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顾氏外科如何解

 循天园 2016-12-31
皮肤疮疡多发生于老年人身上,尤其好发于腿脚。此病反复不愈,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而且极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所以,顾氏外科的几代传人对此病都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并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目前,我们治疗皮肤疮疡以内服外治为主要方法。在同一治疗原则指导下,适时应用内治、外治法。通过内治,以调节整体而达到改善局部的目的;通过外治,药力直接作用于局部而达到改善局部的目的。内服以中药汤剂为主,外治方法颇多,比如煨脓祛腐、缠缚疗法、蚕食疗法……临床常根据“老烂脚”、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皮肤疮面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处理。

老烂脚

慢性下肢溃疡,又可称为静脉曲张性溃疡,俗称“老烂脚”,属于中医学“臁疮”、“溃疡”、“顽疮”范畴。

传统的治疗一直是祛腐生肌,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皮肤会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在腐肉组织去除之后,新的组织就长出来了,但是老烂脚往往在腐肉组织清除干净后,还是无法长出新生组织,难以愈合。

顾氏几代传人对此病都做了深入研究。顾筱岩先生认为,臁疮为湿热瘀滞凝聚而成,下肢瘀滞湿阻,气血不能畅通为其本。顾伯华教授认为,本病多因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络脉失畅,影响局部气血的运行,瘀血稽留于络脉之中,肌肤遂失所养,复因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而成。或因小腿皮肤受破伤、虫咬、湿疹等染毒而诱发。第四代传人唐汉钧教授认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臁疮经久不愈,必然有“虚”、“瘀”的存在,且常常“因虚致瘀,因瘀致虚”,互为因果,成为疮面难以愈合的两大原因,由此又提出“补虚祛瘀生肌”理论。

以几位老先生的理论经验为基础,近年来顾氏外科认为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当以补虚、祛瘀、祛邪为大法,通过去除“虚”、“瘀”、“邪”的关键因素,使气血运行流畅,推陈致新,既助气血生化,又利邪毒清解,则疮面得到精气津血的濡养滋润,修复得以进行,如此腐去肌生,疮面愈合。

笔者认为,治疗老烂脚应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服中药在祛腐阶段主要给予能够清热解毒、化湿和营的药物;由于脾主肌肉,所以在腐肉清除干净之后,还给予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药物,从而促进生成新生组织;又由于处于静脉高压状态,会出现循环障碍,所以还要给予活血化瘀的药物促进血液回流。外治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序贯疗法,注重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祛瘀化腐、补虚生肌、活血生肌、煨脓生肌、缠缚疗法。其中缠缚疗法类似于西医穿弹力袜,即用绷带层层加叠,绑扎整个小腿,减轻或消除静脉高压的状态,使气血畅通,疮面愈合。

糖尿病足

临床糖尿病足患者比较多见,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患糖尿病5~10年后会出现一些糖尿病血管及神经病变,足部感染后很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属中医“脱疽”等范畴,其病机特点是“因虚感邪(湿、热、毒),邪气致瘀,瘀阻伤正,化腐致损”,形成了“虚”、“邪”、“瘀”、“腐”四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变化,从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病证。其中“虚”、“瘀”、“邪”是糖尿病性足病溃疡疮面难以愈合的关键环节。

根据糖尿病足不同阶段,内治有所不同。

黑期:辨证为热毒伤阴证,主要宜养阴清热解毒、和营活血止痛。

黄期:辨证为湿热毒盛者,宜凉血清热解毒、和营利湿消肿;辨证为湿热瘀阻者,宜清热利湿、和营托毒。

红期:辨证为正虚血瘀证,治宜扶正活血、托里生肌。

粉期:同红期。

外治法较多难以罗列,遂介绍几种比较有特色的治法。

煨脓祛腐:在黑期可以选用金黄膏、红油膏等油膏厚敷,或外用清凉油乳剂等油性制剂外敷,促使局部疮面脓液分泌增多,干性坏死组织或焦痂尽快软化、溶解、脱落。

蚕食疗法:可在黄期运用,适用于疮面大而深,腐肉组织多者。应分期分批逐步清除腐肉,一般对一些有碍肉芽、上皮生长的组织逐步清除即可,并尽量保护筋膜及肌腱组织。

箍围疗法:在黄期适用于局部红肿,或患趾胖肿,经久难消者。用如意金黄散与清凉油乳剂油箍围。

生肌收口:在红期适用于腐肉已脱,脓水将近者。外掺生肌散,外用白玉膏、红油膏。

煨脓生肌:在红期适用于疮面干性者。外用复黄生肌愈创油或清凉油乳剂。

垫棉疗法:适用于红期疮面腐肉已尽,新肉生长,周围组织有窦腔者。可用棉垫垫压空腔处,再用绷带加压缠缚,使患处压紧,促进腔隙粘连、闭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综合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类疾病。此病以干性坏疽比较多,疼痛比较剧烈,治疗也是内服外治。由于此病因动脉硬化斑块而起,所以治疗时不仅仅要活血还要化痰软坚,一方面要稳定斑块,另一方面消除斑块。

此病在早期干性坏疽的时候,可以外用煨脓祛腐的方法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之后再生肌长肉。内服药可以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痰软坚”的药,由于老年人易肾气不足、肾精亏耗,所以后期还要加补肾填精的药物来进一步处理。

链接

溃疡也需进行辨证

在治疗皮肤疮疡时,不仅仅要对病人的体质进行辨证,而且要重视对溃疡本身进行局部辨证。或许在西医的眼里,溃疡就是溃疡,所有的患者都是一样的。但在中医眼里,不同患者身上的溃疡那可不是一回事儿,溃疡和溃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溃疡的色泽、溃疡的位置、溃疡的深浅、溃疡侵犯的组织……都是非常有讲究的。针对不同的溃疡,需要有不同的应对处理,并不能一概而论。

由此可见,顾氏外科治疗不同的皮肤疮疡患者所用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完全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宜患者的内服外治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 阙华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