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长大了,你爱过的奶茶,也在变得越来越好

 木头1018 2016-12-27


几乎所有中国年轻人的青少年时代,都少不了“奶茶”二字。和称分量的香酥鸡一起称霸放学后“欢乐时光”的珍珠奶茶,是我们所有人的珍贵回忆,不可磨灭,更无可替代。


年纪渐长,选择多了,我们似乎淡忘了奶茶的陪伴。加班时,总是咖啡在手,偶尔馋嘴喝杯奶茶,却总也抹不去心中淡淡的嫌弃:


“啊呀,也就是香精和奶粉。”



时代在变,很多人感慨,如今的蔬菜水果蛋奶肉,都不复小时候的美好味道。相反,那一杯曾经满是香精奶精的奶茶,却似乎完成了某种颇为惊人的逆袭。


你长大了,你爱过的奶茶,也在变得越来越好。


还以为奶茶停留在半杯粉、加点水、摇一摇的时代?一杯好奶茶,光是分类、流派,就有许多学问,而它到底有多少种做法,更是能编本书了


今天,我想带你看一看。记忆里小时候的奶茶,和现在你喝到的奶茶,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奶茶进化史


1.0 粉末时代


问了不少朋友(还有我自己),人生的第一杯奶茶,是小时候放学路上的奶茶店。


那时候的奶茶,口味多得数不清。每人手里的奶茶,颜色都不一样:粉红草莓味,紫的香芋味,淡绿哈密瓜,巧克力味咖啡味,深浅不一。




墙边整整齐齐堵满了一个个粉盒子,用奶粉勺舀了,一勺勺倒进杯里,做实验一样,加水一冲,塑封机封上口,摇摇均匀,甜甜的一杯魔法就这么变出来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奶茶就是冲剂一样的东西。


再过几年,这种粉冲的奶茶,就可以自己在家泡着喝了。不知道,现在优乐美和香飘飘分出胜负了没。



粉末时代的奶茶,没有茶也没有奶,主要配料,几乎就是植脂末(俗称奶精)况且十几年前的植脂末,处在零健康的原始阶段,一倒就是小半杯。


很想坐时光机回去告诉自己,少喝点呀小朋友……


2.0 街头时代


由植脂末和甜味剂编制的童年回忆,有一天还是终结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冲剂式的奶茶,不健康。


但喝奶茶的习惯,还是留了下来,也便催生了更“高级”的奶茶。毫无疑问,以coco、一点点、快乐柠檬为代表,奶茶的2.0时代,就是街头连锁奶茶店的天下




奶茶2.0时代,制作流程多了仪式感:调味粉盒被一排整齐的桶代替,装着不同的茶和奶,按比例混合在雪克杯里,像调鸡尾酒那样拼命摇,最后奶茶才如细流般缓缓流出。


从1.0进化到2.0,奶茶原料经历了革命式的变化:


原料里终于有真正的茶了不管茶叶品质如何,但至少是真的红茶、绿茶、乌龙茶。为了保持新鲜,很多店会每2-3小时更换一次茶汤。


不过,2.0时代的奶茶,变化最大的是奶。比如,虽然用奶精的店家依然存在,但更多的店家开始使用牛奶制作奶茶,从普通的常温奶,到口感更好的巴氏奶,都有涉猎。



还玩出了新花样:打发淡奶油变成奶盖,覆盖在纯茶上,一厚一薄相互叠加,玩出了全新的口感!



如果你是奶茶店的常客,对奶霜欧蕾玛奇朵、布丁仙草西米露之类的字样,想必不会陌生。告别了1.0时代的奶茶,就像原子大爆炸一样,快速换代更迭、推陈出新,终于要迎来新世界。


3.0  精品时代


奶的原料和工艺,是2.0时代的主题。奶茶的3.0时代,拼的是茶,从原料品质、萃取工艺,都有重大升级!


2.0时代惯用廉价茶叶,只依稀辨别涩味和碳焙味,只能粗暴简单地叫它们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当茶原料越来越好时,菜单会产生下面这样的变化



看着专业又细分的奶茶菜单,恍惚间,还以为自己在茶馆呢。


原料改进已经让人大为惊喜,这些奶茶店还想尽了办法来“折腾”茶:


萃取方式1:意式机



对,茶也可以像espresso一样被萃取出来,时间、温度和压力的参数都随茶叶品种而调整。


虽然单饮未必可口,却非常适合做成奶茶


奶泡打好后,拉花完全无压力哦:



口感:像奶咖一样浓郁绵滑,但并不适合所有茶。


萃取方式2:steampunk



steampunk是近几年在美国流行的茶咖两用机,有点像台半自动的爱乐压,设置好时间、温度等参数后,这台机器就可以自动泡茶。国内不少时髦茶馆,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貌美如花、方便稳定,是它的优点。缺点?死贵死贵,一套要好几十万,用这个的,都是土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