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作文点拨:学会“改用”自己的文章

 江山携手 2016-12-25

          初三同学,首先要有储备意识。俗话说,仓中有粮,心里不慌。任何一位初三学生,都写过不少的文章。到了初三,应该筛选出一些相对优秀的文章。我想应该要5到10篇吧。然后请老师打分批阅,如果能有名师指点最好。然后根据老师的建议,反复修改。修改的目标并非仅仅为了获得一篇好文章,修改的真正目的:提高自己对好文章的认识和理解,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储备一些优秀的素材等。

  其次,要有改用意识。我觉得改用自己的文章,并不可耻,因为这些文章是自己的智慧结晶,是自己的思考所得。改用并非套题,更不是生搬硬套。退一步讲,如果运气好,能直接使用文章,不用改,那也无可厚非。改用,其实是文章的再次创作,是在原有文章基础上的再加工再完善再提升。

  林同学的这次写作经历,便是一个改用自己文章例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如何灵活改用自己的文章。

  依题改用。改用的前提是题目的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根据题目要求来选择文章,而非用文章来套用题目,这是改用和套用本质的区别。林君怡同学在看到题目之后,虽然手头有好多篇现成的好文章,但是她并没有盲目套用。而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文章,进行改用,虽然这篇文章并没有完工。

  作文重构。作文重构,作者经过相应的思考,不拘泥于原文,而是对原文的再开发,对其中可取之处的再利用,是进行重新构思。本文从立意的再确定、切入角度再选择、框架的再搭建,已经和原文有本质的区别,某种程度上,原文只是一个素材,是一些布料。改用,是再设计再加工,是成衣的过程。

  改进问题。在改用文章的时候,要努力改进原文存在的问题。比如林君怡同学知道原文的车夫不够贴近生活,于是在改用时,便加以改进,“有名有姓有住处而且和自己本人有过交谈,这样看着比较真实。”还有,她怕自己会写偏题,在文中便多次出现“向前走”,做到充分点题。

  完善细节。当框架构建好之后,便是完善细节了。本文可贵之处,在改用过程中,加入了众多精彩的细节。林君怡说“ 抽烟的素材是原先备的,本想写爸爸的时候用,后来写的时候想到人一般在无助啊无奈啊这样的情况下都抽烟的,就用进去了。拍口袋那个是写的时候想写个点,表现一下车夫生活困难,一点钱也当宝贝一样,想来想去这个动作应该还可以。”

  以上是我们看得到的,还有一些看不到的,她说“然后就突然肺里出来的一些句子用上去也就差不多了吧。”从她心肺里出来的是什么,是怎么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须有平时的修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