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欺凌低成本,少年有恃无恐背后的种种隐秘

 学生心智激励 2016-12-19

校园欺凌低成本,少年有恃无恐背后的种种隐秘
校园欺凌低成本,少年有恃无恐背后的种种隐秘

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有意图的攻击行为,其手段残忍,令人发指,这些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恶劣行径,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校园欺凌,也有称之为霸凌的。

校园不良人际关系甚至可以毁掉受害者的人生

霸凌到底有多邪恶,可以先从一个患者的故事谈起。数年前,有个患者住院了。那是个白白净净的女孩。在上初中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她就跟着妈妈回到了外婆家所在的一个外省小城。

转学后,这个文静的小女生没有得到同学的关照,反而遭到了排斥和取笑。女生先是嘲笑她不懂当地的习俗,又嫉妒她衣着靓丽。慢慢的,宿舍和班里的女生们对她的欺辱逐渐升级,由拿她的东西不打呼不归还,到公然谩骂推搡,最后发展到几个女生将其衣服扒光,又拍了裸照。女生们的疯狂之举让这个女孩遭受了心理重创。尽管后来转学了,这个女生还是发病了。其内心的心理冲突引发了一系列精神症状:有时反复要求别人重复一句话,哪怕对方是陌生人;有时反复翻垃圾桶,不论里面有多污秽。这些冲动如果不能满足则百爪挠心、坐立不安,甚至如同大祸临头。

患者的妈妈被女儿折磨得几近崩溃。为了治疗,母亲放弃了工作,带着她辗转奔波于多个城市的大医院。最终患者住院后,其母也查出患上抑郁症。两年的时间内,患者为治疗花费了几十万元。遭受了这些欺凌,这个女孩的青春乃至人生几乎就给毁掉了。而那些作恶的同学,除了被学校批评之后,没有一个人拿出一分钱的赔偿。

当然,这是校园欺凌中比较极端的情形。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被称为校园暴力。校园暴力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类型:身体暴力:拳、打、脚、踢;心理暴力:恐吓、恶意中伤或诽谤、索取金钱或物品;性暴力:性骚扰、性侵犯;故意破坏他人物品。

按照这样的标准,校园欺凌远比通常人们想象的要高得多。因为其中的心理暴力、性骚扰以及对物品的故意破坏则相对隐蔽,当事人也不愿或不敢主动暴露。曾经有人对南方某一线城市的106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近一年内校园暴力的发生率高达40.7%。有研究指出,校园暴力已从简单的校园打架斗殴事件,渐渐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敲诈、勒索、抢劫事件及犯罪,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危害。这样的研究结论并非危言耸听。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施暴者的家庭影响与心理状态

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比较多。从心理层面而言,有些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在家中都是娇生惯养、唯我独尊。长辈的过分溺爱、层层保护,助长了一些孩子的“霸王”心理,使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可侵犯。特别是家境优越者,自我感觉良好会更明显。如果再结交一些气味相投的朋友,更会感觉信心爆棚。如果有同学冒犯了自己,则一定睚眦必报,痛下狠手。

还有一些施暴者则与之相反,这些学生往往家境不好,缺少关爱。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对其忽略。一旦犯错,父母通常以打骂作为教育手段,这样的学生在与父母的不良互动中,也学会了用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还有的学生则是在家庭以外的地方遭遇了暴力,比如被其他同学欺凌。经历这些伤害之后,有的学生也学会了伤害别人,会有意无意地欺负一些更为弱小的同学,或者干脆加入施暴者的群体,来欺凌其他学生。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对攻击者的仿同。即模仿认同了攻击者的行为,使自己与其一致。这样既可以避免心理冲突,又可以将自己受到的伤害转嫁给他人。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那就是人群中存在比例较小但不容忽视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其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这类人在幼年往往学习成绩不良,常有逃学、被开除、反复饮酒、性放荡、说谎、破坏公物、偷窃、违纪、对抗长者、攻击他人等表现。成年后情感肤浅而冷酷,脾气暴躁,自我控制不良;对人不坦率,缺乏责任感,与人格格不入;法纪功能较差,行为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并且缺乏良知,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觉知;缺乏悔恨感与羞惭,不能吸取经验教训。他们往往因违犯社会法纪而被监禁或投入劳教。一些校园暴力者,可能就是潜在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人格障碍者在未满18岁时被称为品行障碍。

当然,除了心理因素,校园欺凌还有很多的家庭、社会、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需要各界深入研究。

让攻击的本能力量以健康方式释放

攻击是一种人的本能,但大多数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这种原始的力量逐渐被理性抑制,或者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得以释放,比如运动、艺术或工作。但攻击在其释放的过程中,会使攻击者得到快感,如果不被阻拦,这种攻击的行为则会被快感强化。因此,校园欺凌被界定为“长时间并重复地” 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这也意味着校园欺凌是攻击者被攻击行为强化的一个结果。

因此,为了避免强化攻击行为,被欺凌者要在第一次遭遇欺凌时就应反抗。当然,这里的反抗不是直接的对抗,而是求助于家长、老师、其他同学,使施暴者的行为曝光,并受到一定的惩罚。有效的求助,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等是否存在相关的完善的应对体系。

另外,校园欺凌通常发生于力量(身体、社交)不对等的学生之间。如果双方势均力敌,施暴者大多也三思而后行。基于此,一些力量相对不足的学生则应想办法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强大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上学放学多与同学结伴而行,不给施暴者捏软柿子的机会。

据报道,英国有两位男孩遭遇欺凌,为此遭受皮肉之苦,最后不敢上学。孩子的妈妈尽管找过对方的父母,但仍然无济于事。后来,男孩的叔叔求助于当地的反欺凌车队协会。当那几个欺凌者再次出现的时候,被这个40人组成的车队围住,并大声警告不许再欺负那两个男孩。有了这个车队的声援,这两个被欺凌的男孩立即安心了,并主动提出要上街玩耍。这是一个结局温馨的故事,也说明了欺凌现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此外,法制建设也是亟须完善之处。违法犯罪的低成本,也是很多青少年有恃无恐的潜在原因。一些留学生在国外发生暴力伤人事件,往往都遭受了严厉的惩处。这也是未来法制建设需要引以为鉴的地方。

一个孩子的心灵成长中,父母或他人拱手相送的那些快乐与幸福“感”都是短暂的,一旦失衡就会成为精神负担。
      任何少年性情的积极向上,都是维艰的一次次蜕变;颓废向下,都是心智迷失的一次次抱怨!阅读,实质让孩子经历阅人无数的自我认知,在感知中真切领悟生命最真实的一面,在感动中剔除浮躁之气,提升大脑思考力与自我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最“低能”的教育往往是家长不厌其烦的说教唠叨,因为,多数孩子内在品质都是在阅读中得到滋养的!缺失了这种自我清醒和教育能力,来自外界的任何教育压力,都能转化为心理上的压抑!即便解除压力,他也会滋生各种理由和抱怨制造压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