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丁·路德与教皇决裂的原因及其前因后果

 向钱进向厚赚 2016-12-22

                                                               作者:樊约瑟(Joseph Venn)

 【内容提要】:马丁·路德是基督新教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后人对于他的评价不一。喜欢他的人说他是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和宗教领袖,而讨厌他的人说他是“上主葡萄园中的野猪”或“魔鬼的工具”。笔者看过天主教写的宗教改革史和新教写的宗教改革史的观点就全然不同。本文的目的就是想尽量还原历史事实,让大家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历史的真实面目。在写作本文时,笔者感到很纠结。究竟该不该写这篇文章,因为我们看到的、类似的作品已经太多,况且历史学家已经写出了更多更好的作品。他们的当然要比我的好得多。但仔细斟酌之后,还是决定要写。一是因为已有的教会出版的宗教改革史多有宗派观念,而教外的资料又脱离了信仰的指导,走向了无神论。二是他们的作品多以重要的历史事件为核心,很少见到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论述。这样,使得初学者很难摸着头绪。本文以大公主义的角度简单客观并全面的介绍了路德改教的原因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并以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展开论述。

  路德宗也称信义宗,因由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和他强调的因信称义故名。要想从根本上了解路德宗就必须先了解路德宗的创始人马丁·路德及当时的历史背景。

路德出生于德国萨克森省(Saxe)的艾斯勒本(Eisleben)的一个矿工家庭。[i] 他的父亲为人正直勤奋,母亲信仰虔诚。路德小时候家境贫寒,以后得到一个贵妇人帮助才得以接受良好教育。1501年进埃尔福特大学攻读法律,150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50772日在埃尔福特附近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场暴风雨,雷电交加。当时路德及其害怕,就像圣母马里亚的母亲呼求说:“救救我,圣安娜”!并许诺若是这次不被雷电劈死就去作一个修士。暴风雨过后,路德平安的回到了家。15天之后,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毅然的进入当地的奥古斯丁修院修道。在修院里路德表现得很突出,无论是在身体上的操练还是学习上的刻苦。路德说过:

 “我是个好修士,我严谨地恪守修道院的一切规则,严谨到一个地步,如果曾经有修士因为修行的缘故而得以进入天堂,我敢说那就是我了。所有在修道院认识我的弟兄可以为我见证”。 [ii]

路德在信仰上的虔诚几乎是所有新教宗派共同认可的,就连当代的天主教会也重新看待路德,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iii]

16世纪的德国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定,其实各个阶层矛盾重重。政治上德国皇帝查理五世(Chales V,1519-1556在位)不仅是德国的国王,也是罗马帝国名义上的皇帝。[iv] 查理五世16岁就当上了西班牙的国王,并兼美洲和菲律宾掠夺过来的大量土地的主人,他还拥有现在的比利时、奥地利及意大利南部。他曾自负的说在他统治的领土上没有日落。帝国的广大管理就十分的困难。皇帝的权利因各种势力的纠结而削弱。1519年他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实际上当时的帝国由七大选侯分割治理,选侯才是某一地区的真正统治者。[v] 除了七大选侯之外还有许多小诸侯,他们各自为政、关卡林立,彼此间时而结盟,时而对立,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内部的四分五裂就足以让皇帝很头痛了,再加上外来者的威胁更加让他不知所措了。那时东边的土耳其人时常进犯,西边有权势逐渐强大的的法国。

教会和社会的情况更加地糟糕。当时的天主教会拥有德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主要被修道院占据。教会还要征收各种赋税。德国的财富不断地落入教皇的金库。据记载当时每年从德国流入教廷的财富多达30万金币,而每年德国的税收才1.4万金币,因此当时的德国被称作“教皇的奶牛”。人民的生活可想而知。贫民和一般的神职人员生活大多都很艰苦,而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却生活奢侈,极度腐化。甚至很多神职人员连基本的神学知识都没有。路德在修院中却对此一无所知。要不是奥古斯丁修院派路德去了一趟罗马,看到了当时教会的腐败,也许就不会有轰轰烈烈地宗教改革运动和今天的新教教会。[vi] 史料记载当路德第一次来到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时不禁高呼:“啊!罗马城!”但路德在罗马呆了一些日子后,让他对这座神圣的城市大失所望。意大利一些神父的无知让路德感到吃惊。甚至有神父举行弥撒说:这是饼,并且永远是饼;这是酒并且永远是酒。”[vii] 如此的无知和亵渎是路德怎没也接受不了的。路德所在的奥古斯丁修会的神父们是那样的虔诚,而意大利的传教神父们又是这样的无知。其实不只是在意大利,德国的状况也大概如此。当时的教会不仅兜售赎罪卷,同时也买卖神职。有些神父还出售告解的秘密和出入风花雪夜的场所,这一切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并不觉得奇怪。教会的腐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路德的罗马之行,让他目睹了这一切。

路德从罗马回来就一直住在威登堡(Wittenberg)。1515年教皇利奥十世(Leo X,1513——1521在位)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向各国发售赎罪券,并答应将一部分收入给各国君主。勃兰登堡的大主教阿尔伯特(Albrecht of Brandenburg)向德国富商富格尔家族借巨款从教皇利奥十世手中购买美因兹大主教的职位。1517年教皇答应阿尔伯特兼任美因兹大主教并负责在德国发售赎罪券。阿尔伯特将出售赎罪券的钱一半上交教皇,一半用来还购买美因兹主教职位的债务。阿尔伯特将出售赎罪券的具体事物交给了多明我\道明会的修士台彻尔(Johannes Tetzel)。台彻尔为了多多出售赎罪券,就故意夸大赎罪券的功效。他骑着小毛驴,手里拿着铃铛到处游走,大喊着说:“赎罪券是上帝赐给我们的高尚礼物,凡买赎罪券的人,不仅以前的罪得赦免,就是将来要犯的罪也可得赦免。……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死者的灵魂马上就能从炼狱升入天堂。”

路德对这种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的宣传赎罪券的功效很是气愤。[viii] 于是路德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1031日夜将自己撰写的《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的辩论提纲(共95条,因此也叫《九十五条论纲》)钉在了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第二天早上(111日),到教堂参加弥撒的信徒、修士、神父看见了这95条,很多人表示赞同。因着95条受欢迎的程度和印刷术在欧洲兴起的缘故,不到两个星期传遍了德国,又不到两个星期竟传遍了整个西欧,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这95条中,路德的言辞比较温和,也没有反对教皇的言论,只是希望教会能够取消赎罪券。95条一经发表就遭到美因兹大主教阿尔伯特和台彻尔等多明我会多名修士的强烈攻击,因为反对出售赎罪券关涉到他们的实际利益。他们向罗马教廷控告路德藐视教皇权威。开始教皇对《论纲》的影响并不太在意,认为路德不过是“醉汗的呓语”。但随着论纲被广大信徒和神职人员接受,教皇和当时的统治者不得不重视路德了。最初教皇以枢机主教的职位为条件要求路德收回论纲,遭到路德拒绝。1518年路德写了《解答》一文(Resolutions)为自己的主张辩解。路德在文中强调:自己并不是在攻击大公教会,反而是在肯定了罗马教会的正统性。并表示自己愿意维护教会的权威而顺服教会和教皇,也愿听教皇发落。不料却引起了争端。同时指出大公会议的权威高于教皇,否定教皇颁布的各种大赦理论。15188(有些历史资料是7),教皇命令路德到罗马接受审判,路德面临的很可能是死刑,就像103年前的约翰·胡斯所遭受的(Jan Hus,1372-1415)那样。这时撒克逊选侯腓特烈(Frederick)利用自己的权利使审判改在奥斯堡。151810月路德和教皇特使、枢机主教、多明我会会长卡耶坦(Thomas de Vio Cajetanus,1468-1534)公开辩论。在法庭上路德慷慨陈词,驳得卡耶坦哑口无言。卡耶坦要求路德公开承认错误,遭路德拒绝。末了,路德给教皇写了一封信辩解信,希望教皇能够了解真相。路德怕他们报复,于1020日夜间赶回威登堡。事后路德说当时卡耶坦就像驴子弹竖琴。 [ix]

15191月德皇(即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Maximilian) 去世,查理五世6月即位。在此之间教皇为了选举新皇帝的问题,曾拉拢撒克逊选侯腓特烈,派特使米勒提茨(Karl Von Miltiz)送金玫瑰给腓特烈以示友好。因为此,教皇在对待路德的问题上就显得不那么强硬。米勒提茨来到德国后看到很多人都仇视教廷,就与路德私下谈判。路德表示自己无意攻击教皇,只想改革腐败的教会。米勒提茨企图将路德骗出威登堡,但路德拒绝离开。双方达成了协议。教皇答应路德不必再去罗马受审,并将出售赎罪券的台彻尔免职。路德答应教皇不再发表煽动性的言论。15193月路德向教皇请罪,并向各界呼吁要忠于罗马教会。但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教廷中的强硬派哪能这么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教廷中的一些高级神职人员故意挑拨路德和教皇之间的关系。15197月路德和当时的著名神学家约翰·艾克(Johannes Maier Eck,1486-1583)在莱比锡就教皇权威等问题进行辩论。参与这场辩论的有梅兰西顿(Philip Melanchthon,1497-1560)和威登堡大学的校长,还有200名武装的学生保护路德。路德在辩论中说:“一个有圣经装备的普通平信徒要,要被视为高于一个没有圣经装备的教宗或教会。至于教宗关于赎罪券的谕令,我要说,教会和教宗都不能设立信仰的条款,这些条款应是来自于圣经,为了圣经我们应当拒绝教宗和公会议。”艾克使用逻辑上的归谬法,给这场辩论挖下陷阱。艾克将论题引到被天主教公会议定为异端的胡斯身上,使路德被迫承认自己的观点与胡斯有类似之处。胡斯就是在大公会议上被定为异端的。[x] 在此之后,路德既不承认教皇的绝对权威,也被迫不承认公会议的绝对权威,只是承认圣经是信仰的绝对权威。[xi] 这场辩论共进行了18天,以后双方以发行小册子的方式继续辩论。负责仲裁的两个大学的报告迟迟没有不来,两年之后巴黎大学的报告才出来,而耳弗特大学的报告始终就没出来过。

这场辩论之后,艾克亲赴罗马,向教皇控告路德是异端。1520年春,卡耶坦主持起草了《斥马丁·路德谕》(“主兴起”通谕),615日由教皇利奥十世签署发出。该通谕例举了路德41条“严重错谬”,包括对告解、圣体、绝罚、炼狱及教皇权威等论述。通谕还限令路德在60天内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将遭受绝罚的命运。路德1010日正式收到此通谕,其实在9月底路德就知道通谕的大致内容。 [xii]

1520年的810月,路德写下了著名的三篇论文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辩解。这三篇论文是:《致德意志基督徒贵族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基督徒的自由》。

《致德意志基督徒贵族书》是写给德国的下层贵族的。当时路德结识了一些人文主义者和一些具有改革倾向的下层贵族,想借着他们来推动改革。文中强调,我们要改革的不是大公教会的教义,而是教会的腐败和种种错误的做法。例如教廷在德国榨取大量财富及买卖神职等问题。同时也要求教皇放弃世俗权力并承认君主的世俗权力,废除神职人员独身制度。路德还要求由皇帝来召开大公会议,而不是由教皇来召开。

《教会的巴比伦之囚》是用拉丁文写成的。这篇论文是写给当时的知识分子和神职人员的。文中用巴比伦来影射罗马。路德认为天主教的圣事礼仪让基督徒成为“被囚禁的奴隶”,所以他强调“因信称义”,强调“人人皆祭司”。信徒和上帝之间无需神职人员和圣礼制度做中介。圣礼必须由基督亲自设立,因此只承认洗礼和圣餐。 [xiii]

《基督徒的自由》大概写于152010月到11月间。当年1011日,路德与教皇特使密晤并达成协议:只要路德承认天主教是正统信仰,并声明自己并没有攻击教皇,便可以既往不咎。为此路德写下了《基督徒的自由》。文中的语气委婉而坚定,提出了他对基督徒救恩的看法,认为不是功德使我们得救,而是信德使我们得救。路德并没有否定行为,只说明行为是信德的果子。正如他自己所说:“爱是信的明证”。路德还给教皇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绝无意攻击您,我甚至期望能蒙您赏识,为您的事业服务。”路德故意把本文的写作日期改为9月,目的是让人们以为本文是他在收到教皇通谕之前写的。

路德以为这样教皇就能收回通谕(绝罚),但教皇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公开开除路德教籍。路德写下了《反对敌基督者的通谕》,并在1520年的1210日路德当众烧毁教皇通谕,至此路德被迫与教廷彻底决裂。


[i] 路德的受洗日是1111日,这天正好是图尔主教马丁的纪念日,因此取名马丁·路德。

[ii] 【美】罗伦培等:《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陆中石、古乐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年,22页。

[iii] 天主教会曾参加纪念宗教改革450周年活动,1983年教宗参加路德诞辰500周年活动并亲自到路德坟墓前吊念。

[iv] 1519年以前的德国国王是马克西米连。

[v] 当时罗马帝国的七大选侯是:捷克国王、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侯爵、巴拉丁伯爵、科伦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美因兹大主教。后来支持路德改革的是萨克森公爵。

[vi] 路德因耳弗特(Erfurt)的奥古斯丁修会事物到过罗马,那是1510年。

[vii] 【美】罗伦培等:《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陆中石、古乐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年,26页。

[viii] 出售赎罪券来自教皇克莱芒六世(Clement VI)在1343年所颁布的《天主的独子》诏书中提出的大赦的道理。天主教认为基督、圣母和圣人的功劳形成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功德宝库。又根据信经圣徒相通的教理发展出大赦的道理。即教会有权柄从功德宝库中拿一些功德给某某人。赎罪券的天主教神学根据就在于此。笔者认为即使功德宝库真的存在,也是一个属灵的存在。信徒要像支取某项恩典或功劳也必须借着悔改、祈祷和禁食,而不是花钱购买。(徒8:18-24

[ix] P.J.Klassen,Europe in the Reformation,New Jersey 1979,pp36-37.

[x] 1414年,由教皇约翰二十二召集的康士坦斯大公会议上,胡斯被定为异端,并被处死。

[xi] 在天主教看来,路德彻底失败了。因为路德不仅反对教皇,也反对公会议。最要命的是他承认自己与康斯坦茨公会议(Council of Constance1414-1418)判为异端的胡斯有相似之处。其实路德并不否认初期教会的大公会议,只是否认教皇以自己名义召开的颁布教会信条的公会议。1520年以后,路德主张大公会议应由皇帝召开。

[xii] 这里饶有兴趣的对比,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不到一个月就传遍了整个西欧,而教皇通谕从发布到到达路德手中竟用了将近四个月时间。由此可想人们对路德改革的欢迎程度。

[xiii] 路德在1520年以前一直认为有三件圣礼,那就是洗礼、圣餐和告解。在1520年后路德已不承认告解为圣礼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