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实务】之二: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抑郁的本质是什么?|| 渡过

 致虚守静666 2016-12-21


抑郁症并不像我们想像中那么陌生和遥远。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四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段经历过抑郁。全球大约有3.5亿位抑郁症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一倍多(因为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为抑郁而选择自杀,相当于每30秒就会有一个人选择放弃生命。在这些因为抑郁而选择放弃生命的人中间,97%没有经过专业求助。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家亚伦贝克在2010年的一个研究中发现,25%的轻度抑郁症病人产生过自杀念头;而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这个比例高达75%。抑郁症的自杀风险是大概在19%,也就是说,每五个抑郁症患者中,就有一个会将自杀付诸实施。

 

在中国,抑郁症数据也很惊人。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根据这个发病率的数据推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达到9000人(费立鹏,2009年);其中只有5%-10%的患者接受了专业治疗。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也就是说每年有近12万 抑郁症患者自杀。

 

最后还要指出一点:上面提到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低估的。不难想像,因为强烈的病耻感以及来自他人的歧视和偏见,会有很多生活在黑暗、无助和恐惧中的患者没有被统计进来。

 

谁是抑郁症易感人群?


情势如此严峻,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应该承认,不同的人风险不一。的确存在部分自带“抑郁体质”的人,他们更会处于抑郁症的危险边缘。那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

 

他们往往情感敏感、细腻,能够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情绪反应,有时会过度解读甚至臆测莫须有的后果。这个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基于不安全或者不自信,急需要从周边得到肯定和认可。此外,他们还有一个性格上的显著特征,是缺乏表达的能力或意愿。

 

那么,是不是性格开朗、神经大条的人就没有抑郁的风险?也不是。以下,就先粗略列举几种有可能带来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首先,遗传因素。抑郁症是会遗传的,大概40%的抑郁与血缘相关,当然,这也不排除因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抑郁症状,导致家庭情绪氛围压抑,使得下一代的抑郁风险提高;

 

其次,创伤性记忆。不过要指出,这个创伤性记忆依赖于主观上的创伤记忆程度,跟实际上的创伤程度不一定吻合。也就是说,在他人看来是一件小事,却可能对自己产生很严重的后续影响,这就是创伤性记忆。那些现实存在的突发事件,比如重大自然灾害、社交关系的突然变故和等,都会不可避免地留下创伤记忆。这些记忆有可能暂时没有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干扰,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宣泄和消化,类似记忆场景反复被激活,就可能造成身心不必要的过激反应而导致抑郁;

 

再次,现实生活跟预期不相符合。这就是说对现状不认可,或者在当时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里要特别注意,现实和目标的不匹配是更主要的,并不一定是现实生活过于残酷、简陋。当然,这里说的预期有时候未见得是理性的,很可能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的幻觉,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现实境遇里对自己的位置和存在找不到依托和证据,甚至社会角色跟自己的本来面目相冲突;

 

第四,生活极其不规律。这可以从饮食不健康、缺乏户外时间和体育运动、没有深层次社交、和睡眠缺乏或不规律这几个基本方面考察。而且,生活不规律的人不会只在一个方面体现出不规律形态,往往各方面交织,呈现一种全方位紊乱的状态。

 

不规律的生活使得人体的生物钟失去作用,和自然的连接被打乱,造成一些重要的激素笔分泌不足或失去活力,从而导致抑郁状态。


还要说明一下:抑郁症是一种累积性疾病,偶尔的失眠、突击性加班,并不会直接导致抑郁产生,但是长期性的生活不规律和持续性的生活压力,的确会让你处于抑郁的高风险状态。


 

抑郁症有哪些危害?

 

作为一种疾病,抑郁症最触目惊心的后果就是自杀。抑郁症并不是不快乐这么简单,它失去的是所有情感体验,包括积极和消极的各种情感。 2013年的一份的研究报告称,抑郁症使人失去行动能力和活力,已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单相抑郁症已经成为第三大负担疾病,到2020年,将升至第二位,仅次于冠心病。

 

除了在病理上显而易见的危害,抑郁对各方面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A 生理上: 食欲减退或激增、体重骤然变化;性欲减退;失去快乐的感受;睡眠收到干扰;体力和精力不济;反应激越或迟滞;其他。

 

B 认知上:注意力、记性大幅度下降,导致学习、工作效率降低,甚至无法完成;几乎丧失创造性思维;长时间处于担忧和过度沉思状态,反复咀嚼并不断加强糟糕的感受;失去希望和动力;无用感和负罪感交替出现,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

 

C 情绪上:长久地沉浸在悲伤、易怒、情绪低落、焦虑等负面感受之中,并排斥他人的善意打断和干扰

 

D 行为上:不愿社交或最大限度减少社交;倾向于看电视等低注意力要求的活动;基于对自己的无所谓,表现出对自己的外表忽视;慢慢出现对日常生活的忽略和畏缩,甚至于起床、吃饭、刷牙等常规都觉得异常困难,尤其体现在早晨;

 

E 社会关系和功能上:抑郁是导致工作无能的第一大原因,社交的减少可能会引起误会和疏离,以上种种,最终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和基本生活内容。


 

为什么抑郁症会产生各种负面作用?

 

究其根源,是抑郁症对大脑产生的负面影响。

 

先简单介绍一下大脑额叶和大脑休眠。大脑额叶主要用于产生自我意识和记忆力,左右两边形成情绪、行为的互补,左额叶皮层的活跃程度决定了我们对情绪的感知程度。

 

大脑休眠是大脑得以修复的自我保护状态,通常出现在深度睡眠阶段。极端例子如植物人的大脑休眠状态,这其实是以此应对巨大的身心伤害。

 

抑郁会造成大脑压力系统反应失控,大脑发出持续处于危险和警惕状态的假想信号,然后身体会不停地释放出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来抵制这种压力。这样身体的免疫系统就难以得到休息以进入组织修复模式。长期的压力积累和抑郁状态使得大脑额叶和大脑休眠受损,压力系统的长期失衡会导致深度睡眠消失,大脑就失去了赖以自我修复的机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抑郁症对生活各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它作为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就是说当我面临不能接受的痛苦的时候,就自动地选择麻木所有的感受以期抵御包括痛苦在内的极端情绪。


从进化的角度,当人类产生生理疾病的时候,会通过社交隔离来静心休养,同时避免传播。虽然抑郁症并没有传染性,但它传递给大脑的反馈跟其他生理疾病是一样的,所以社交疏离既是症状,也是人类进化的一种自觉选择。

 

这个跟自己独处的过程,虽然免不了过多的忧虑和痛苦,但同时也会把更多的关注放到自己内在需求,对自己有一个艰难的探索和正视。这往往也是一个自我修炼和回归的过程。

 

很多有过抑郁经历的人,常常能得益于这种暂时的困顿,消除了之前不理性的执念,从而获取更为宽阔的视野和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自己未来的生活。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与研究中心副教授,四川光华社工服务中心高级督导)



扫描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