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妙杂谈】技击是综合功力的大工程

 tjboyue 2016-12-31

太极技击精妙杂谈

太极拳是武术,所以有武术“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之共性。武术有什么打法,太极拳理应也具有什么打法。但是,太极拳有自己的轨迹和特性,在拳法、器械和技击的训练以及实战应用中,又有太极拳独特的拳理拳法,这些都有别于一般武术的训练和应用。



作者拳照

不武而成武


太极拳拳艺讲究阴阳、虚实、刚柔、松圆、开合、轻灵、用意不用力,以及八门五步、安舒中正之特性。以一般技击而论,欲打倒一位健全而又健康的成年人,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所以,太极的技击就是利用综合功力而形成的大工程。


如果留意,在公共拳场经常可以看到太极拳爱好者二人较技、较力,其共性“皆先天自然之能”及后天招术加本力。但传统太极拳的技击却不是这般二人较绞在一起的。


笔者研习太极拳多年,深深体悟到,不能以常人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去想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否则就是一世盲练。现实情况正如宋谱《八字歌》歌诀所云:“十个艺人十不知。”




现举前人太极拳论拳诀如下:


王宗岳《太极拳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


陈王廷《用武要言》:如生龙活虎之状,似巨炮直轰之势。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如龙如虎,出乎尔而急如电闪,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


杨谱《太极膜脉筋穴解》:节膜、舒脉、抓筋、闭穴。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形若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似放箭。


李亦畲《五字诀》: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如皮燃火,如泉涌出。


读了先贤技击的经典著作,我们自愧不如,要深研拳理拳法,真心实意潜心操练,才有可能进入太极技击之道。老子说:“道法自然。”老子以及后来艺家们谈经论道,传道不传技艺。太极拳理论博大精深,读得再精再细,归根到底是返朴归真,归于自然。不要总想着向练家学会几种打法,否则,结果是越学越僵,越学离开自然越远,退不出来。等到明白了,鬓发染霜,后悔晚矣!



太极三法诀


在我练太级拳的生涯中,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理解到太极技击有三条法诀:第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第二,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第三,用意,不要用力。

  

对技击三大法诀有了认识和理解,在拳场就不会再违背原则,练拳、推手、技击都不离开阴阳、轻灵、用意不用力,遵道而修,就能得不期然而然之效果。



有一而无二


什么是太极技击呢?它并不是你来我往三五个回合谁也问不动谁,到七八个回合双方气喘吁吁而鸣锣收兵的那种技击。太极技击,用现代话说就叫“一次性”,即有一无二。所谓“有一无二”,即出手就分胜负,伸手就见输赢。

  

听说跟吴鉴泉宗师学拳,他看你一眼,你就会大有脏腑外流之感,必求师住手。王茂斋大师一技击出手,人便被发放五米之外。传说一人向他买了筐,用筐向他挤去,瞬间此人已摔出店铺外车道上。其子王子英艺精盖世,跟他技击,一照面,就感有泰山压顶之势,只好认输退出;站在杨禹廷面前双腿打晃,脚下无根上浮,只想逃走;被吴图南大师看一眼,进不敢进,退无处退,悬在那里,心里发慌。

  

杨禹廷老人家谈技击时曾说:“打人容易摔人难,摔人容易放人难。”意思是乘对方不备,上打一拳,下踢一脚,这都容易,但要制服对方将其摔倒,那就不容易了。若是将对方发放出去,便更有难度。所谓“发放”,简解其意,就是拿得起放得下。能拿起来便可扔得出去,小到毛巾帽子,大到一百多斤重的活人。只要是人,尽管是一个健全而健康的人,一位有武术搏击经验的人,拿得起便可以发放出去。这是太极综合功力的大工程完成后的效果,并非诓言。



太极技击法


太极技击讲究化、拿、发放。而接住对方来手,粘粘糊糊绞在一起,费牛劲将对方推出去,虽然可判获胜,但这不是太极技击。太极技击要有太极之特性,接手沾粘连随,“动之则分,舍己从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如此,将对方拿起然后发放出去。这才叫太极技击功夫。如果二人较技,双方不具备太极技击之特性,还是不较技为好,以防用力努劳伤内。伤内为练武人之大忌,劳内伤身无益至极。

  

以上引用拳之经典,并非装饰拙文,每一句都有实用价值,每句均为太极阴阳学说之规范语,内涵丰富,其妙无穷。不是三天两早晨可以悟得。但只要去悟,绝对有益无弊。



给来力找出路


通常情况下,有学练击技者多想去胜手打人,而有些太极拳老师往往在教授太极技击时,将太极之阴阳、轻灵、用意一概忘掉,只教技击,以满足追求打人之愿望。其实这些技击法只能称为“术”,也就是“招”,而招术全然不能反映太极的特性和内涵。

  

当代杨式太极拳家杨振基先生说:“身上没有一定功力,不能推手。”他说的推手指的是技击。清末陈鑫大师论技击之道,说:“外面之形,秀若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闲之神,尽是大雅风规。”这是高层次的技击艺术。首先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技击之道,要给对方的来力找一条出路。对方进攻,要以化、拿、发、打应对,功法有二:


其一,以柔克刚,化中有打。双方较技,对方来势刚猛,此时绝对不能接对方之手,接手就有悖阴阳、轻灵、用意不用力之特性。接手可以解释为两位壮汉紧紧握手,握手就是双方绞在一起。如何解脱呢?若对方是用有力大手的紧握,我就是一位含羞少女与他壮汉相握手。壮汉用力紧握,少女轻轻不握。拳论称“接手分清你和我,彼此之间不混合。”这就能化险为夷,此时再怎么去打他,就由不得对方了。

  

其二,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对方攻来,我站住中定位置,身形三不动:不动意,不动身,不妄动;手上三不动:手不动,手上丢,手不顶。对方来势无效,你就转危为安。对方来势受阻,由呼气变吸气,如何打他,化、拿、打发,由你处理,对方就极为背动。

  



对来力还可给三条出路:左、右、下。给对方来力留出这三条出路,说得简单,但拳家身形必须具备“松空”,也就是宋谱《授秘歌》中的“无形无象,全体透空”之功力。说通俗了,从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关节都要放松。臀、裆、小腹、腹、胸、背、顶同时也要虚灵。关于身形放松,笔者在《太极解秘十三篇》书中的松功“九松十要”篇章里有详尽的叙述。

  

周身放松是内外上下整体的综合功力,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完整一气站好,也是杨露禅说的“站住中定往外打。”对方攻你,你往左一想,右一想,或往下一想,对方就顺你的意念而去。妙哉,太极技击!



技击是大工程


太极技击是智慧、松空、内外上下完整一气的综合功力的大工程。这个工程的基础是从拳上练出来的,是从推手基本功练出来的。怎么练?笔者在《论太极门松功》、《论太极拳道》、《论太极推手道》等篇太极拳筑基功的文章中有较详尽的阐述。练功的根本是按照太极阴阳学说循规蹈矩、扎扎实实、不急不躁地练,不东张西望,要甘于寂寞,遵道而修,就会有成功。

  

所谓遵道而修,是遵阴阳、轻灵、用意不用力之道。在修炼中真正身知体悟。太极拳是阴阳变化、松柔动态运行之艺术。在修炼中,太极拳无论行拳和技击都应是文化艺术、审美的体验。并在此体验中找到技击的高层次境界。神为主宰,拿对方的神经重心,一想即是。这是高雅技击艺术美,美就美在太极技击有上下相随,“舍己从人”之美;沾连粘随“引进落空”之美。美哉!一片幽闲之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