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不同病理类型的中西医治疗之二

 汝州中医王国营 2016-12-21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特点:

 1.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2.有前趋感染者(约占60%—70%)发病较急,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约占20%—30%);否则隐袭起病。

 3.本病常呈NS(约占60%)。

 4.有明显的血尿 (几乎100%有血尿,  肉眼血约占20%)。

 5.疾病常持续进展,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及贫血出现较早。

 6.约50%—70%病例血清补体C3持续降低。

 病理特点(根据病理特点分为三型)

 1.1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1光镜:系膜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重度弥漫性增生,沿内皮下广泛插入,GBM增厚,双轨形成;内皮下嗜复红蛋白沉积,后期毛细血管闭塞,呈分叶状肾小球肾炎。

1.2免疫病理:IgG和C3颗粒状和团块状呈花瓣样沉积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

1.3电镜:GBM内皮下可见插入的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并伴大块电子致密物沉积,毛细血管腔狭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

 2.Ⅲ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1光镜:与1型相似,但GBM的内皮下和上皮下均可见嗜复红蛋白沉积。

 2.2免疫病理:与1型相似。

 23 电镜:与1 型相似,但GBM内皮下和上皮下均电子致密物沉积。

 3.Ⅱ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1光镜:与1型相似,但系膜插入现象较轻。

 3.2免疫病理:C3高强度团块状及细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

 3.3电镜:沿GBM致密层有条带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西医治疗

1.此病理类型的NS治疗常无效,疾病进展快,易于进入终末肾衰竭。因此,治疗目标只能锁定为延缓肾损害进展,而且不易达到。

2.此病理类型的NS可参考上述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治疗方案进行。但是,不提倡用环孢素A,因为已证实无效。

3.该型肾炎病人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双嘧达莫300mg/d或阿司匹林100mg/d),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受体拮抗剂(ARB),此类药物对延缓肾损害进展有益。

中医辨证论治

病机特点

1.脾肾气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病久可致阴阳两虚。

1.1先天禀赋不足,脾肾气虚。

1.2女子“五七阳明脉衰”,男子“五八肾气衰”当此之时脾肾虚衰,脾为制水之脏,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为主水之脏,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以致水湿偏盛而泛滥。

1.3水湿泛滥是由津液不归正化而悉变为水,以致水湿愈盛,阴伤愈重,从而出现阴虚之病理变化。

1.4气伤及阴,阴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病由虚损渐至劳衰。

2.毒伤肾络是其病机的重要方面。

2.1从本病起病上看,约占60%—70%前趋感染者,且发病较急,临床上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约占20%—30%)。是由外感毒邪,侵袭肺卫,下窜肾络,或湿热毒邪,浸淫肠腑或窜入尿窍,以及内生之毒伤及肾络所致。

2.2从肾脏病理上看,系膜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重度弥漫性增生,沿内皮下广泛插入;并有嗜复红蛋白沉积在内皮下,或基底膜内,或GBM的内皮下和上皮下均可见嗜复红蛋白沉积。从而激活补体,致使所在部位的细胞受损,并可进一步释放出大量炎症介质以及活性氧、蛋白酶、细胞因子(如TGF-β等)、生长因子、血管活性分子等,可归于中医的“毒”的范畴。

3..瘀、水、毒互结,肾络痹组是本病贯穿始终的病机。

3.1气虚血失推摄,运缓行涩,散漫失统,内滞外溢。

3.2水病及血,水停血阻,运行不畅。瘀血化水,瘀生水起,水瘀互结。

3.3 毒伤肾络,煎熬血液,而致血滞络中。

3.4瘀、水与毒交结于肾络,导致肾络痹阻。

4.络痹成积是病机的重要转归。

瘀、水与毒混处于肾络,导致肾络痹阻,日久息以成积。

辨证论治

1.毒伤肾络

[主症]尿沫增多和尿血,咽喉肿痛,皮肤疮疖或斑疹,口苦烦渴,小便黄赤、灼热或涩痛,大便干燥或腹痛泄泻,下痢后重,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和络。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犀角、生地、黄连、赤芍、丹皮、黄柏、生山栀、黄芩、全蝎、络石藤、地龙等。

2.瘀水互结

[主症]肢体水肿,下肢尤重,小便不利,肤色暗紫,肌肤甲错,或现红丝赤缕,瘀点瘀斑,或腰痛固定,尿血舌质紫暗,苔薄黄或薄腻,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利水通络。

[方药]化瘀利水通络汤(自拟方):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柴胡、茯苓、三棱、水蛭、地龙、泽兰、川牛膝等。

3.络息成积

[主症]面肢浮肿,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恶心呕吐、口气秽浊、皮肤搔痒,少尿甚则无尿,大便溏薄等,舌质暗,脉沉细涩。

[治法]治法:补肾通络,化积降浊。

[方药]补肾化积降浊汤(自拟方):黄芪、仙灵脾、菟丝子、茯苓、川芎、三棱、莪术、地龙、僵蚕、土鳖虫、酒大黄等。

4.脾肾气虚

[主症]浮肿,蛋白尿,血尿,神疲乏力,腰痠,苔薄白,脉弱。

 [治法] 培补脾肾,利水消瘀。

[方药]益气补肾方加减:太子参,薏仁,白豆叩,白术,茯苓,丹参,山萸,淮山药,益母草,生黄芪 。

5.阴阳两虚

[主症]浮肿明显,面色苍白,身倦畏寒,手足心热手足背寒,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气短乏力,纳呆便溏,恶心呕吐,尿少色清,舌质暗淡有瘀斑点,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肾滋阴,化瘀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附子,干姜,白术,生地,山茱萸,山药,白芍,茯苓,桃仁,红花,泽兰,川牛膝。

临证心得

1.把握治疗目标,谨慎用药:膜增生性肾炎属难治性肾病,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疗效较差,病情进展快,治疗目标重在延缓肾脏功能下降的速率,可给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双嘧达莫300mg/d或阿司匹林100mg/d),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受体拮抗剂(ARB),不可长时期孟浪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否则不仅难以收效,反而致害无穷。

2. 重视病机特点,审机施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机特点可归内为“虚、毒、瘀、水、积”五大方面,其中以脾肾气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而阴阳两虚,病由虚损渐至劳衰是本病的重要结局。毒邪伤肾是病机的重要方面。.瘀、水、毒互结,混处络中,肾络痹阻是贯穿本病始终的病机。日久可致络息成积,从而成为病机的重要转归。当肾积形成之时,常伴有肾功能难以逆转性的减退。治疗上当牢牢把握本病的病机,从本虚、标实两方而着手,采用标本兼治,有所侧重的方法,在本病相对稳定的阶段,可给予治本为主的标本兼治,在疾病进展期,如水肿增剧、血压增高、蛋白尿、血尿加重、肾功能明显下降等,当以治标为主的标本兼治。病程中如有外感毒邪,侵袭肺卫,或湿热毒邪,浸淫肠腑或窜入尿窍者,常可导致本病急剧进展,更要采用急则治标,袪邪为先的原则,以期顿挫病势,然后才分阶段、辨标本以图治。

文献参考:

1.谌贻璞.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思路.西藏医药,2003,24(4):24-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