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笔生花不再是理想

 江山携手 2016-12-24
妙笔生花不再是理想
              为孩子的习作插上隐形的翅膀
                       于都第六小学   刘荔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革不断深化。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深化。让我们执教者殚精竭虑,要解决提到作文,学生皱眉,老师犯难的困惑,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三年习作教学,我积累了下面几个方面的写话教学方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拓宽知识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获得成功的起点。如果孩子把阅读当做一钟兴趣、一种休闲活动,就可以养成阅读的习惯,这对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怎样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呢?
    1、推荐好书,培养阅读兴趣。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教师向学生或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贴近儿童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童话、故事、散文等等,如《淘气包马小跳》、《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孩子们自己读,自己悟,比教师的说教有用得多。读名人名言,与大师交流------穿越历史的话语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2、通过活动,发展阅读兴趣。
    二、教会积累方法,积淀丰厚语言
要注意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样在作文时,才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才能使写作内容丰富,觉得有啥可写,有话可说。那么怎么积累呢?
    1、摘抄文中优美的词语。很多文章有许多的妙词,孩子边阅读边积累,遇到自己喜欢又不懂意思的词语,鼓励孩子利用词典解决。还可以要求他们摘抄后选几个词写一小段话,做到积累运用相结合。
    2、摘抄精美语句。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阅读借鉴,注重平时积累,不失为一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摘抄精美语段。阅读过程中,发现精美语段,我们可以先把它摘抄下来,然后安排背诵,可以利用早读课时间抄一些在黑板上,大家一起来赏析,想想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鼓励学生在习作中使用。
    4、摘抄经典故事,积累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不注重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时就会文思枯竭,难以连缀成文。即使勉强写成一篇文章,也难免内容空洞,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嫌。
    三、充分利用教材,进行练笔巩固
    1、利用课文插图进行写的训练。借用插图,训练学生的观察、组话能力。尤其低段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每个基础训练中都有插图。这些插图使教科书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插图可以用作课堂教学的直观便捷的辅助教具。如我们曾经执教过的《可贵当然沉默》一文,首先运用色彩鲜艳、生动直观的图吸引学生;接着要求学生按图的顺序注意细致的观察,大体了解每幅图的图意;再要求他们认真读课文,回答出——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为什么大家都沉默了?老师再次使气氛热闹用了什么办法?学生反映如何?在老师教给了学生观察的方法后,进一步指导学生图文结合,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理清了思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使学生看图说话的内容既具体又有条理。进行这样的训练,必须将看、读、想、说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观察事物有条理,思维才能有调理的发展,口语表达才具有层次性和准确性。
    2、抓住课文空白点,进行想象空白。
选入教材的文章作品中有些地方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大语言训练的力度。如我们在教《可贵的沉默》一课时,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心里会想些什么呢?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回答较精彩,很好懂,补充了课文空白点,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的锻炼,课后还可以做小练笔写下来。还有些课文中的内容用省略号省去了,我们可以利用省略号进行说话训练,如《荷花》这一课,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些什么?也就是补充第四自然段的省略号处。使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学习课文,了解省略的内容,读懂课文,明白文章所反映的思想的同时,又使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到了良好的训练。
    3、把作品的思想和意境与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
在教学时,我们要设法把作品的思想和意境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联系起来,在作品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使书中的一景一物牵动学生的心,是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产生共鸣,以此来启迪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悟性,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这既是教学的途径,也是写作的途径。
    4、善于捕捉写作契机,把富含寓意的教学内容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动笔能力。
    一篇感情丰富、富有哲理的课文,学生往往在教师授课时就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此时,我们要善于捕捉写作契机,让学生把感慨与联想写出,这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