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文章让你了解中国历代各王朝发行的钱币,真是长知识了!

 小雨莎莎8 2016-12-20


中国是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先后经历了: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五次大演变。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使用的钱币(大众通用的,昙花一现的不做介绍)。

先秦时期:

天然海贝在中国是最早的货币。贝以“朋”为单位,十贝一朋,一直沿用到战国。人工仿贝货币在商周时期,金属铸贝货币在商周时期或稍晚些时候。

先秦贝壳货币

秦汉货币

秦始皇统一全国币制,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二十两),铜钱为下币,单位两(二十四铢),以半两钱(十二铢)通行全国。

秦汉“半两钱”

汉承袭秦制,仍用金铜本位制,黄金改为以斤为单位,金一斤约值铜钱一万枚。从汉高祖到武帝,币制改了九次,实行上铸行的只有半两、三铢、五铢几种钱。五铢钱流通了七百余年。

汉“五铢钱”

王莽摄政掌权十五年,进行了四次货币改制,前后共铸造了六泉、十布、二十八品、三十六物,导致币法混乱,经济枯竭,民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王莽“大泉五十”

三国、两晋、南北朝货币

曹魏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

孙吴实行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几个品种。

蜀汉铸钱币亦先后铸了一些类似孙吴的虚值大钱,庶民多不乐用,后不得已改铸实值钱以平民愤。

两晋货币

“八王之乱”,使西晋百业凋敝,未铸新钱,在流通中主要沿用汉、魏五铢钱和各种古钱。东晋不铸新钱,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旧钱。

南北朝货币:宋、齐、梁、陈各自都曾铸钱,导致货币减重极盛,私铸劣钱盈市。

隋、唐、五代货币

隋文帝杨坚铸开皇五铢钱。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恶钱泛滥,私铸成风,至剪铁为币,糊纸为币,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义军蜂起,隋朝随即灭亡。通行了七百多年的五铢钱至此告终。

隋朝“开皇五铢钱”

唐代的货币以铢两重量命名的货币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通宝、元宝、重宝的“宝”字钱通行于市;白银货币在流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大面额的飞钱(类似汇票)出现,具有纸币的某些特征。

唐朝“开元通宝”

五代十国:就此略过不再介绍(不是小编懒,真的是太乱了,不清楚的可以去查一下历史)

宋、辽、夏、金货币

两宋货币以铜钱为主,白银、纸交子、会子和关子逐渐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年号钱、对子钱极为普遍,记监、记炉、记年钱亦应运而生。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御书钱堪称一绝,后世称颂宋徽宗继王莽之后又一铸钱圣人。不得不说宋徽宗赵佶是个人才除了治国啥都会!

宋朝“交子”

辽最初使用中原地区的货币,后自产铜自铸币,仍以汉文为钱文。

西夏曾铸行过两种文字货币,一是西夏文,也叫“屋驮钱”;一是汉文钱,形制大小与宋钱相似。

金朝在铸币方面主要受南宋的影响,除用铜钱外,亦用纸币,均以汉文为币文。开始用钱钞,后来用银钞。

元、明、清货币

元代除以纸币为主要流通货币外,同时也铸行一些小型的供养钱、庙宇钱和少量的大钱,有汉文和蒙古文(即八思巴文)两种,与此同时白银的流通量占有很大的比例。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明朝“大明宝钞”

满清统治的大清王朝,十个皇帝都铸有年号钱。清代的纸币有“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二种,合称钞票。清末由于外国货币的大量流入,使我国古老的货币文化受到了西方货币的严重影响,出现了机制银元和机制铜元,此间国家建立了银行,发行了兑换券,继而全国各行业部、地方省亦发行了各自的货币。

清朝“光绪元宝”

在此期间外国列强乘势而入,相继在我国发行货币,从中掠夺我国财产,破坏我国的经济。清

清“康熙通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