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眩晕五剂而愈——眩晕验案之二苓桂朮甘汤合泽泻汤

 cp善待自然 2016-12-20

顽固眩晕五剂而愈——眩晕验案之二苓桂朮甘汤合泽泻汤

2016-12-19 15:49阅读:71
顽固眩晕五剂而愈——眩晕验案之二苓桂朮甘汤合泽泻汤
2016年1月8日,在水木社区医药版有人问眩晕症应该挂哪个科,当时我正好刚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好了我自己的眩晕,就问他是什么情况,他说“您喝的这个经方(苓桂朮甘汤)我也喝过,对我来说有缓解但没有治愈,我已经喝了一个多月了。看了各中医院的专家,说的也都差不多,有痰湿,心脾两虚。开的药都是在你这个经方基础上增加一些健脾养心的,但是还是一周一次耳堵胀。我没有到天旋地转的程度,是会晃,一般晚上晕也是不能动。我父亲是典型的梅尼尔,非常非常严重的那种,偏方治愈,但是他用的偏方对我也没用。”非常苦恼。
根据他的描述,我判断还是有水(具体原理,专文论述),给他开了苓桂朮甘汤合泽泻汤:茯苓20 桂枝15 炒白术15 炙甘草10泽泻25。并且告诉他:利水的方子可能起效不会那么快,最少也要半个月左右。他回复说:“您说的这个方子,同仁堂坐诊的老中医也给我开了,另添加了天麻、半夏、生姜。我大概喝了半个月左右,也还是晕,每周一晕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他说的这个大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伤寒论课讲的很好,我看过全程的录像,也去同仁堂找过他看病,态度特别好,很愿意给讲解问题。他回信说“老中医的方子是:茯苓30,桂枝15,白术20,甘草15,泽泻20,半夏15,天麻15,竹茹10,生姜3片,陈皮20。和您的方子用量差不多,不过用的生白术不是炒白术,用的甘草您的是炙甘草。”后来还是决定用我的方子,说是如果不效,准备再换真武汤试试。
这次回信的时间是1月14日。后来他就没了消息,我也好久没想起这个事情。然后在2月17号的时候,我忽然收到了他的来信:“您好!上个月服用了5副药之后,已有一个月未晕~特来感谢!!!说明对症了,简单的5味草药让我寻医问药一年无果的眩晕控制住了。非常感谢!!!”看来他是在喝完有效,又观察一个月之后才给我写的信。后来他又问我是不是专业中医,我说:“自己身体不好,业余研究一下。长期四处求医,对现在的医生非常失望,但是多次实践之后,中医的效果却是真正的出乎意料的好,所以决心多花时间深入研究。”这次的成功,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精研中医的决心。
回过头来再说这次的治疗,为什么我的方子有效而同仁堂老中医的方子效果欠佳呢?其实同仁堂老中医的方子,是包含我的方子的,量也差不太多。我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量来说,那就是我的泽泻25,白术15,而他是白术和泽泻同样多,这个泽泻汤里面,泽泻就应该是大大多于白术的,这个可能是效果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中医方剂的量,不仅仅是绝对量,更重要的还是相对量。
另一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画蛇添足,并不是说,药味越多就越好,照这样说,那我把可能有用的药都加上,岂不是包治百病?事实显然不是如此。而且相反每一位药都有自己的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往往加入一味药,就可能改变整个方子的药性和药力,这个我深有体会。因此,方剂治病,一定要惜药如金,可有可无的药,不要随意添加,即便需要添加的药味,也要仔细分析和其它药味的以及整个方剂之间的配合,谨慎从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判断一个中医是否是好中医的简单标准,如果开药很多的,肯定不是好中医,直接PASS就好了,没有错,我的体会是,开药超过20味的,我直接就把方子扔掉了,药都不会抓。而我经常看病的东直门中医院的一个主任,他的说法是,超过12味,就不是好中医了,这个可能还是有点儿难度。
中医治病,最重要的是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为的辩证,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而辩证也正是中医最难的地方,也是我们现在要中医现代化最应该着手下功夫的地方。
后记:现在很多疾病,患者不知道到医院应该看什么科,医生不知道病因、病理,以至于很多患者在多个科室之间被踢来踢去,检查做了一大堆,最后求救无门,而中医内科几副药搞定。这种分科不厌其细的做法真的就“科学”吗?还是值得反思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快乐之本!你的一个简单的转发动作,可以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