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春拳——二桥上势

 阿量亮 2016-12-18

分中手作为一种手法是咏春拳守中用中原理的核心和基础。

分中手是根据人身体直立的身形特点便于连消带打而产生。攻击所用的双手臂与双腿均生长在身体两侧,而攻击的目标或防守的紧要之处都集中在身体中轴一线。当你与对手保持朝面追形的位置关系时,出手直指对手中轴线,即可以消解对手的攻击,也可以打中对手中线。前提是与对手朝面追形,即自己两肩连接对手中轴线成等腰三角形。分中手出手时,往往融入子午线原理,因为子午线原理更有利于防守。当双方都理解守中用中时,才可能理解中点的唯一性,却是双方必争之点,失则败,据则胜。

咏春拳——二桥上势

护手又名分手也称分中手是咏春拳的起手势。如果把咏春拳套路比喻成一篇文章,分中手就如同文章的标题。指明了咏春拳的精要,也表达了咏春拳的主张。这个标题的含义就是守中用中。也就是说守中用中是咏春拳的核心思想。咏春拳的主张就是用线位、结构、角度的精准,为感应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出手效率。

咏春拳——二桥上势

分中手是咏春拳的基本手,也是咏春拳的总手。分中手分为上分中手,中分手,下分中手。任何一手表达的都是中线原理,而且是中线原理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可以说任何一手都有分中手的内含。所以分中手不仅是咏春拳的起手势为,也作为每一套路开始的起手势放在最前端。小念头开马后的双耕手、消手、标指解颈手的俯身下插等为下分中手。咏春拳中类如枕、日字冲拳等都是中位分中手。咏春拳的任何一手均与分中手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说都是分中手的变化。

咏春拳——二桥上势

咏春拳对敌时,第一原则是相对位置关系为朝面追形。所谓朝面追形就是自己的正面朝向对手中轴线,即自己两肩膀膀尖连接对手中轴线上的一点,成等腰三角形。朝面追形可以合自己以最快的速度与最精确的位置打出第二手。

咏春拳——二桥上势

当你持左右护手站成二桥上势时,从外形上看是你以圆锥形的尖端指向对手的中轴线,这样对手无从如何攻你,当他的攻击到达你近身端的时候,要么是在你的左面,要么在你的右面。如果对手力大,是否可以挤扁你的圆锥形结构呢?圆锥形结构是死的,人是活的,咏春拳的腰马要求能够随着外而转化,通过腰马卸力,可以使你维持自己的圆锥形结构丝毫不费力气。当然,这与感应功夫的深浅有关,功夫差的就要费些力气,功夫越深就越自如。

咏春拳——二桥上势

认识分中手先从结构入手,当你的手处在中轴线直向对手中轴线前出时,手臂与身体组成圆锥形结构。两个人各用异名同侧手挤中轴线出手时,如果相互维持自己的结构,两人手臂之间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假如其中一人忽然闪开,那么另一个人的手臂就会由于贯性的作用跑向一边。这说明,当双方都用力来维护中线位置时,恰恰无法守住中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