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非创伤性寰枢椎旋转半脱位,于1830年由Charles Bell描述,一例梅毒和咽炎患者,脊髓压迫而逝世
-
1951年,法国医生格里塞尔(Grisel),报道2例此类患者,咽部感染后发生,并界定为综合征
-
如是,格里塞尔综合征,指非创伤因素所至寰枢椎旋转半脱位;患者具有头/颈感染史,或耳鼻喉相关操作后出现
发生率
典型病例
-
一般情况:7岁男孩,斜颈24小时;无头颈部外伤史
-
病史:1周前咳嗽,吞咽疼痛,不伴发热
-
查体:颈部右转,略屈(图1);同侧胸锁乳突肌痉挛,并颈项痛,向对侧主动旋转时加重;扁桃体肥大(2+/4+),充血,无渗出或脓肿;神经功能完好
-
化验检查:白血球正常(9,800/mm3),C反应蛋白正常(<6.0>6.0>)
-
颈椎CT:寰枢椎旋转半脱位,寰椎左侧关节突前脱位,寰椎-齿突间距ADI正常,2毫米(图2)
-
治疗方案:软颈围固定,止痛,肌肉松弛药

图1 典型病例外观

图2 颈椎CT示寰枢椎旋转半脱位

图3 A、B、C为颈椎MRI影像,D为张口位平片:寰枢椎关节间隙对称
-
儿童易感之原因,归于韧带与关节囊相对薄弱,关节面水平朝向,支持肌肉亦小
-
先天因素:唐氏综合征,马凡综合征,韧带松弛,寰枢椎半脱位之风险亦高
-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儿童期发热性血管炎频发,亦与格里塞尔综合征相关
鉴于寰枢椎张口位平片受头部位置之影响,诊断寰枢椎旋转半脱位之金标准,为颅颈交界之三维重建CT;而且,若无疼痛,行CT检查时,头部尽量置于中立位
-
对于创伤性寰椎椎旋转半脱位,Fielding和Hawkins分型,分作4型(图4)
-
I型:单纯寰椎于枢椎旋转,寰椎-齿突间距正常(正常值:成人2-3mm;儿童可至5mm)
-
II型:旋转前脱位,寰椎-齿突间距3-5mm,横韧带轻度功能障碍
-
III型:旋转前脱位,超过5mm,横韧带完全失能
-
IV型:旋转后脱位
-
I型和II型半脱位最常见,无神经损害;III型和IV型可致脊髓压迫和神经损害

图4 Fielding和Hawkins分型示意图

图片提供 慈念
1. Barcelos AC, Patriota GC, Netto AU.Nontraumatic atlantoaxial rotator subluxation: grisel syndrome.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Global Spine J. 2014 Aug;4(3):179-86. PubMed PMID: 25083360.

形之平 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
声之平 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
德之崇 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格言联璧》
本资讯基于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研究,旨在饶益大众、学术传播,非医疗实践之唯一准则;本资讯内容不应用作医疗纠纷判定的依据;本资讯所涉及内容不承担任何依据本资讯制定及履行过程中所产生任何损失的赔偿责任。
此文为脊柱甘露语林微信平台原创作品,授权及投稿事宜敬请联系平台投稿邮箱(jzglyl@yeah.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