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设计与实施思路

 老友茶馆 2016-12-27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设计与实施思路

概    述

 

坊子区教育局   丰际萍


        坊子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于2010年4月,该项目由教育局主持规划,实验学校承担实施。4月,在刘局长的亲自主持下,项目正式启动,并由基础教育研究监测中心完成方案设计;5—8月,项目组按方案完成学校规划及基本构建工作;9月,新学期开始,学校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扎实落实,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经过大半年的探索,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1年,我区将在部分小学逐步推进。为使各学校了解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思想,供大家结合实际自主选择、自主规划、自主实施,现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设计和实施思路作一介绍。

         一、项目的提出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载体,是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体现。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和建设者,也必将在课程实施与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转变。同样,作为一所学校,一旦建立起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将由此摆脱“千校一面”的格局而形成特色。为此,我们确立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

        我们的愿景是: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实现教师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促进特色学校建设。同时逐步将探索经验辐射全区,促进全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回顾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全国运行已近十年,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对促进学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构建与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①国家课程:部分学校国家课程落实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的基础育人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地方课程:就山东省地方课程来看,尽管目标明确、编写严谨,但不容忽视的是许多内容与某些国家课程内容重复、交叉,从而导致教学的浪费。

        ③校本课程: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存在很大随意性,缺乏特色和活力,没有实现三级课程育人上的有效互补。

        ④学校三级课程建设没有形成体系。三级课程管理从提出到实施,已近10年,但是,真正从宏观教育目标入手,构建属于自己学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且在构建过程中,真正形成规范、制度,进而形成完整课程体系的还比较缺乏。

        ⑤对课程认识的窄化,甚至将课程开发等同于编写教材。没有真正让学校一切教育因素成为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

         因此,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构建适合学校的融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显性课程与学校隐形课程为一体的完整课程体系,是每个学校都应重视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的重要问题。我们就是想在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构建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体系,从而发展学校,发展教师,最终指向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

        1.关于课程

        关于课程,有许多不同的概念界定。我们借鉴了由叶澜教授主编、陈玉琨等著的《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一书的观点:概括国内外对课程的不同界说,大致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中”。而这里所说的课程是就广义而言。

        2.关于学校课程体系

        我们所研究的学校课程体系,是指学校在把握国家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不变、国家课程设置不变、学生发展基础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现行国家、地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整合重组,依据学校育人理念、学生需要、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隐性课程的科学规划和建设,进而构建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融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显性课程与学校隐性课程为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

          三、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框架

        (一)完善学校显性课程体系,实现三级课程育人上的有效互补。

显性课程,“通常是指学校有计划的列入课程表内的所有课程。”“它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便形成了学校显性课程体系。

       1. 提高国家课程实施质量,落实基础育人目标。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所以课程建设与实施,首要的是高质量地落实国家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部分国家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整合实施,提高效益。

        针对地方课程与部分国家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我们将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与国家课程中的品生、品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实施,将《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整合实施,整合内容,整合课时,使国家课程育人目标得到强化,地方课程目标得以更好地落实。

      (2)一个学科内部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最大限度落实课程目标。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和建设者,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应该具有合理整合课程资源的权利、义务和能力。为此,我们依据课程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基础,在一个学科内部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实施效益,最大限度落实课程目标。

       如语文学科,依据语文课程目标,落实读写基本功训练,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有计划地补充阅读,适当增加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数学学科,就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进行前后衔接或补充等。

        2.科学规划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特色学校建设。

       根据学校育人理念、学生需要、校内外资源等,科学规划校本必修课和选修课,让校本课程建设形成规范和制度,进而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1)增加必修课。必修课不必太多,关键在于适合学校、适合学生。它是学校办学目标、核心育人理念的体现,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2)设立选修课。选修课可以多设,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根据学生需要、教师资源、社区资源等,设立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作用

        学校文化是课程,教师行为也是课程,要让学校的一切因素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重点放在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挖掘与形成、制度文化构建、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学校显性文化的建设上,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学校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

        四、该项目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实践意义

该项目一方面重视提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和学生需要,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变课程建设中的零散探索为系统构建,使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形成育人上的实质性互补。而隐性课程的提出,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载体。

       1.解决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整合实施,提高国家、地方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完成国家课程育人目标。

        2.解决校本课程特色不足、缺乏实效的问题。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实际,让校本课程更加科学丰富而富有活力,并形成体系。

         3.将学校一切因素纳入课程体系建设,必将带来学校文化、教师思想、教学行为的变化,提高育人质量。

         4.使学校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进而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并以此为载体,促进特色学校建设。

         5.探索得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策略,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凭借。

        五、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与着力点

        1.国家与地方课程整合实施的原则与着力点

      (1)整合要科学。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或强化。二者整合的首要关注点是确保科学:我们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删除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重复内容,整合交叉内容,提高效率。

      (2)实施要高效。整合后的课程实施,应该是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叠加。

        2.一个学科内部课程资源整合的原则及着力点

      (1)以课程目标为标准,确保课程目标落实。

     (2)关注学生学习基础,保证整合的计划性与序列性。

      (3)以教材内容为蓝本,找准整合点,有机整合拓展,提高实效。

      (4)深入研究常态课堂,明确改革思路,以高质量的常态课保障整合效果。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将“小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工程”列为课程体系建设四个版块之一,并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分析式阅读教学弊端,提出了阅读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语言为本,情感为魂,主动实践,发展能力。

        一是明确提出了阅读教学的四个结合,提高常规课堂效益。具体为:学习语言与人文熏陶相结合;阅读理解与领悟表达相结合;阅读与发展学生思维相结合;阅读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相结合,让好习惯伴随学生终身。

        二是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单元整体预习——课时整合授课——单元回归整理。找准单元整合点,如按文体整合、按人文主题整合、按表达方法整合,或同一作家文章整合等,实现整合的最大效益。

         三是适当增加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 校本课程设计原则及着力点

       (1)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本准则,规范和引导整个开发活动。

       (2)以学校核心育人理念为支撑,突出学校特色。

       (3)以学生需要和教师资源为依据,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4)教学实施应充分体现课程特点。

         4.隐性课程建设的着力点

      (1)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构筑学校管理文化。

      (2)构建制度文化,以学校核心价值观统领制度建设,让制度服务于教师发展。

      (3)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4)适度规划学校显性文化,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5.课程评价着力点

        关于课程评价,不同的课程行政主体有不同的关注点。作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我们评价的着力点是:

国家与地方课程:主要是实施效果评价,包括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评价,学生发展评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校本课程评价:主要是开发质量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

        针对上述评价关注点,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并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构建科学、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

         六、实施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落实三个“基于”,确保学校课程建设的科学性。

        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决定作用,要求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具有科学性。而基于国家政策、基于课程目标、基于学生发展需要,是保证课程建设科学性的关键因素。

        2.关注“弹性空间”,实现三级课程育人上的实质性互补。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地方和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弹性空间。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如何利用弹性空间,是实现三级课程育人互补的关键;增强地方课程设置的目标性和序列性,是学校拥有“弹性空间”的重要保证;克服地方、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现象,是提高地方与校本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3. 重视学校管理与教师行为,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它不会游离于学校的其它工作而存在,而将受到学校管理水平、师资水平等的制约。因此,改革与重建学校管理制度、转变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保障,也是应有之义。

        4.把握“共性”与“个性”,实现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

一个区域的学校课程建设,应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构建过程中的方法策略,可供大家借鉴运用,而具体的课程设置又具有学校个性。所以把握共性、体现个性,是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2010年7月印发;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4月;

叶澜主编、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6月出版;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师大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