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面管教】“智慧妈妈”长成记(1)

 致为新材料 2016-12-23



01

我去接儿子放学,忘了带魔幻陀螺


5点钟,接到儿子电话:

“妈妈,等下来接我的时候,带上魔幻陀螺,巨斧牛魔。”

“好的。”我原本也想着要带上,很干脆地答应了。


准备好做晚饭的食材,我就穿上鞋出门了。

走到一半,突然想起来:我忘了拿上魔幻陀螺了。

怎么办?

  • 回去拿?——那就来不及接儿子了!

  • 不回去拿?——等下怎么跟儿子交代?


纠结中,想着给儿子打个电话,提前说一声,问问他希望我怎么做。

结果电话无人接听,我决定还是先去接儿子。


一路上脑袋里开始拼命搜索: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运用“正面管教”哪个工具呢?

——诚恳地道歉?倾听他的感受?共情?……


因为刚才那么一纠结,耽误了一点儿时间,儿子的校车已经到了一会儿。我赶紧跑过去,站在车旁的儿子见到我,两眼一亮向我跑过来。见到我两手空空,期待的眼神瞬间暗淡。


我赶紧道歉:

“对不起,妈妈忘记带魔幻陀螺了。”


儿子停住脚步,把头扭向一旁,眼睛开始红了:

“哼!那我不回家了!”


我在他旁边蹲下来(和孩子高度相同),看着他说: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很不开心,因为妈妈忘了带魔幻陀螺。你刚才肯定是希望一见到妈妈就可以拿到你的魔幻陀螺玩儿。”(共情)


儿子没吭声,但含着泪水轻轻地点了点头。见儿子情绪稳定一点儿,我向他慢慢解释:

“妈妈接到你的电话时,还特意把陀螺拿到鞋柜上放着。可是,刚才一出门,不知道怎么就给忘了。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我想回去拿,可是又怕来不及接你。给你打了电话,你没接。妈妈就只好空着手过来了。”


“可我还是很生气!”儿子的眼泪流了出来。


“那你希望妈妈做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点儿呢?”我希望能尽快让儿子心情好起来。


“只有一个办法——吃披萨。”儿子终于把头扭了过来,充满期待地看向我。


那一刻,我内心有些纠结:原本每周一有一个属于我和儿子的“特殊时光”,就是放学后和他一起去吃披萨、鸡翅和薯条。我们约定好一周只吃一次,因为这些食品毕竟不那么健康和营养。而今天是周四,我要破坏“规则”吗?略有迟疑后,我还是答应了:

“好吧!我们去吃披萨。”


儿子立马擦干眼泪,跟着我去吃披萨了。


其实,到现在我还不确定,我答应吃披萨的做法是否合适,是否会导致其它的不良后果。也许,那一刻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允许他哭一会儿,静静地陪着他;或者请他再想想,有没有其他能让情绪好一点儿的办法。但那一刻,我有些着急了,我只想让他情绪好起来。




02

儿子去同学家玩,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回家


吃完披萨回家,路上儿子问我今天的作业多不多,他想做完作业之后去同学家玩儿。我说跟平时差不多,做完了还有时间你就去。


儿子一回到家,立马拿着书包去他的房间做作业。我跟他说:

“你是希望妈妈先辅导你不会做的题目;还是你先做你会的,等下我再辅导你不会的?”(有限的选择)


儿子想了想说:

“你先辅导我不会的吧,然后我再把其他会的一起做完!”


OK,达成一致。儿子一个小时完成所有作业,我也同时做完我的事情。


以前,儿子总是喜欢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停地叫我,让我没法好好做我自己的事情。有时候刚辅导完一题,出他房间不到一分钟又听见他叫我,不胜其烦。后来,我跟他说,让他先做他会做的,不会的空着最后再叫我。当然,这也是正面管教的工具之一:即把“不”语言,转变为“正面语言”。现在,又学习了一个更能体现相互尊重的工具,即在我和儿子都能接受的选项中,让儿子有了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完全服从我的要求。


儿子让我打电话给他同学的妈妈,说他要过去玩儿,并且要我送他过去(说是担心路上有坏人)。


我没答应,让他自己去,并请他用自己的电话手表联系。儿子开始有点不情愿,见我态度坚定,还是自己拿起了电话手表:


“***,你作业做完了吗?我做完作业了,想去你家玩儿。”

“***,我作业还没做完,你可以先过来。”

“你能过来接我一下吗?”

“不行,我作业没做完,我妈不让我出门。”

“那你跟你妈说一下呗!”

“我妈不同意,你让你妈送你过来嘛!”

“我妈不送,我妈让我自己过去。”

“那你就勇敢一点儿呗!”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差点笑出声。孩子们之间的童言稚语,有时候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那要不你快点做作业,做完再过来接我?”

“我还有好多呢!等下都没时间玩了。”

“好吧!那我现在过去。”


儿子开始穿鞋。我心里其实也有点担心,就问他:

“你准备自己过去吗?”

“嗯!你不送我去,我只能自己去呀!”儿子一副勇者无惧的表情。


“我还有个主意,要不要试试?”

“什么主意?”

“你拿着电话手表,我一直跟你通电话,直到你到***家。”

“为什么呀?”

“你不是担心路上有坏人吗?如果你一直跟妈妈通电话,遇到危险时妈妈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啊!”

“哦!不用了,我可以自己过去。”

“那好吧,你去吧!准备什么时候回来?”

“8点50分

“太晚了。”

“那就8点40分。”

“好。”


关上门,我赶紧跑到阳台,努力适应在黑暗中观察。说实话,我心里还是挺担心的,虽然小区治安不错,但最近网上层出不穷的各种拐骗小孩的视频,还是让我心有余悸。终于看到儿子的身影,跑跑跳跳地去向同学家那栋楼。一直到他进入那栋楼,我才放下这颗又想培养孩子的胆量,又担心孩子安全的“忐忑之心”。


我洗了澡,躺在床上听一个讲座,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小时。看手机时间:8点46分。如果按我们约定的时间,儿子应该回来了。


我发了一条微信给儿子同学的妈妈,问他回来了没。几秒钟后,手机响起,是儿子:

“妈妈,我们玩得好开心,我想晚点回去。”

“我们不是约好了时间吗?”

“是啊,可是我们现在玩得正高兴,我想再多玩一会儿。”

“现在是8点47分,你想什么时候回来?”

“9点钟。”

“好吧!妈妈希望你9点钟能准时回来。”

“好。”


9点零6分,儿子准时回到家,看起来玩得挺开心。我觉得我得跟他谈谈这个遵守时间约定的问题:

“儿子,过来,妈妈跟你聊聊关于遵守时间约定的问题。”


儿子走到我床边,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今天我们原本约定的回家时间是8点40分,但你打电话改到9点钟;还有这周二,约定8点30分,但你后来也是改到8点50分。我觉得你没有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这样的习惯不好。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之前说的时间不够晚啊?”

“你的意思是说,玩的时间不够多,对吗?”

“是啊,才玩那么一会儿。”


“你今天是几点钟去的?”

“7点半左右吧!”

“那什么时间回来的呢?”

“9点钟。”

“那这中间,你玩了多久?”

“一个半小时。”

“一个半小时,你觉得还不够吗?”

“不够啊,一玩起来,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啊!一下就到点儿了。”


“我知道你很想多玩一会儿,可是回来的太晚,会影响我们睡觉的时间。你想想看,等下还要洗澡,还有睡前故事。”

“我洗澡很快的,几分钟搞定,就可以讲故事了。”

“好,那你自己想想最晚什么时间回来,然后后面怎么安排?”

“最晚8点55分回来,回到家9点钟,洗澡5分钟,然后就可以讲故事了。”


看着儿子一脸笃定的表情,我那个汗啊,这时间计划表,堪比职场精英了!

“好吧!就按你说的,下次一定要遵守哦!”

“没问题!我去洗澡了,很快的!”


一切看起来那么美好和谐,如果这个晚上就这么过去了,我大概会觉得我已经要“出师”了。可是,事情往往在最后的时刻翻盘……





03

儿子要我帮拿睡衣,我不肯,情绪爆发


“妈妈!洗完澡穿什么衣服?”儿子在洗手间喊我。

“明天可能要降温,穿那件厚的吧!”我躺在床上,隔着客厅回答他。

“我不知道哪件是厚的,你帮我放到床上。”


平时,我都是帮他放到床上的,今天躺在被窝里实在不想动,就想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打开衣柜最下面那一层,红色或蓝色的那两套,都可以。”

“我不知道是哪件,你帮我拿!”儿子很坚持。

“我不帮,你自己拿。”我也很坚持。

“我不知道是哪件!”儿子有点烦躁了。

“总共就那几件衣服,你怎么不知道?”我也火了。

“我就是不知道!”儿子也冲我吼。


我知道这一刻,他的大脑盖子”打开了,我的“大脑盖子”也打开了。我不想说话,怕自己忍不住冲他发火,脑海里拼命在想:儿子现在的行为,是基于哪个错误目的呢?


我知道他想让我帮他做事,这大概是在寻求一种“被关注”的爱,有时候我也愿意为他做一些事。可是他说他不知道是哪一件,让我感觉特别不爽。我认为他不可能不知道,他就是故意的,他在与我对抗,希望我能听他的。那么,他到底是在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力”呢?


就在我烦躁不安地各种胡思乱想时,儿子光着身子走到我房间门口,一直不停在大喊:“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因为得不到我的回应,所以他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大,到最后,都带着哭腔了。


看着他,我有那么一刻的心软,甚至是内疚,但一贯的行为模式还是控制了我。我冲他喊:

“你不知道就别穿了!爱穿不穿!”说完低着头,不看他。

他大概知道拗不过我了,哭着回他的房间。


过了一会儿,他穿好衣服又走到我房间门口,但不进来,拿眼睛偷偷瞅我。我的情绪也平复一点儿了,就喊他进来。


他稍微扭捏了一下,就进来爬上了床,坐在我旁边。我做了一个“大脑盖子”打开的手势,对他说:

“刚才,妈妈的‘大脑盖子’打开了,你的‘大脑盖子’也打开了,所以我们俩都生气发火了。现在,妈妈的‘大脑盖子’合上了(我把手掌握成了拳头),你的呢?”


“我的‘大脑盖子’还是开的,我还很生气!”


“好,因为‘大脑盖子’开着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好好沟通的;那就等你的‘大脑盖子’合上了,我们再沟通吧!现在,你想做些什么,能让你心情好一点儿呢?去你的‘冷静地带’躺躺?”


儿子没说话,但看得出来,他的情绪已经平复了很多。他默默地下了床,回去他自己的房间。


又过了几分钟,儿子笑嘻嘻地跑到我床边,跟我说:

“妈妈,我的‘大脑盖子’也合上了。”

“是吗?那太好了!你刚才去做了什么?”

“我去玩了一会儿我的玩具。”

“哦,玩一会玩具心情就好了。那现在我们可以好好聊一聊了吗?”

“嗯!”儿子开心地爬上了床。


这个时候,抱着儿子,跟他说说我当时的想法,也听听他的感受,应该是最好的方法了。可是,习惯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自动化模式让我又忍不住开始说教:“……”(为了避免对各位读者产生错误引导,此处省略。)


我猜儿子对我“叽里呱啦”那一顿说教,也是充耳不闻的。好在他心情已好转,对我的“啰嗦”也比较包容。聊了一会儿,我们就一起开开心心地回他房间,陪他睡觉了。


儿子一上床,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我躺在他旁边,看着这张稚嫩的睡脸,不禁感慨:多可爱的孩子啊!他那么相信我、依赖我,又那么容易地就原谅了我!想到这里,我再一次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更用心地学习做一个智慧的妈妈,让我的孩子,在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慢慢长成他自己原本的样子。



后记:

正面管教态度:每次进步一点(Baby Step)

正如我们不能要求蹒跚的幼儿一天学会走路,我们也不用要求自己一下子学会正面管教的所有内容,更不用要求孩子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只要我们每次进步一点点,对自己有同情心,对孩子有同情心。这些点滴进步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积累成质变,慢慢内化在我们的生活里,形成全新的生活行为习惯,这样孩子们就会培养出让他们人生幸福的性格和能力。


大道至简,人生亦如是!本平台为个人自媒体平台,致力于女性个人成长。女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母亲。一个(女)人,能经营好一个家庭,就是对国家乃至对人类所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了。让我们一起,更好地做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