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庙市--袁家方

 老北京的记忆 2016-12-31

  1、北京的“十步一寺,五步一庙”

寺庙在传统社会中,历来是十分重要的公共信仰空间。

旧京庙宇繁多,民间流传的俗谚中,关于庙宇的,便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十步一寺,五步一庙”、“九门十个庙,一庙无神道”等说法。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是说潭柘寺的古老。它始建于西晋,距今已1 700多年,初名嘉福寺,至清代曾改叫岫云寺。那古谚中似乎隐含着另一层意思━━仿佛是在暗示:潭柘寺庙宇及其庙事活动,曾促成了北京城城市的出现。

“十步一寺,五步一庙”,是形容北京庙宇之多。但北京寺庙究竟有多少,至今还没有确数。

据许道龄编辑,国立北平研究院1936年出版的《北平庙宇通检》记载,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京城内外共有庙宇948座。其地理范围大约相当于今天北京的城区和近郊区。但该数字仅根据文献汇编整理, 既缺乏官方档案材料证明,也缺乏学者实地勘察订正。

民国年间,北京市政当局对传统宗教寺庙进行过三次普查登记,分别在1928年、1936年和1947年。北京市档案馆于上世纪90年代将1928年北平特别市政府社会局的寺庙登记表格整理,并汇编收入《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于1997年出版。编者说明此次“共登记寺庙1631个”。但这个资料也有遗漏。

19361月开始的北平市第二次寺庙登记工作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其所得到的统计数字是:30年代中叶,北平全市寺庙总数为1278座。

19477,北平市政府根据内政部“寺庙总登记每十年举行一次”的规定,开展第三次寺庙登记工作。据19488月出版的《北平市政统计》上显示,此次统计到1947年全市城区郊区共有寺庙1920座。

有上述四个统计数字,尽管我们还难能获得北京庙宇确凿的数字资料,但也足以让我们能认同北京 “十步一寺,五步一庙”的民谚了。

 

老北京的庙市(一)

               民国初年的正阳门城楼,从图中能看到正阳门前的两座小庙。

 

“九门十个庙,一庙无神道”。正阳门是北京的正门,因而在各城门中,它建得也最高大、雄伟。明永乐十七年(1419)建成正阳门时,明代曾在正阳门的瓮城内建了一座观音庙,以求观音菩萨普渡众生,护佑天下太平。

清朝建立后,因为对英武忠勇、义冠古今的关羽非常崇敬,特别封关羽为协天大帝关圣帝君,还把关羽作为护国之神,因而,北京内城的九门内各建了一座关帝庙。一座观音庙加上九座关帝庙,这就是“九门十座庙”的由来。

东直门是在元代崇仁门的基础上改建的,明正统四年加修了瓮城。由于原来的地理条件,再加上这里大运河水路交通及陆路交通繁忙,瓮城能占的地方较小,以至关帝庙中仅有关帝的神牌一座,没有塑造高大的关羽的神像。于是就有了“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还有个说法叫“一步三座庙”,表面上看,似乎这是在极致而言旧京庙宇之多,走一步便能跨过三座庙。其实这里所讲的是北京曾经的一处圣迹━━“一步三座庙”。

一步三座庙坐落在原朝阳门内水关南侧,三座庙并派相连镶嵌在城墙上,中间是“天皇庙”,内雕伏羲像;其左是“地丘庙”,内雕神农像;右是“人皇庙”,内雕轩辕氏像。这三座庙是用白色大理石建的,上下约一尺多,左右宽约一尺二,雕像高仅半尺。所以得名“一步三座庙”,是说人们迈上一步就可经过这三个庙,以言其小。

一步三座庙虽然小,但香火不断,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总有人去朝拜。

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拆城墙,一步三座庙也便随之荡然无存了。(《京都胜迹》,胡玉远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6月第2版,第205页,王永斌撰“旧京一步三座庙”)

据粗略统计,至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仍存在80多座庙宇。(袁家方 2010.10.18)

 

2、北京著名的庙会与庙市

老北京城寺庙多,庙会自然就多。因为是国都,庙会的规格也不同,有国家祭祀神道,有民间进香拜佛。民间的祭祀中,还有行业神祭拜的庙会。

朝廷所主持、举办的祭祀活动,自然仪式隆重,引万人观瞻。据记载:“京师所祭者九庙:真武庙,永乐十三年建……祀北极佑圣真君。正德二年,改为灵明显佑宫,在海子桥之东,祭日同南京(即 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东岳泰山庙,在朝阳门外,祭以三月二十八日。都城隍庙,祭以五月十一日。汉寿亭侯关公庙,永乐间建,成化十三年,又奉敕建庙宛平县之东,祭以五月十三日,皆太常寺官祭。京都太仓神庙,建于太仓,户部官祭。……荣国公姚广孝,洪熙元年,从祀太庙,嘉靖九年撤庙,移祀大兴隆寺。在皇城西北隅。后寺毁复移崇国寺”(《明史·礼志》)。其中,三月二十八东岳庙庙会,五月十一日都城隍庙会,其风俗由明代起至于晚近。明清两代,有国家官吏祭祀,晚近则只百姓进香而已。

朝廷的祭祀活动,其本身在都城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带来一种导向、引导的作用,自然会吸引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前往观瞻仪式、典礼。以今天的眼光回看,这或者也是当时对城市生活的一种组织。

旧京著名的庙会,除了都城隍庙、东岳庙外,还有护国寺、隆福寺、白云观、雍和宫、厂甸、花市、蟠桃宫、大钟寺、妙峰山的娘娘庙庙会等几十处。

一般而言的“庙会”,原是寺庙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宗教活动,在固定的日期举行,其活动范围往往在寺庙内及寺庙周边。人们敬神进香,不但需要香烛酒纸,还有餐饮及购物等需求,借庙会而定期举行的集市便由此而生。于是,就有了“庙市”之称。南方人称“趁墟”,北方人叫“赶集”或“赶会”,老北京人还有个说法叫“赶庙会”,简称“赶庙”。

当然,寺庙的“庙会”,有的是只对信众的,或者虽公开,但却是专一的宗教活动,故而有“会”而无“市”,或者,仅有很小规模的“庙市”。所以,庙会和庙市是有区别的。

从起源的角度,金受申先生在《北京的庙会》一文中说:“庙会的起源,自然是始于古代的社祭。社祭的时候是百戏杂陈、百货云集,来看社祭的人实际是来看戏、看杂技,是来买百货、买生活必需品的,所以,社祭又叫社会。社是什么?就是古代的土谷祠(土地庙)。因此就有了庙会这个名称。”“庙会始于社祭,进而社会,逐渐只会不社了。这是几千年来的演变痕迹。今后有发展前途的也全在有市集性质、有物资供应的会上,庙只是会的场所而已”(《旅行家》19554月。转引自《北京庙会史料通考》,李鸿斌编纂,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汇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0月北京第1版,第26)。今天,金先生50余年前所预言的“庙只是会的场所”之说已经变成了现实。现在的北京,如东岳庙的春节庙会,就只是以庙宇为其场所、背景了。此外,如地坛、陶然亭等“春节庙会”,就更是只借“庙会”这一名称而已。

市集总是要有宽敞的地界儿的。在大城市中,寺院无疑是最佳的选址地。所以,“旧京庙会之说,乃每月定期借大寺院之广场陈售百货,以便城郊居民。乡民于是日挟所制来此求售,便购所需以归。城中妇女亦可不必远出而得其所需。兼有百技杂艺,足以娱耳目,遣景光。每至会期,少妇艳妆,粉香四溢,蜂迷蝶乱,联袂城云,亦奇观也。尝读宋人笔记,东京大相国寺亦有此景况,其来旧(久)矣。”(引自《北京庙会史料通考》,李鸿斌编纂,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汇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0月北京第1版,第17页,《燕都见闻录·庙会》)。北京的隆福寺、护国寺,所以庙市红火,不只是因两寺皆元明巨刹,更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宽敞的广场和便利的交通。

有趣的是:隆福寺与护国寺,两寺的庙宇面积都是3.3万平方米,当年庙内的市场面积,又都是7800平方米。两寺庙市的面积,就差在庙外的市场了。隆福寺的庙外市场面积是5800平方米,护国寺是1600平方米

逮至民国时期,北京最大的庙市,当属地处宣南的土地庙(今宣武医院所在地)。它的庙宇面积只有6100平方米,庙内市场面积也只2600平方米,但其庙外的市场面积大,达1.92万平方米。(据北平民国学院19376月印行的《北平庙会调查》中数据折算)

 

老北京的庙市(二)

               东岳庙牌楼。东岳庙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观,有华北第一道观之称

               (图片来源:互联网)

 

据清代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印)中介绍:当时北京城区,“都门庙市,朔望(阴历初一和十五)则东岳庙、北药王庙,逢三则宣武门外之土地庙,逢四则崇文门外之花市,七八则西城之大隆善护国寺,九十则东城之大隆福寺。俱陈设甚多。人生日用所需,以及金珠宝石、布匹绸缎、皮张冠带、估衣、古董,粗精毕备”。从这段话看,旧京当时只有每月的二、五、六没有庙会了。

1922年(民国十一年),北京的庙会日由农历改为阳历。

据民国十九年(1930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当时的北京,每月开三次的庙市有五处:

土地庙,又称“都土地庙”,在宣武门外下斜街(今宣武医院所在地为其旧址),每月逢三日为庙市。

《光绪顺天府志·寺观》:“都土地庙在土地庙斜街。每旬之三日有庙市,游人杂沓,与护国、隆福两寺并称盛”。

《京师坊巷志稿》:张宪《玉笥集·大都即事诗》有“小海春如昼,斜街晓卖花”之句,知花市自元时已然矣。

《燕京岁时记·土地庙》:“土地庙在宣武门外土地庙斜街路西。自正月起,凡初三、十三、二十三日有庙市。市无长物,惟花厂、鸽市差为可观”。

《故都庙会情形一般》(石玫,《市政评论》193412月):“土地庙这名词是久已烂熟的被记忆着,在故都人的脑海里,就是近郊村落里的农人、庄稼婆,也会晓得土地庙是在彰义门里下斜街内。它的庙会之期,是每隔十天一次,逢三日(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便是庙会,这是按国历”(《北京庙会史料通考》,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汇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0月第1)。

花市集,在崇文门外花市大街,每月逢四日。

白塔寺,在西城区阜内大街,每月逢五、六日。

护国寺,在西城区护国寺街,每月逢七、八日。

隆福寺,在东城区隆福寺街,每月逢九、十、一、二日。

这五处又被称为旧京“五大庙会”,其中的护国寺、隆福寺的庙会,还被称为“东西两庙会”。

上个世纪20年代初旧京的庙会日,城区内仍然天天都有,且与寺庙的宗教活动几无关系,就是集市贸易了。

1930年的一个统计资料显示,那时的北京城区尚有庙会20处,郊区16处,合计36处。按寺庙的面积和庙会市场的面积统计,以宣武门外的土地庙的庙会为最大,其下是隆福寺、白塔寺、护国寺、花市、海王村公园(琉璃厂)、东岳庙。若就热闹的程度说,是隆福寺和护国寺,被称为京城里的东庙和西庙。或者也是这两大庙会和老北京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太密切有直接关联。

3、集市庙市的迭加

《旧京琐记》云:“京师之市肆有常集者,东大市、西小市是也。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者四大庙市,皆以期集。又有所谓黑市者,在骡马市一带,夜四鼓而集,向明而散,其中诈伪百出。纪晓岚《笔记》所云‘高丽纸缀为裘,泥制酱鸭’,盖自昔为然,近已为官厅禁止。夜市则在前门大街以至东、西珠市口,清末始有之”(《枝巢四述 旧京琐记》,夏仁虎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2月第1版,第124)。这是说至清末民初,北京的市集有四类,一为集市,如东大市、西小市;二为庙市,如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及隆福寺等四大庙市;三为黑市,即晓市,俗称“鬼市”;四为夜市。

从夏仁虎先生《旧京琐记》中的这段话,我们还能看到一个现象,即老北京的著名庙市往往与集市相结合,或者我们可称之为集市与庙会的“组合”或“迭加”,从而形成一个个富有“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集市与庙市的近距离叠加。如东四牌楼的东大市与隆福寺庙市,春节时的灯市与琉璃厂一带庙会的迭加,便成就出京城特有的“文市”━━厂甸。

一是庙市拉动商业街的形成与发展。如护国寺的庙市便影响并拉带出了其庙前商铺的生长及繁衍,庙市造成了一个商业旺地。

庙市与集市的叠加中,还有集市最后取代了庙市的,如北京崇文门外的花市。

据《宸垣识略》载:“火神庙在花儿市,明隆庆二年建,为神木厂悟元观下院,有万历间右通政李琦碑。本朝乾隆四十一年重修。每月逢四日,自庙前至西口开市”(《宸垣识略》,[清]吴长元辑,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12月第1版,第167)。可见花儿市始于火神庙,开庙日就是花儿市的集日。及至晚近,人们都不再说逛火神庙或赶火神庙庙会,而说是逛花儿市,因为花儿市的名气把火神庙庙市给淹没了。

庙市与集市的叠加,节约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用地,丰富了公共空间的内容,还扩展了其范围,增加了这些公共空间的多样性,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吸引力,从而,更活跃了社会生活。

庙市与集市的叠加,往往又在城市中演化并促成了商业街区的形成与发展。东四、护国寺及花儿市等商业街区就是明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