系,而必须用生物化学、生物医学、药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例如丹参的疗效跟扩管、抗凝、解聚、抗炎有关)。


总之,“废医验药”是对待中医药的正确态度,也是中医药的唯一出路。


4


“中医怎么赶超西方,是很难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的,我们需要医生、科学家有系统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如果国家支持,大学来做,我觉得从根本上,长远上可以让科学和医学更好的结合,现在这种结合方式还是挺松的。”


辨析:“中医赶超西方”是一种含糊不清的说法。“赶超”如果是指中医研究,那么西方并没有在做中医研究,我们也就无所谓赶超;如果是指中医治病赶超现代医学,那么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中医理论已被证明是错误的,而绝大多数中药的疗效尚未得到证明。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赶超,现代医学并不是“西医”,它是东西方、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未来被证明确实有效的那些中药将会融入现代医学,成为后者的组成部分。


施教授提到的这些措施,可以用于“验药”,但如果用于研究、阐释中医理论,就只能是白白浪费科研资源的不智之举。


说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参考。本平台支持各种学术观点在此发出声音,欢迎赐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