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好的感冒方子

 醒真 2017-02-17




Tara




不要跟随我,我可能不会带领你。不要带领我,我可能不会跟随你。但你可以像兄弟般,与我并肩而行。

Tara(南希陈睁),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自由意志和无条件爱的申言者,金字塔临终关怀中心创立者。在西方和东方、中医和西医、自然和人文、宗教和科学之间,与有识之士共寻疗愈心灵的整合之路。生于南京中医世家,现旅居美国。


——Tara之半夏


回复数字 1 可得 目录

回复数字 0 可入 微店


开启与身体的对话之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入微店了解更多关于“昆达素”。

补肾固阳、生津降糖软胶囊已正式开售

降压调理、清肺补益、补血生发、肺积水调理、降脂调理

以上5种软胶囊已到货









一个好的感冒方子

Tara荐读 罗大伦

-




其实,中医是最擅长治疗感冒的了,只是大家还不太善于使用它而已。

罗大伦论寒热感冒的文章,推荐阅读。


——小编插话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这部书里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方子,这些方子现在在临床中应用频率较高,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应该就是这个银翘散了,现在我们进行了改进,在药店里卖的叫银翘解毒丸,或者稍微加减,添上了羚羊角,叫羚翘解毒丸。

我今天和各位聊聊这个药,实际上,我们聊的话题的实质是:如何应对感冒?

您可甭小瞧了感冒,不管是通常我们所患的伤风感冒,还是大规模流行的流行性感冒,都是让人比较头疼的问题。有很多人一感冒发烧就到医院输液,现在抗生素的级别越来越高,费用也越来越贵,很多人几天输液下来小一千元人民币就花进去了,可病却没怎么见好,这样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

有的人说感冒挺一挺就过去了,但是,您要知道,感冒会引起肾炎、心肌炎等若干严重的疾病,很多人患这些病就是因为感冒后硬挺着不去治疗,现在肾炎、肾衰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多,有很多都是年轻人,不能不说遗憾啊。

每次流感来临,一个城市里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的声音,一讲话大家都是带着重重的鼻音。我估计每次大规模的流感来袭时,一个大型城市里的患病人群都会超过百万。其实这病是可以预防的,但这事儿似乎没有人在意,结果每次我都眼看着街上感冒的人越来越多,最终身边的人全部感染。







那么,怎么办呢?我们自己有什么办法吗?如何处理感冒这个小病呢?中医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其实,中医是最擅长治疗感冒的了,只不过大家还不太善于使用它而已。在中医里,感冒属于外感病,对于这种病的治疗,由于中医理论派别的关系,正确的治疗方法被耽误了很久,此事说来话长,我慢慢地和各位聊吧。

在汉朝的时候,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因为家里很多人患外感病死去,因此他发誓要搞清楚这种病。他收集了当时很多的医书,结合自己的经验,写出了《伤寒论》。

在这本书里,张仲景把人体的防卫系统分成了六个层次,他论述的是当寒邪来袭的时候,这六个防卫系统会出现的问题,并谈了应该如何解决。

我客观地评价这个事情,张仲景分出的这六个防卫层次是非常恰当的,现在我们说,这是一种系统论的划分方法。

而且,张仲景开出的方子也非常精辟,应该说,这些方子只要用得对症了,其效果经常让开出方子的医生自己都瞠目结舌,这是实话,搞中医的人都有感受。







因为来袭的是寒邪,因此张仲景在治病的开始,选择了用辛温发散的药物(麻黄、桂枝等 )来治疗,也就是说,让大家出出汗,把寒邪从体表给发散出去。如果寒邪在体表这第一道防线没有被发散出去,没关系,后面还有五道防线呢。

这种方法一直使用,到了清代的时候 (其实清代之前就开始了),人们发现辛温发散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的人一用麻黄等药病情就重了,于是就出现了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认为袭击人体的不光是寒邪,还有温邪,这个温邪有自己的特点,应该用辛凉解表的方法来治疗(吴鞠通就是这派的),不要用麻黄,要用连翘、金银花等凉药来治疗,最终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此,中医历史上的寒温之争就开始了,伤寒学派说温病学派是胡说八道,温病学派说死套伤寒学派的方法那是害人,总之争斗十分激烈,规模蔚为壮观,各位翻开医书,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当时论战的记载。

现在各位看中医的教材上,在感冒的部分,还是分为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等部分,这都是寒温学派分裂的结果。

可是按照这个寒、温的分法,治疗感冒灵吗?效果好吗?实事求是地讲吧,疗效一般,有的患者好,有的患者不好。如果效果都好,那么控制流感的任务早就放在中医的身上了,就是因为忽好忽不好,所以上面的领导也感到很狐疑:中医治疗感冒到底行吗?

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刚学中医那会儿,甭说别人了,就是自己患了感冒,也要仔细地分析,这是伤寒还是温病?用哪一派的方子?那个时候我自己拿自己做试验,熬药喝,经常搞错,但也慢慢积累了经验。

等到学中医学得深入了,才豁然开朗,这些人都争什么啊,分什么伤寒、温病,其实就是一回事儿嘛!







您该问了,什么?伤寒和温病是一回事儿?

是的,其实都是外感病里的各种状态,是不同的阶段,被人为地给分开了,所以用哪个学派的治疗方法疗效都不是百分之百。

我来给各位分析一下吧,现在我们对微生物也了解了,我们可以给病毒分一下类,哪一类病毒是风寒感冒的病毒,哪一类病毒是风热感冒的病毒。

中医的外邪还有风、暑、湿、燥邪,您把感冒病毒给分一下,和这些邪气对一下号吧!这个任务会让人发狂的,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对号。

我们现在知道主要导致流感的病毒为正黏液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我们感染以甲型为主,有多种变异。

那么,到底和寒、温等外邪如何对应呢?答案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对应。所以,我们不能说外界的病毒和细菌是有风、寒、暑、湿、燥、火等性质的,因为一个流感病毒,就可以让你这次感冒冷得发抖,下次感冒热得发狂。

那么,中医说的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个邪气又是指什么呢?原来,这六个邪气并不是真的邪气,而是指外界天气、周围湿度等等生存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发生了异常变化,出现了这六种特征,就是六个邪气了,其实它们都只是大自然的变化,之所以把它叫邪气,是因为它们能够引起人体相应的不正常的变化。古代中医把这些身体不正常的变化给分成了六大类,如此而已。

人体在正常的状态下,对这些外界微生物是有抵抗作用的,比如家人感冒了,您却什么事儿没有,这就是例子。而一旦外界的变化引起了您身体的相应变化,比如外面冰天雪地你却只穿了件单衣出门,结果感冒了,不是那个分类到的感冒病毒侵袭了你,而是气候的打乱了你身体的正常状态,出现了相应的反应,结果感冒病毒来了。







古代中医不知道感冒病毒是什么,所以干脆明智地用天气异常给归类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应该把这话说明白了,否则还是瞎嚷嚷什么寒邪,这寒邪在哪儿放着呢?您倒是拿出来看看啊?没有。

所以,患感冒的过程都有一个模式,外邪(现在叫感冒病毒)侵袭了人体,引起了人体的反抗。这个模式,由于外界环境的条件,或者我们自身体内状态(阴虚、阳虚、痰、瘀等)的不同,会在进展的节奏上有所变化。

至于全球范围的流感大爆发,则是感冒病毒在某种外界条件下产生变异,出现了一个人体感觉特陌生的变种,结果就爆发了,这有更深层次的气候原因,和当地的小气候关系就不大了。但感冒病毒侵袭人体的模式还是一样的。

现在,该讲感冒的解决办法了。感冒首先是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抑制状态,我们最明显的表现是体表发冷,有的时候还流清鼻涕、打喷嚏,伤寒学派说这是外邪袭击了体表,温病学说语焉不详。

这个阶段有的时候长点儿,可能持续几天 (甚至会发高烧,中医说有里热了),有的时候则特别短,甚至几个小时或半天就过去了,因为它太短了,所以温病学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认为此病上来就表现为热证呢。







各位,这个感到体表发冷的阶段太重要了,这个时候病邪还没有深入,身体的抵抗机能还有能力一下把它清除出去,因此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啊!

怎么办呢?方法其实很简单,任何能够刺激身体机能的食物饮料都可以,有的时候,甚至一杯热水都可以。

通常,中医治疗的方法,是用我们做菜用的大葱的白色根部,切一下,加几片生姜(也是做菜用的),在水里稍微熬一下,注意,一开锅就好,不要久熬,因为要的就是它那种刺激的成分,用吴鞠通的话说是: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他在熬银翘散时说的)。

我还经常让人用苏叶,也叫紫苏叶,药店有卖干的,各位可以在办公室里准备一小包,等到别人感冒了或你的身上突然发冷时,立刻用开水泡一把,六七分钟后,就可以喝了。

古代的时候是用麻黄、桂枝等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在不大用了。但是如果真是冷得浑身发抖,一点汗都没有,那还是要用《伤寒论》中的麻黄汤的,等到身上热了,不再发冷,就可以了,最好是微微出点汗,不要出大汗,更不要马上就去风口那儿站着。

这个阶段,中医叫外寒阶段。如果您在这个阶段没有注意,那么,病邪继续深入,很快,就会到里热阶段。

什么叫里热阶段呢?就是外邪深入,体内的抵抗力量开始和外邪展开激烈的斗争,你身体的很多地方都成了战场,此时的表现是:一派热证,咽红、咽痛、发烧、身体骨节酸痛、咳嗽等。

这个阶段张仲景在《伤寒》里也有论述,比如白虎汤证等,但由于那个时代可以使用的药物不多,所以论述得比较简单。







后世到了清朝,可用的药物多了,温病学家们在此处增加了很多内容,很好,但增加多了他们就觉得这是自己发明的了,不是张仲景论述过的,于是就另立山头,创立了温病理论,实际上就是张仲景论述的里热的这个阶段,只是温病学家又在此处根据不同的坐标体系,增加了卫、气、营、血几个层次而已。

这个阶段怎么办呢?扁桃体开始发炎,开始咳嗽,这些症状都让人无比的难受啊!此时可采用温病学家们的清里热的方法。

一个简单的药物组合是:双黄连口服液(各个药店都有卖的),就是双花(金银花的别称)、黄芩、连翘,简称双黄连。

但是,这个还不够丰富,另一个比较好的组合是,我们吴鞠通开发研制的:银翘解毒丸。好嘛,这才绕到主题上,银翘散的方子我在讲吴鞠通的故事时已经给大家分析了,它可以清热解表、散结消肿等。

但是这个方子现在有一定的问题,就是它在制成药丸的时候加入了蜂蜜,而蜂蜜是可以减缓药性的,因此它的作用没有原来的药末好,而且药量也小了点。

其实我倒是建议各位,如果您方便,可以自己去药店买来草药,自己熬一下,基本的方子也就是银翘散的方子:

双花 1 5克、连翘 1 5克、防风 6克、荆芥 3克、竹叶 6克、白僵蚕 1 0 (捣)、公英 1 0克、射干 6克、苏叶 6克(苏叶要熬好药闭火时后下,泡十分钟就可以)。

如果咳嗽、痰黄可以加上浙贝母。

这个方子里面的白僵蚕是后加的,对治疗咽喉疼痛效果非常好。

是热证,为什么要加上解表的苏叶呢?这是我的经验。感冒基本上没有纯粹的热证,在里热的同时,一定有各种程度的外寒,一定要配合解表,否则效果不好,如果真的全部都是里热证了,那个病一定是极其严重了。

在发高烧时,可以在方子的里面放入生石膏 3 0克,如果身体不壮实,同时加入党参 1 0克。

总之,在感冒的问题上(不包括其他传染病),我认为伤寒和温病是一回事儿,结合起来应用,在感冒的治疗上就方便得多了。





创作不易,打字巨累。转载请明示详尽出处&公号二维码,谢谢。





回复数字 1 可得 目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