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朦胧资鉴录(一六五)

 朦胧斋主人 2016-12-17
朦胧资鉴录(一六五)

>>编者:严明军(号:朦胧斋主人)

20161217资鉴第一百六十五卷:

1122公元553年三月, 上闻武陵王纪东下,使方士画版为纪像,亲钉支体以厌之,又执侯景之俘以报纪。初,纪之举兵,皆太子圆照之谋也。圆照时镇巴东,执留使者,启纪云:“侯景未平,宜急进讨;已闻荆镇为景所破。”纪信之,趣兵东下。 上甚惧,与魏书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太师泰曰:“取蜀制梁,在兹一举。”诸将咸难之。大将军代人尉迟迥,泰之甥也,独以为可克崐。泰问以方略,迥曰:“蜀与中国隔绝百有余年,恃其险,不虞我至,若以铁骑兼行袭之,无不克矣。”泰乃遣迥督开府仪三司原珍等六军,甲士万二千,骑万匹,自散关伐蜀。
@@朦胧语: 梁元帝萧绎乃无能之辈,自家人萧纪在成都称帝后东伐,元帝不是思考如何化解宗族之争,而是向西魏求助,希望借宇文泰之手灭掉萧纪,想当然?
1123 帝拔任约于狱,以为晋安王司马,使助法和拒纪,谓之曰:“汝罪不容诛,我不杀,本为今日!”因撤禁兵以配之,仍许妻以庐陵王续之女,使宣猛将军刘与之俱。
@@朦胧语: 看来元帝萧绎手下无将帅之才啊,大敌当前,不得不起用俘虏任约。一个国家,一个皇帝如此,国何以安?民何以稳?业何以兴?悲哀呀!
1124 武陵王纪遣将军侯睿将众七千筑垒与陆法和相拒。上遣使与纪书,许其还蜀,专制一方;纪不从,报书如家人礼。陆纳既平,湘州诸军相继西上,上复与纪书曰:“吾年为一日之长,属有平乱之功,膺此乐推,事归当璧。傥遣使乎,良所迟也。如曰不然,于此投笔。友于兄弟,分形共气,兄肥弟瘦,无复相见之期,让枣推梨,永罢欢愉之日。心乎爱矣,书不尽言。”纪顿兵日久,频战不利 ,又闻魏寇深入,成都孤危,忧懑不知所为。乃遣其度支尚书乐奉业诣江陵求和,请依前旨还蜀。奉业知纪必败,启上曰:“蜀军乏粮,士卒多死,危亡可待。”上遂不许其和。
@@朦胧语: 萧氏两帝并立,天无二日,地无二主,两个皇帝对阵一决雌雄。结果萧纪败北,败于内鬼,败于派去求和的使者泄露军情。千防万防,内鬼难防。派出的使臣一般都是主人信任之人,既然自己信任的人都出卖主人,可想而知信任危机之甚。
1125 庚子,下诏将还建康,领军将军胡僧、太府卿黄罗汉、吏部尚书宗懔、御史中丞刘谏曰:“建业王气已尽,与虏正隔一江,若有不虞,悔无及也!且古老相承云:‘荆州洲数百,当出天子。’今枝江生洲,百数已满,陛下龙飞,是其应也。”上令朝臣议之。黄门侍郎周弘正、尚书右仆射王褒曰:“今百姓未见舆驾入建康,谓是列国诸王;愿陛下从四海之望。”时群臣多荆州人,皆曰:“弘正等东人也,志愿东下,恐非良计。”弘正面折之曰:“东人劝东,谓非良计;西人欲 西,岂成长策?”上笑。又议于后堂,会者五百人,上问之曰:“吾欲还建康,诸卿以为如何?”众莫敢先对。上曰:“劝吾去者左袒。”左袒者过半。武昌太守朱买臣言于上曰:“建康旧都,山陵所在;荆镇边疆,非王者之宅。愿陛下勿疑,以致后悔。臣家在荆州,岂不愿陛下居此,但恐是臣富贵,非陛下富贵耳!”上使术士杜景豪卜之,不吉,对上曰:“未去。”退而言曰:“此兆为鬼贼所留也。”上以建康凋残,江陵全盛,意亦安之,卒从僧等议。
@@朦胧语: 定都是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梁朝廷争论不休,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定都建康,一派主张定都荆州。最后还是占卜大师说的管用,定都江陵。哈哈!
1126 魏主自元烈之死,有怨言,密谋诛太师泰;临淮王育、广平王赞垂涕切谏,不听。泰诸子皆幼,兄子章武公导、中山公护皆出镇,唯以诸婿为心膂,大都督清河公李基、义城公李晖、常山公于翼俱为武卫将军,分掌禁兵。基,远之子;晖,弼之子;翼,谨之子也。由是魏主谋泄,泰废魏主,置之雍 州,立其弟齐王廓,去年号,称元年,复姓拓跋氏,九十九姓改为单者,皆复其旧。魏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灭绝。泰乃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姓,次者为九十九姓,所将士卒亦改从其姓。
@@朦胧语: 西魏由宇文泰掌权,皇帝只是个听用而已。如今,皇帝元钦谋杀宇文泰失败,反被废,另立其弟元廓为帝。没有实权的皇帝日子很难过,处处受制于人,如果忍受不了委屈,哪怕有丁点反意,一旦被掌权人知道,随时可能被免职。
1127 庚戌,魏太师泰鸩杀废帝。
@@朦胧语: 元钦与宇文泰过不去,不但帝位被废,而且连小命也丢了,宇文泰毒杀了他。可怜的皇帝!任何人都有可怜的时候,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编者QQ:1085290960。邮箱:yanba1973@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