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住家的回忆】吴寒松专访——正心修艺方得仁

 zgql9 2016-12-20
2016-12-19 

经典摘要

不唯诗词需要“清空”,于书法艺术一道,更需要“清空”。唯有清虚空灵,创作的思维和艺术的品位才不会被过多的欲望所束缚,才能于无欲无求间在书法艺术大道上“我行我素”,感悟到“纵笔天地间,道法自然中”的愉悦与真谛。

多年对书法的浸淫使得吴寒松深深明白自己的心之所向,于是他毅然做出了“把一辈子都交给这支笔”的决定,而放弃了官场的诱惑。所谓‘清心寡欲,内心笃定’,就是老师们给我的最好的教育。”

汉字取法自然,与中国人的传统和境遇密切相连,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所在,对此,吴寒松认为要挖掘出传统文化之美,则尤其需要挖掘汉字之美。接续传统的同时,吴寒松坚持创新与守成并重、传统与变革共存的书法理念。

唯有“变”才能“通”,而达到了“通”,方能“久”,接续传统与开拓创新,其关键便在此。

吴寒松

       字循之,别号天乐山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大无限艺术学校校长、上海无限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0 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等单位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称号。2004 年获日本国“名古屋市市长奖”。著有《书法教学 100 个为什么》《吴寒松教书法》《循之隶书苏轼前后赤壁赋》《循之行书古诗十六首》《循之篆书古诗三十三首》《循之书画作品集》《循之临王铎行书》等。

【吴寒松先生为“留住家的回忆”所作书法作品】

       吴寒松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他的字安稳,似一个过尽千帆的中年男子,一切尘埃落定了,削去了岁月的锋芒,却也于淡然安静中蕴含着万千的气象,于翰墨间涌动,生命的质感蓄势待发。他还是一位书法教育家,出于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他多年来奔走操劳,为沪上的书法教育尽心尽力。

       一张柔和的宣纸,一片飘动的白云,在白云上舞动的是松的魂灵,还有千年历史的回声。一幅书法展开了,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过往。多少年后,吴寒松依然记得这样的一幕:“寒松,笔拿正些,写字可容不得一丝马虎!”一位教师着一身灰布衣服,用手指轻轻点着一位小男孩的额头微微笑道。男孩闻罢,轻轻应了声“嗯”,便乖乖直起腰身,努力攥了攥手中微微歪斜了的毛笔,继续把午后的精力铺洒在从别处收集而来的废旧报纸上——那是他八岁时在学校最常见的一个场景,那是 1966 年夏日平常的午后,那也是他书法艺术之路的起点。


【吴寒松一家在新落成的上海博物馆广场】

       在大时代中闹中取静,在那个激情四射的年代,吴寒松却开始了与书法为伴的寂寞苦旅,于时代浪潮的风起云涌中寻觅到一丝安宁,一叶扁舟,漂泊在艺术之海的波澜中,没想到,自此便一发不可收,于今已五十余载。半个世纪的悠游翰墨为吴寒松老师的生命增添了许多精彩,而当年在暑日与混乱中仍然坚持练字的场景,也成为他一生勤于书法的最佳注脚。

家有良田千顷 不如一艺在手

       吴寒松的书法记忆与父母的教育紧密相连。

       吴寒松的父亲是一名南货店的送货员,工作非常劳累。回忆起父亲,吴寒松眼中充满了温暖。父亲在吴寒松眼中最深的印象就是那蹬着三轮运输车渐渐远去的背影——微微佝偻着,身上罩着几件已经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在三轮车的吱呀吱呀声中消失在街道的下一个路口。父亲的背影,永远都是那么高大;他的肩,永远都是那么安全。吴寒松的家中一共有五口人,为了养家糊口,吴寒松的父亲不得不起早贪黑地努力工作,甚至为此落下了严重的疾病,因而在未至六十的壮年之际撒手人寰。回忆起父亲的过去,吴寒松几经落泪。“父亲的话很少,却深深地爱着我们。他最常说的一句,就是‘一个小孩,一定要记住,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艺在手’,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父亲很爱写字,但是家庭的重压使得他不得不放弃这个爱好,因此,他便寄望于我能写得一手好字。庆幸的是,幼年的我对写好字也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受父亲的影响,家中子女三人自小性情温和,做事实在,待人诚恳。


【1989年10月吴寒松与儿子吴叶舟在大中华橡胶厂第五届运动会上】

       1966 年,吴寒松进小学读一年级。在一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吴寒松有幸遇到了恩师于德龙,当低年级的小朋友忍不住向外面的混乱和“狂欢”张望时,于老师轻轻关上了门。“来来来,小朋友们,我们不理他们,来做我们的事。”于德龙老师涉猎极广,诗书画刻无所不通,是一个文史和美术爱好者,为此,他把孩子们按照兴趣分为棋类、体育、散文、诗歌、篆刻、书法、绘画等十几个小组,而吴寒松便在书法小组里。寒来暑往,孩子们在于老师的教导下,“躲进小楼成一统”。过了三四个暑假,班里学生各方面的技能都有了明显的长进。时至今日,吴寒松回忆起这段经历,说道:“现在的成果无不仰赖着在那个动荡时代中打下的技艺基础。”


【吴寒松夫人李凤华、儿子吴叶舟在徐汇区文化局主办的“吴寒松书法展”上】

       就这样,在“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艺在手”的父训教导下,在启蒙老师早年的谆谆引领下,吴寒松踏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

尊师而重诚 爱众而亲仁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一种书法境界,也是对人生百态的领悟。这是吴寒松从诸位师长那里所继承的。

       书法之道十分重视名师的指点,在瓶颈期时,如有人能将关键一语道破,则有事半功倍之效。吴寒松在书法之道上能够不断攀登,屡结硕果,离不开胡问遂、任政等几位当代海派书法大师的指点。说到与几位大师的结交与认识,吴寒松语重心长地说:“我能与诸位名师相识,并得到他们的指点,别无他法,惟‘诚’而已。”


【1994年著名书画家程十发先生出席在朵云轩举行的“吴寒松书法展”】


       1977 年,上海举办了“文革”后“首届上海市中小学生毛笔字展”,在启蒙老师林仲兴先生的指导下,吴寒松有幸参加了这次展览,当时组委会指定吴寒松书写“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几个字,并且由著名书法家胡问遂先生亲自指导创作。尺寸 90 厘米,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因为家境并不宽裕,他拿不出足够多的钱买大尺宣纸练习。胡问遂先生知晓后,就嘱咐吴寒松到当时位于岳阳路的中国画院仓库去取宣纸。

       从画院拿过来的宣纸都用完以后,在展览前,胡问遂先生还是不满意吴寒松的作品,由于年龄尚小,笔力不足,因而很难表现出大字该有的沧桑感和遒劲力。对此,吴寒松苦思冥想,终于想了一个极端的办法,把正方形的宣纸一张张裁好,然后都搓成球,再把纸铺平写字,这样就会显得苍劲有力很多。胡问遂先生后来看了十分满意,展出效果很好。对此,吴寒松说道:“当时真是没有办法了,但是因为我的心很诚,心诚则石开,所以就会有解决之道。”


【吴寒松先生临王羲之尺牍】

       有一次,吴寒松有幸在鲁迅中学聆听了任政先生的书法讲座。当时吴寒松早早赶到会场,在第一排坐好,在讲座结束后,他依然沉醉其中而难以自拔。直到来听讲座的人陆陆续续走光了,他才猛然回神。这时,他看到任政先生为了讲座携带了许多教材、作品过来,一个人拿不下,于是他立马上前帮任政先生分担行囊。乘着 17 路电车,吴寒松跟着任政先生到了他位于四川北路邮政大厦的办公室。一老一少在办公室聊得十分投机,吴寒松也有机会将随身携带的作品拿出来让任政先生指点。任政先生看他很真诚而好学,也不拒绝,还邀请吴寒松一道吃午饭。午饭时,任政先生拍着吴老师的臂膀,很高兴地说:“你这个孩子很真诚,我喜欢。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学生了!”


【吴寒松先生对联作品】

       荀子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吴寒松正是凭借着自己的真诚,赢得了胡问遂先生、任政先生等诸位大家的青睐。颜之推训子云,“巧伪不如拙诚”,对于儿子的教导,吴寒松也是尤尚“真诚”。“我很少耳提面命地教育我儿子,但唯有一点必须让他注意,就是待人要诚而有礼。”谈起教子之道,吴寒松如是说。

【吴寒松先生在中华艺术宫开展讲座】

       如今,在自己的大无限艺术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吴寒松也一直坚持“以真诚赢得师生信任”。虽身为校长,吴寒松仍每周坚持给同学们上课,手把手教孩子们学习书法,他用对待自己子女的态度来教育学生,热忱、真诚与耐心,这正是大无限艺术学校营造的学习氛围。现在,同样是书法国画出身的儿子吴叶舟逐渐帮父亲分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并秉持着父亲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践行着“爱众而亲仁”的理念,使得他们创办的大无限艺术学校口碑越来越好。“以诚相待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环节,我们必须身体力行,才能够真正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寡欲心自正 善省艺自高

       “清空”一词,源于对诗词风格的形容,源出宋张炎《词源》,其推尊姜夔词曰“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所谓“去留无迹”,就是对一种空灵澹宕的状态的描绘。不唯诗词需要“清空”,于书法艺术一道,更需要“清空”。唯有清虚空灵,创作的思维和艺术的品位才不会被过多的欲望所束缚,才能于无欲无求间在书法艺术大道上“我行我素”,感悟到“纵笔天地间,道法自然中”的愉悦与真谛。


【吴寒松先生作品  《随物赋形》】

       在追求书法的道路上,吴寒松也遇到过不少的诱惑。在初中毕业后的 1977 年,吴寒松来到了位于徐家汇的大中华橡胶厂工作。当时,改革开放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作为经济核心与开放前沿的上海,则更是得风气之先。在外商涌入的大潮中,吴寒松身边很多练习书法与绘画多年的朋友都纷纷学起日语或英语,试图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淘得一桶金。在这股大潮的裹挟之下,吴寒松也念了四年的日语大专,然而拿到文凭的吴寒松却放弃了投身外商与出国打工的念头。“对日语的学习让我真正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爱的就是书法。”为此,吴寒松在四年的学习后重新平心静气下来,净思泯欲,安坐在书桌前。宋诗有云,“静而无哗气方定,清而寡欲心自正”,清心寡欲的吴老师从此不再让书法之外的纷扰萦绕心头,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几十年。


【吴寒松先生作品  《一堂春色》】

       吴寒松不分寒暑地练习书法,得到了当时大中华橡胶厂宣传部门的重视,而成为当时的宣传骨干。工作的机缘使吴老师更有动力与机会来锤炼自己的书法,然而不久,诱惑再一次袭来。

       “当时上级看到我的工作能力比较突出,便调我去上海团市委工作,我婉言拒绝了。”谈到第二次“诱惑”,吴寒松依然气定神闲。多年对书法的浸淫使得吴寒松深深明白自己的心之所向,于是他毅然做出了“把一辈子都交给这支笔”的决定,而放弃了官场的诱惑。“我曾经从林仲兴、赵冷月、任政、胡问遂、钱君匋等先生问学,几位老先生历经沧桑,但是他们就是坚定不移地终身追求自己喜爱的东西,不管别人说好还是不好,不管外界的诱惑有几分,都是雷打不动坚持自己。所谓‘清心寡欲,内心笃定’,就是老师们给我的最好的教育。”


【吴寒松先生作品《姑苏东山白沙熟》】

       当然,“内心笃定”并不意味着丝毫不受外界影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强调反思的重要性,做人是如此,学艺也是如此。吴寒松在书法道路上也遇到过不少反对甚至打击,然而他却“闻过则喜”,不断提高自己。“一切问题的存在与消解都在于自己。” 吴寒松如是说。有人反对自己说明自己尚有提高的空间,这是很令人欣喜的事情,甚至有时候反对者比赞美者更加真诚,对自己的帮助更大,为此,吴寒松说道:“一切因我而起,一切因我而变,一切因我而解,一切因我而终。”唯有如此,方能在笃定中自省,又在自省中提升。

创新与守成并重 传统与变革共存

       中国智慧的根本在于在继承中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根本,传统文化是在发展中的。只有传承发展下去,在“根”的地方进行认识与延续,传统文化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吴寒松先生作品《临散氏盘》】

       传统艺术是经历年代考验而积累传承下来的经典文化,在汉字的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就是汉字结构的逻辑性与形象性,这使得它在具有美的同时,丝毫不影响其作为符号的功能。汉字取法自然,与中国人的传统和境遇密切相连,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所在,对此,吴寒松认为要挖掘出传统文化之美,则尤其需要挖掘汉字之美。“汉字中有着渊深的文化,比如我在书法教育中,就会教育小朋友,‘为什么汉字有撇又有捺呢?因为有撇又有捺,才能把一个字撑起来,正如人呢要做成事情,就一定要团结,要相互支撑’。这样把汉字的传统之美以一种创新的言语表现出来,就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理解,从而自觉地去学习汉字,学习传统,而成为接续传统的一环。”


【吴寒松先生作品《闭门造车》】

       接续传统的同时,吴寒松坚持创新与守成并重、传统与变革共存的书法理念。正如著名书法家胡抗美所言:“传统的基因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在传统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这句话说出了所有致力于书法创新,乃至所有致力于传统艺术创新的艺术从业者的心声。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似乎成了所有艺术从业者都绕不开的时代命题,对吴寒松而言亦是如此。


【吴寒松先生作品《黑白》】

       所有的书法学习者与爱好者,都是一头连着传统,一头连着当下社会与生活的现实人,掌握传统留下来的方法和精神,与弘扬时代面貌和个人情怀之间似乎有着不小的距离。对此,吴寒松说:“书法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书法是有技有法的,更是个性而人文的。”在书法艺术中,不仅“二王”是传统,甲骨钟鼎、秦简汉碑、瓦当帛书,无一不是传统。“从中华传统的脉络来看,你会发现传统并不是守旧,而是不断创新!正因为有了不断地创新,在因革之中,我们才能够不断拥有璀璨的传统,才能够继往开来,屡树高峰。”


【吴寒松作品《读碑记之十三》】

       为此,以篆隶起家的吴寒松不断致力于“寓意书法”的研究与创作,所谓“寓意书法”,就是把汉字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使得字形与字义达到完美的结合,而让观者在美和艺术的享受中领悟到汉字之美与传统文化之深远。在教育儿子方面,吴寒松“宽严相济”,“严”在做人,要求儿子必须真诚踏实;“宽”则在书法艺术上,让儿子自由生长,即“做人要老实,艺术要想尽办法”。因为传统艺术通常是有师承的,很多人在师承的基础上难以有所突破,所以做艺术则必须在接续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的面目和风格。唯有“变”才能“通”,而达到了“通”,方能“久”,接续传统与开拓创新,其关键便在此。


【吴寒松作品《松树》】

       “岁寒更知松柏性,正心修艺方得仁。”真水无香,静水深流,吴寒松老师伴着他的如椽大笔,在传统的书桌前,在拓新的纸缝中,用真诚和笃定静静描绘着他艺术人生的漫漫旅途。

本书编委会
策 划      李明毅  傅 晓
顾 问      周慧珺  邵秉仁  高式熊  王伟平  张晓明  周志高
编 委      戴小京  李 静  卢新元  房芸芳  刘晓霞  时鹏寿  相海勇  陆维中  李 昊  朱银富  江 鹏  周 延
撰 稿 人   吴雯婷  谢灵君  杨翼然  付 枭  陈文波  瞿子栋  刘 佳  葛琪琪  张新蕾  温 静  陈燕燕
50位被访谈书法家名录

周慧珺、邵秉仁

高式熊、王伟平、张晓明

周志高

童衍方、张淳、刘一闻

戴小京、王国贤、李静、丁申阳

韩敏、车鹏飞、邵琦

茆帆、黄仲达、陈鹏举、王复畊

陈燮君、田金生、吕颂宪、沈沪林

张信、吴寒松、田文蕙、王曦

朱银富、卢新元、朱信孚、时云波

承文浩、周建国、相海勇、唐存才

陆维中、李唯、李昊、章宏伟

翁春元、许冰雨、谭风刕、周延

张成忠、江鹏、冯磊

张恒烟、杨泽峰、吴雯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