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虎藏龙的东湖路56弄

 海派書鄉 2016-12-29
东湖路虽短,但是,名人名居的确不少,即便像56弄这样没有名字,却依然卧虎藏龙。



这里离赫赫有名的“杜公馆”,仅几步之遥。一隅之隔的繁华全然没有波及到56弄,它象是被东湖路遗忘了似的,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无数的社会名流、政府要员等,上层人物曾居住于此。但奇怪的是,虽然源源不断地有人来探访,但热闹着旁人的热闹,56弄始终无名。




绒线大王沈莱舟


▼1927


沈莱舟就是56弄的居民之一,他就是上海著名老店“恒源祥绒线店”的创办人。1927年,沈莱舟与人合作,在福州路开设“恒源祥人造丝毛绒线号”。这间小小的商号,就是“恒源祥”的前身。创始人沈莱舟从小的商号起步,鼎盛时期亦工亦商,下属十家企业,成为国内绒线行业的龙头老大,人称“绒线大王”。




▼1935


1935年,“恒源祥”迁至现在的金陵东路139-141号,换上了“恒源祥公记号绒线店”的招牌,批发兼零售,成为当时绒线业的大户。40年代初,上海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却正是沈记恒源祥鼎盛的时候,沈莱舟花了十几根金条,买了东湖路56弄里的一栋房子。



现在看来,这栋房子仍然是新颖的。它占地300平米,高三层,一并三排,全部房间朝南。房子的外观洋溢着海派风情,凸出的一排房子,像是巴黎大剧院里奢靡的包厢造型,虽然经历虽然洗礼,仍然不退姿色。一楼有舞厅和两间打通的厨房。每天吃饭时,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全家十几个人围着张乒乓桌那么大的桌子,两个保姆忙碌得不可开交。




沈莱舟原来看中的是现在宝庆路2号,靠近复兴路的房子,那是一幢20年代建成的房子,有个很大花园。但是,他老婆喜欢东湖路的房子。沈太太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祖上也是作官的,嫁给他的时候,沈还是个穷光蛋,可以算作下嫁吧。



▼1966


1966年,文革没有任何征兆地降临到沈家头上。弄堂里,凡是知道历史的人,无一不提到恒源祥一家的命运,仿佛那种悲惨是整条弄堂的噩梦:“文革”刚来的时候,孩子们突然发现自己没人管了,一开始还很高兴;可后来才意识到,这条四分之三住户是资本家的弄堂,成了红卫兵经常光顾的地方——受灾最严重的,就是恒源祥老板一家。






京剧艺术家盖叫天


56弄的22号,解放后,曾住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儿媳妇、七个孙女和保姆。盖老和儿子常年在外表演,留下儿媳妇带着一群孙女,儿媳妇话不多,平时和附近的居民没什么交往。



东湖路的房子,其实是人民政府拨给盖老的,在这以前,他住在马当路上的一幢小房子里。马当路的房子有一个小天井,东湖路房子后面有一块地坪。这都是盖老练功的地方。


盖老一生离不开戏,他有个信条: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夏天,他穿着棉袄,扎着大带,穿厚底鞋,在太阳下跑圆场;而冬天则反其道而行之,打着赤膊,在朔风凛冽中跑圆场。


盖老一生中表达他的喜怒哀乐,都离不开戏。长子翼鹏去世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盖老正在马当路的房子里喝茶,听到这个消息时,老人被惊呆了,眼含着泪,就唱道:“黄梅不落青梅落,白发人反送黑发人。”


“文革”中,盖老受到了残忍的虐待。住在在破草棚里,屋漏雨点落盆中,老伴烦得睡不着,而盖老则风趣地说,这声音好像台上的“阴锣”,正好催你睡觉嘛!1971年,盖老在杭州逝世,墓葬在杭州西湖南岸金沙港,墓坐东朝西,土石结构,墓前立有石碑坊,上书“学到老”三字,两旁楹联为“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将其姓名、艺名和戏名都镶嵌在其内。






曾经的的名人足迹


后来,56弄许多人走了,许多人来了。这里曾经聚集了上海报业、出版社、商界、艺术界的人物。现在的39号,一幢白色的楼房,以前曾是前苏联专家住的;50号,是原正广和老板住的。16号,则是原卷烟厂老板住的。


许多房子换了主人。盖叫天的府第现在成了东湖旅游设备公司的办公地点,前苏联专家楼现在是东湖宾馆三号楼。




林则徐的后人也曾住在这里,现在后人夫妇已经远渡重洋。当年,女人整日穿着旗袍,里面穿着裤子,奇怪的打扮,被看不懂的孩子们叫做“蛏子”。她家里养了20几只猫。那幢曾经爬满猫的房子,现在不知道成了谁的府第。


现在,56弄里有几幢楼租给了公司,外边的车也常把弄堂当成免费停车场,但这些暂时还没有破坏56弄的平静。弄堂里遇到的多是老年人和中年人,没有年轻人,也许他们都忙在外头,但是他们把这条弄堂的生机也带走了。也许56弄真的非常适合老人,在此他们无须怀旧,却已感受到了那份逝去的“花样年华”。




←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