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祝允明书法临摹观

 隨风飘逝 2016-12-21

在学书道路中,临摹无疑是不二法门。就书家的成长而言,从初期的技法积累,到后期形成审美自觉、创作有个性的书作,都离不开临摹。纵观书法史,其发展历程也是一部临摹、诠释和创造史。在复制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临摹作为书法传习的基本方式,在历代学书者那里积累的学书经验、思想观念以及创造性成果,仍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传统。


2016年7月,《中国书法·书学》就“古代书法临摹观”专题进行公开征稿,并于2016年11、12月分别以上、下两部分的方式对来稿文章进行择优选登。本期微信我们选取与祝允明书法临摹观相关的文章,配以相关临作图版,以飨读者。


祝允明书法临摹观

张飞


明代书家祝允明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享年67岁。字希哲,因右手多生一指,故号枝山、枝指生,又号支山、枝山道人、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苏州府长洲县人。祝允明自幼聪颖过人,又因家学渊源,五岁能书一尺大字,九岁便能作诗,后博览群集,文章有奇气。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久试不第,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正德十六年(1521)任命为应天府(南京)通判,未满一年即称病还乡,故有“京兆”一称。他的仕途并不顺遂,因此潜心为文、醉心翰墨,后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文徵明、王宠、陈淳并称“吴门四家”。



锺繇墓田丙舍帖(左)及祝允明临作(右)


以古自期——祝允明复古思想的确立


祝允明书艺之成就超越时伦,引领吴门一派,在明代书法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他自学会捉管以来,就紧伴着吴门的前辈书家:徐有贞、沈周、李应祯、王鏊、吴宽等,他们的书法实践和书法观对祝允明书风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文徵明在《题祝枝山草书月赋卷》中云:“吾乡前辈书家称武功伯徐公,次为太仆少卿李公。李楷法师欧、颜,而徐公草书出于颠、素。枝山先生,武功外孙,太仆之婿也,早岁楷笔精谨,实师妇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因其家学渊源,影响祝允明最为直接、最为深者当数其外祖父徐有贞、岳父李应祯。


祝允明能够在书艺方面有“明一代之冠”的美誉,跟他童年就能够接受良好的书法教育是分不开的。祝允明在13岁书法入门的关键时期,有幸得到了外公徐有贞的陪伴。他提到:“仆学书苦无积累功,所幸独蒙先人之教,自髫丱以来,绝不令学近时人书,目所接皆晋、唐人帖也。”徐有贞严令禁止祝允明学时人之书,而主张根植传统、直追晋唐,这无疑为祝允明崇古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祝允明讲述自己幼年时独蒙先人徐有贞的教诲,这并不完全属实。祝允明七岁时,祖父祝颢回故里,常侍其左右。成化十九年(1483)祝颢卒,祝允明24岁。可见祝允明学书的起步阶段还得到了祖父的教诲,他回忆说:“虽幼承内外二祖(祝颢、徐有贞)怀膝,长侍妇翁(李应祯)杖几,俱令习晋唐法书,而宋元时帖殊不令学也。”显然这三位老师在对待祝允明学书的问题上,其要求是惊人的相似。陆粲《祝先生墓志铭》中道:“(祝允明)九岁能诗,有奇语,既天赋殊特,加内外二祖咸当代魁儒,耳濡目染,不离典训。”


祝允明幼时常伴内外二祖怀膝,成年后则多伴妇翁左右,因而祝允明成年后书法的蜕变跟李应祯有着莫大的关系。他回忆“余幼日从游,每得(李应祯)指南之论”,祝允明也是于这一时期与吴中先辈沈周、刘珏、吴宽、朱存理等多有接触,对此不无岳父引荐之功;他又广交贤师良友,与吴中大批才子都穆、杨循吉、文徵明、唐寅等交往频繁。吴中故老新秀随兴拈管作画,诗文唱酬,咏叹古今,文士们浓郁的学士之气、尚古之风对祝允明的成长是何等的关键。而身处于江南地区文化中心的外部环境,更是引发了祝允明对于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


几位恩师在书法取法的问题上提出了一致的要求,书法学习的对象只能是晋唐法书,宋元及近时人书皆不可学。正是在这样的教导与训练下,祝允明“于时年少气锐,憪然皆以古人自期”,在《奴书订》中更是提出“沿晋游唐,守而勿失”的尚古观。虽然持以这样的观点,但他并未完全遵循,后来还是将宋元诸家纳入自己的取法对象中。



王献之二十九日帖(右)及祝允明临作(左)


遍友历代——祝允明临帖范围的广泛性


祝允明天资聪颖,加之后天勤奋,对诸家法帖无所不临、无所不摹,致使他笔底达到无所不诣的地步。他在取法上是广博的,在《写各体书与顾司勋后系》中提到:“《黄庭》《兰亭》《急就》章草,二王、欧、颜、苏、黄、米、赵,追逐错离。”如此广博的特点广为后人所认知,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中云:


京兆少年,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师、秘监、率更、河南、吴兴;行草则大令、永师、河南、狂素、颠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阳,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


清顾复《平生壮观》云:


祝希哲为徐武功之甥,李太仆之婿,书法亲炙两公,而耳提目触,不须构思。九势八法,所得已过半矣。况乎加之以力学,无古不师,见其楷书学《季直表》《力命帖》,章草学《急就》,狂草学《自叙》,行书学二王,间以唐宋,落笔沉着,气韵恢弘,当日声名迈三宋而上接鸥波,洵不虚矣。


在复古思潮的引领下,他临摹范围主要涉及魏晋、唐宋、元诸家,几乎贯穿了各个朝代,王宠对此有着精准的概括:“上轨锺王,下视近代。”作者根据明清人手迹、题跋、撰述、行状、墓志铭等史料中的观点为依据,作《祝允明各书体临摹对象举隅》以印证祝允明各书体取法的广泛与宽博。仅从楷书的取法来看,所涉及的书家已有:锺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颜真卿、赵孟頫等诸家,而更不论其他书体了。祝允明从27岁至67岁间,几乎每年都有对《黄庭经》的临作。据现存著录与出版的作品统计,祝氏临《黄庭经》就有七本:成化丙午(1486)本、弘治庚申(1500)本、正德庚午(1510)本、正德庚辰(1520)本、嘉靖乙酉(1525)本、嘉靖丙戌(1526)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无纪年)本,其中四本有图录可见。祝允明临帖除了具有广泛性,更突出了他临古的频繁性。


祝允明博观纵览的临古方法,足以让他具备了超越同时代人的可能性,进而具备了超越前人的可能性。他在临摹上注重对某家笔法理解,临一家像一家,为其能够融合各家笔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他书风的多变提供了便利。明文彭跋《祝书东坡记游卷》云:“我朝善书者不可胜数,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为集众长。”清汪澍也提到他风格的多变:“平生见京兆书凡数十百卷,莫有同者。盖书到熟来无心于变,自然触手尽变者也。”他以任何一种面貌便可谓一家,而他一家已然具备了多位大师的面貌,可谓不可多得的艺术天才。





祝允明 临黄庭经册(部分)


追本溯源——祝允明临帖模式的演进


祝允明于古帖无所不摹,使其眼界大开,对表达诸家形貌特征亦能纵横如意。对此他有着深刻的认识,祝允明在《奴书订》中云:“今人但见永兴(虞世南)匀称,率更(欧阳询)劲瘠,琅琊(颜真卿)雄沉,诚悬(柳公权)强毅,与会稽(王羲之)分镳,而不察其为祖宗本貌,自粲如也。”对唐代诸家风貌精准的概括正是体现祝允明追踪祖宗本貌的临帖观。《奴书订》中又云:


赵室四子,莆田恒守惟肖,襄阳(米芾)不违典刑;眉(苏轼)、豫(黄庭坚)二豪,啮羁蹋靮,顾盼自得,观者昧其所宗。子瞻骨干平原(颜真卿),股肱北海(李邕),被服大令(王献之),以成完躯。鲁直(黄庭坚)自云得长沙(怀素)三昧。诸师无常而具在,安得谓果非陪臣门舍耶?而后人泥习耳聆,未尝神访,无怪执其言而失其旨也。


历史上众多书家风貌的形成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祝允明深谙其理,并能于书学之路,追溯本源。他能够将每个时代的大师作为自己的跳板与阶梯,层层递进,最终“借近人之梯,入晋唐之门”。祝允明题《临王羲之法帖卷》后有云:“古今书家辄称锺王,后世虽有作者莫可企及,锺则专工于楷,而逸少独能兼善之,故其尺牍相传,等若球璧,即石刻流播,亦奉为模范。”历来书家皆以取法锺、王作为标榜,并以此炫耀自己是书学有源、书法正宗的。锺王作为“祖宗本貌”在祝允明心中举足轻重,认为即使是锺王石刻碑版,依然要奉为典范。他在《书述》中明确指出:“书理极乎张、王、锺、索,后人则而象之。”


临帖是对古人书法风格和面貌的学习,以学习的相似程度来区分实临还是意临。实临不仅注重写形,还要注重取神。而意临则侧重取神,同时掺杂着个人的审美旨趣。这两种对临的临帖方法是书法学习者常用的临写方式。而一般从临摹到创作我们还会采用背临或忆摹的方式,这比对临的要求会更高。这要求学书者仔细研究原帖,对笔法、结构、章法等相当熟练,并将原有的内容背出一一摹写下来。虽有难度,但这是临习者学习某家面貌最好的途径。若将这种难度继续加大,那便是仿书的模式了。仿书要求熟练掌握某家笔法技巧、结构特征、章法等,最终以风格面貌为旨归来进行创作的一种模式。这样的方式不需要范本作参照,它是临摹走向创作的一条快捷通道。接下来我们将具体探究祝氏是怎样临古的,又运用了哪些临帖的模式?


虞世南大运帖(右)及祝允明临作(左)


1

可作真迹观


在祝允明临作的款识中经常发现一些字眼,如“不忍释手”“展玩再三”“愧不能仿佛万一”“深愧效颦之不工”等,体现了祝氏临帖时的崇古与敬古的态度。无论临作呈现出来的面貌与原帖是否相似,但是临摹要忠于原帖来汲取养分的目的是不变的。


从存世的临摹作品来看,祝允明早岁所临诸家法帖的态度是忠于原帖的。27岁临《黄庭经》与原帖相比,关于原帖中脱字处有补漏的文字,如“后有命”后补脱字“门”、“灵根坚”后补脱字“固”等,皆忠于原有的章法来临写,体现出祝氏对古帖中“矩”的理解。上海博物馆藏弘治七年(1494)祝允明35岁《临魏晋、唐宋人诸帖》,其中先后临锺繇小楷《墓田丙舍》、王献之小楷《洛神赋》、王献之行书《二十九日帖》、王献之草书《先夜帖》、欧阳询楷书《大观太清楼手札》、虞世南小楷《大运帖》、褚遂良小楷《大观太清楼手札》、薛稷小楷《大观太清楼手札》、蔡襄行书《澄心堂纸帖》、苏轼行书《不获再会帖》、黄庭坚行书《沈睿达诗评》、米芾草书《元日帖》,共计12本帖子。清人梁章钜对祝所临王献之《洛神赋》作出评价:“此若掩却后款,谓是祝京兆字,其谁信之”,可见祝氏所临已全然不见自己,只见大令。临本后有题款:


右诸帖若干种,余闲中偶戏临,几欲付之水火矣。吾友彭寅甫见而喜甚,意欲持去。余不能辞,辄以赠之,并记其后。观者当祝生多儿态也。弘治甲寅中秋,祝允明书。


他虽自称是戏临之作,但每件临作都是尊重原帖的。梁章钜在其所临苏轼《不获再会帖》后感叹曰:“此段所临最为得神,即作真苏迹观可也。”


根据祝允明35岁《临魏晋、唐宋人诸帖》,我们将随机选取三个临本与原作进行观照,细究祝允明临帖与原贴相近之程度。首先选取临锺繇小楷《墓田丙舍》与原帖相较,临作中所有字法的处理完全原样照搬,其中三个“之”字的收放关系便一目了然。在章法的处理上几乎保持一致,特别是前两行的临写。祝书基本把锺繇的风格特征表达出来,得锺繇高古纯朴之态,行间茂密,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临作与王献之行书《二十九日帖》相对照,全得大令笔法,字形大小、轻重、收放、缓急、牵丝连带皆遵循原帖,章法上也保留了原来的三行,特别是临作中“献之再拜”一气呵成与原作完全同步,尽显大令风流俊美之态;虞世南《大运帖》,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腴,意和笔调,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端雅中见平和润雅之象,实有士君子风度,为唐楷之上乘者。祝允明临本用笔亦得虞书圆润气秀之意,笔势舒展,字形宽绰,谨守法度,整体气息浑然天成。其中“超”“寿”等字的字法与姿态完全吻合,对每个字的把握也是收放有度,从用笔、结构、章法上都最大限度的与原帖接近。后面的其他临帖皆是忠于原帖的佳作,此处不一一展开比较。


明彭年在跋《远游二首》中认为祝允明是“临池之射雕手也”。文徵明《题祝京兆临宣示表》中云:“元常《宣示表帖》,乃锺王最上一乘,非等闲可拟。自逸少临后,嗣响者寥寥。今京兆所临,直逼晋、魏,移神手也。”彭年与文徵明在跋语中给予了祝氏高度的赞扬,肯定了他在临古的过程中对于形貌与神采精准地把握,是所谓形神兼备。




祝允明 临王羲之帖册(部分)


2

以意构之


祝允明在《写各体书与顾司勋后系》题:“今效诸家裁制,皆临书以意构之尔。知者乃或妄许为能书,殊用愧恨而已……”临书以意构之透露出祝氏不仅从古法中得其神采,还能不断在拟古中流露个人才情。弘治九年(1496)祝允明摹写智永《真草千字文卷》,后有款识:


南沙有古癖,家多蓄名画及古法帖,不下数千本。丙寅秋中,余有事过之,出智永千文相示,墨光萤腻,字画遒劲,真本宋拓之上乘也。展玩再三,不能释去。南沙乃附小青衣作啧啧语,遂出朱丝素缣,欲临摹其上……枝山允明摹写。


智永《千字文》得二王真传,祝允明有幸得以一见,便神往而不能自拔,自然不会错过对其效仿的绝佳机会。文徵明认为“此卷摹临智永禅师法帖,而雄姿劲气更轶而上之。吾不知其为逸少、为智公、为希哲也”。可见祝允明能够随心所欲、驾轻就熟地表现王氏一脉书风,得智永神髓而又不失个人意趣的流露。


文嘉将自己父亲文徵明与祝允明所临摹的《黄庭经》作一对比,跋云:“与其父文徵明刻于停云馆所临摹之《黄庭经》相比,其用笔以骨为胜,是‘似而似’,祝之临本则以肉为胜,是‘不似而似’。”文徵明临摹注重对结构、法度的掌控,讲究点划的经营与安排,且能够细致入微,达到精致与刻画的程度,因此“似而似”;而祝允明在用笔上加重了笔画原有的厚度,显得充实而饱满,以肉胜之。与原帖相较虽带有个人意趣,但是更加注重神采与意趣的捕捉,故“不似而似”。正如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所云:“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真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


祝允明41岁临《黄庭经》已将脱字排入行中,已并非如21岁时所临《黄庭经》一样亦步亦趋的追求形似,而是掺杂着自己的喜好去临写,加强了笔画的厚度与粗细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临摹的方式与追求的意味也在发生着变化。祝允明兼善各体,熔诸家书风于一炉,展现了他从古人身上遗貌取神的能力,达到“不似而似”之境。



祝允明 临王羲之帖册(部分)


3

忆摹


美国克里斯蒂博物馆藏正德二年(1507)祝允明《忆摹赵文敏书唐集七十首卷》,自题:“正德丁卯仲秋,同东楼老先生锡山,访钱氏家藏书画卷。见《赵文敏书唐集百首》,观其书法俊秀,用笔得羲、献之妙。笥中有素纸一卷,舟中寄兴,忆摹七十首,聊以效颦,不自知其芜陋也。枝山居士允明。”祝允明忆摹赵孟頫书唐集七十首,这里的忆摹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背临。若要背临七十首古诗,可见需要超凡的记忆能力。在此祝氏不免有夸大的嫌疑,但是他能够用赵体书风将这些古诗还原是可以肯定的。祝允明忆摹的方式很少见到,但可以推断他并非仅此一次采取这样的模式进行临写。当然,上文已说明背临所具有的难度,也是一般书家较少选用的方式。



祝允明 临王羲之帖册(部分)


4

仿古


临摹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古人的养分更好地运用到创作中去,而祝氏一直从容地游离其中,游刃有馀。他喜欢将若干古帖临于同一卷上,或仿诸多书家风貌于同一卷上,而这样的一种方式对于他而言更多的像是一种游戏,集中体现了他有趣的临古与仿古的书写模式。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祝允明临古和仿古的作品,大都是将楷、行、草合于一卷。其中临作有成化二十二年(1486)祝允明《临帖册》,其中楷书临萧子云书三则,薛稷书一则,书《高唐赋》一首;弘治七年(1494)祝允明《临魏晋、唐宋人诸帖》等。比较而言,仿作书于同一卷上稍多一些。正德五年(1510)上元日,祝书《楷行草三体杂诗卷》,其中《春女赋》为卷首,仿欧体楷书;嘉靖元年(1522),祝书《六体诗赋卷》中,仿魏锺繇、唐张旭、前人章草、宋苏轼、黄庭坚、元赵孟頫六家书。嘉靖四年(1525),有仿《苏黄米蔡体小字袖珍卷》。正德十一年(1516)秋,祝书《墨林藻海一卷》,涉及到真行草各体,先书诗二则,后仿诸名家风貌。引首有廖秭书“墨林藻海”四大字并跋,拖尾有郑郊跋二。先后有仿右军、大令、欧阳率更、虞永兴、《黄庭》《兰亭》《洛神》《急就章》、锺元常、鲁公、眉山、豫章、襄阳、子昂诸家,可谓颇为壮观、叹为观止。


祝允明仿古的方式无不体现他对于传统书学的重视,对于时人不取径传统,还戏称临古为奴书的态度,颇不以为然,作《奴书订》以驳之,并提出“沿晋游唐,守而勿失”的书学观。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精彩绝伦的仿古书风来证明临古也是极佳的创作方式,更以丰富多彩的诸家手法展示了其书风的多样性。



祝允明 墨林藻海卷(部分)


祝允明 墨林藻海卷(局部)


结语


祝允明熟稔经典的脉络,融会诸家达到孙过庭《书谱》所论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境界。文徵明《题祝希哲真草千字文》云:“余尝谓书法不同,有如人面。希哲独不然,晋、唐则晋、唐矣,宋、元则宋、元矣,彼其资力俱深,故能得心应手。”祝氏遍友历代,博采众长,除了展示各家风貌外,最终更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开创出独特面貌,同时也为苏州书坛开启了新的风尚。他能够学古而不泥古,出入变化,由赵孟頫上溯晋唐,时有“虽不甚经意而结体出吴兴,时时有晋人法”。较赵而言,祝氏能够在承袭魏晋之馀仍然从宋元诸家汲取灵感,此种行径迥异于赵孟頫摒弃宋人而直追魏晋。


祝允明书法临摹观极具借鉴的意义,无不警示当下诸多学书者,不可一味追求新貌而失去对传统的理解,走向怪诞流俗的境地。而祝氏从临古到入古,再到化古的行径无疑是中国书法史上汲古出新的典型案例。



祝允明 楷书临黄庭经卷


祝允明 楷书临黄庭经卷(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