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南与共识】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

 神圣使者飞雪 2016-12-18


引言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被证实有效的AIS早期再通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最新发表的9大溶栓随机对照研究的汇总分析进一步证实缺血 性卒中发病4.5 h内静脉注射rt-PA溶栓获益, 而且时间越早,获益越多。但由于静脉溶栓 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能够通过其获益的患者不到3%,同时其治疗效果依然有巨大的优化空间:与对照组相比,静脉溶栓后36个月死亡率未明显降低,仍高达17.9%,且2/3的患者依然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尤其对合并有大血管闭塞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效果不佳,其再通率低(13%18%)。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索对大血管闭塞AIS患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2013年初发表的3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led trialRCT)均未能显示血管内治疗相比静脉溶栓具有优越性,分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

20149月开始,一系列研究相继公布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在特殊筛选的AIS患者中,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可带来明确获益。基于这些最新研究证据,结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2014年发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卒中学会组织国内本领域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征求建议并讨论,形成了本指南,旨在总结目前有关AIS的血管内治疗的最新研究证据,提出适合我国对AIS临床可参考的标准及管理方法。建议临床医生在参照本指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对AIS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管理策略。


血管内治疗推荐意见


1
治疗方案推荐


(1)动脉溶栓


● 动脉溶栓开始时间越早临床预后越好(Ⅰ类推荐,B级证据)。


● 动脉溶栓需要在有多学科协作的急诊绿色通道及神经介入条件的医院实施(Ⅰ类推荐,C级证据)。


● 可以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对部分适宜患者进行动脉溶栓(Ⅱa类推荐,B级证据)。发病6 h内的MCA供血区的AIS,当不适合静脉溶栓或静脉溶栓无效且无法实施机械取栓时,可严格筛选患者后实施动脉溶栓(Ⅰ类推荐,B级证据)。


● 急性后循环动脉闭塞患者,动脉溶栓时间窗可延长至24 h(Ⅱb类推荐,C级证据)。


(2)机械取栓


● 推荐使用机械取栓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发病4.5 h内可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实施(Ⅰ类推荐,A级证据)。


● 如有静脉溶栓禁忌,建议将机械取栓作为大血管闭塞的可选择的治疗方案(Ⅰ类推荐,A级证据)。


● 有机械取栓指征时应尽快实施(Ⅰ类推荐,A级证据)。有静脉溶栓指征时,机械取栓不应妨碍静脉溶栓,静脉溶栓也不能延误机械取栓(Ⅰ类推荐,A级证据)。


● 机械取栓时,建议就诊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在6090 min,就诊到血管再通的时间在90~120 min(Ⅱa类推荐,B级证据)。


● 优先使用支架取栓装置进行机械取栓(Ⅰ类推荐,A级证据);可酌情使用当地医疗机构批准的其他取栓或抽吸取栓装置(Ⅱb类推荐,B级证据)。


● 机械取栓后,再通血管存在显著的狭窄,建议密切观察,如TICI分级<>内成形术(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术)(Ⅱb类推荐,C级证据)。


●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应行多模态影像CTMRI)检查,评估后可实施机械取栓,可在静脉溶栓基础上进行;或者按照当地伦理委员会批准的随机对照血管内治疗试验进行(Ⅱa推荐,B级证据)。


● 机械取栓应由多学科团队共同达成决定,至少包括一名血管神经病学医师和一名神经介入医师,在经验丰富的中心实施机械取栓(Ⅱa类推荐,C级证据)。


● 机械取栓的麻醉方案要个体化,尽全力避免取栓延迟(Ⅱa类推荐,B级证据)。


2
患者选择推荐


● 实施血管内治疗前,尽量使用无创影像检查明确有无颅内大血管闭塞(Ⅰ类推荐,A证据)。


● 发病3 h内NIHSS评分≥9分或发病6 h内NIHSS评分≥7分时,提示存在大血管闭塞(Ⅱa类推荐,B级证据)。


● 不推荐影像提示大面积梗死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Ⅲ类推荐,B级证据)。大面积梗死定义为CTDWI影像的ASPECTS评分<>或梗死体积≥70 ml或梗死体积>1/3 MCA供血区。确定梗死体积和半暗带大小的影像技术适用于患者选择,与血管内治疗功能性预后相关(Ⅱa类推荐,B级证据)。


● 单纯高龄的大血管闭塞患者可以选择血

管内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


文章来源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 等

原文链接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5 》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