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伤寒论》的三点体会

 思考的蚂蚁qq 2016-12-17
医村
   学《伤寒论》,不背,是不行的;死背,不能活用,是万万不行的。《伤寒论》成书以后,历代医家为其注疏立说,多如牛毛,极大地丰富了《伤寒论》的内涵与外延,仲景为之欣慰。但是,历代,也有很多医家,死背、死用《伤寒论》之法,强调仲景之方,多一味不行,少一味也不行,多一克不行,少一克也不行,必须原方、原味、原量地用,仲景为之哭泣。我读《伤寒论》的三点体会,简述如下。

1、为什么叫《伤寒论》

    张仲景为什么将自己的著述起名叫《伤寒论》?而不叫《伤热论》呢?因为,张仲景就是以“感受寒邪”为切入点,谈不同体质的人“感受寒邪”时,出现的不同状态,应该怎么处理。张仲景将不同体质的人(包括正常人和患有不同慢性病的人),按《内经》的“六经学说”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类。为什么只以“感受寒邪”为切入点呢?因为,从病因学角度来说,没有“感受热邪”一说,除了中暑以外,都是感受寒邪,引起人体机能失常所致。冬季,感受寒邪自不用说了。夏季,盛暑天热,人们往往因贪凉受邪。如:开窗、开空调、吹风扇、冒雨、冲凉水澡等等,尤其是睡着以后感受寒邪。开窗、吹风扇或开空调,不盖被子睡着了,这时的状态是:①随着睡眠的加深,阳气内敛,抵抗外寒的能力就减弱了;②随着夜深,环境的自然温度也下降了。二者共同作用,就会感受寒邪得病,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拿感冒来说:从病机学角度说,有风热感冒;从病因学角度说,没有风热感冒,都是风寒感冒。因为,没有病人说我受热感冒,都说是贪凉受寒感冒了。温病学派强调的是病机,不是病因。因为不同体质的人,在不同气候的条件下,感受寒邪以后,其病机转归不同。本来阳盛体质的人,又在盛暑天热的气候条件,贪凉受寒,扰乱机体的机能调控能力,得病时会迅速热化,等到看病的时候,寒象已经过去,没有了。从病因来说,还是风寒感冒,但是找医生看病的时候,已经全是热象了。感受寒邪以后,是 “热化”还是“寒化”以及转化的速度,取决于患者的体质,及所处的环境气候。伤寒一日、二日、三日、……,只是一个发病的过程,不能受现代的思维影响,把这些日子具体化,而是要看病人的体质和病机的转变。得病一日,由于病机转变的迅速,可能已经到了三日的临床状态,那就得按三日的证机去治疗,而不能教条地强调得病一日,就得按一日治疗。同样,得病三日,由于病机转变的缓慢,可能还在一日的临床状态,那就得按一日的证机去治疗,而不能教条地强调得病三日了,就得按三日治疗。

 

2、举例说法

   《伤寒论》是在举例说法,不是在讲一个方子怎么治病、治什么病;也不是讲一个病该用什么方子。张仲景只是在讲,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办。比如风寒束表的情况下,应该辛温发散,用麻黄汤辛温解表;又比如说病人内有热结,气分有热,要辛凉清热,组方就是白虎汤。再如一个病人内有热,外有寒,就用麻杏甘石汤,用麻黄等辛温药解表寒,用石膏等清热药清里热。麻杏甘石汤代表的是两个法,而不是一个方。方可以变,但法是不变的。如果今天是盛暑,用麻黄发汗太大,就可以换成香薷,其实法还未变。如果病人内有湿热,把石膏改成黄芩、黄连,还是这个法。学到这点就会变通了。如果一个病人有内湿,感受寒邪,用麻黄加术汤或麻杏苡甘汤,辛温解表用麻黄散寒,内湿用苍术或薏米。一味苍术不够,那就把薏米也用上,去湿的力度还不够,那就再加茯苓、车前子等等,还是这个法。自己演绎就学通了。不能照书死背死用,经方不能动是错误的,要举一反三,中医是组方治病,学方是学组方的方法。

 

3、保脾胃,治杂病

    张仲景通篇都是在保脾胃的基础上,治杂病。为什么基本上,方方都有枣姜草?不管什么病,一定要把后天之本保护好。这样什么病才好调理。先天之本已经无法改变,要想改善,只有调后天。看病最重要的是后天之本。病人脾胃不好,药物不能吸收也没有作用。例如一人口干舌燥,饮水很多也不能缓解,但胃内水声作响,为什么?关键就是所饮之水,没有被吸收、没有被利用。越是用滋补药、寒凉药的时候,就越要配合使用消化药。跟我抄方的学生都知到,我开方治病的时候,方子的最后,往往都有生麦芽、甘草,其目的就是要保脾胃,防止药物碍脾胃、伤脾胃,伤后天之本;同时,又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疗效增加。

                                                        1996、7、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