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摘抄

 心静看世 2017-01-01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

唯有内心富有充盈,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

生命不应该是用来获取别的东西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

你所做的一切,其价值归根到底要根据对你的生命状态的作用之好坏来评判。

第一知道你应该要什么,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值得争取的。第二知道你能够要什么,做什么事最适合于你的性情和禀赋。二者是让你生命从容的关键。

——自序

一、活得简单方能活得自由

我从来不把成功看做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

我惟愿保持住一份声明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

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论真性情》

现代人是活得越来越复杂了,结果得到了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一个专注于精神生活的人,物质上的需求必定是十分简单的。

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理想是灵魂生活的寄托。

——《对理想主义的温和坚持》

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伊壁鸠鲁)

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颗宁静的灵魂,你就是快乐的,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享受生命的快乐》

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

——《善良,丰富,高贵》

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为无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顾忌,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

一个人简单就会显得年轻,一世故就会显老。

——《童心》

二、幸福是一种能力

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中没有欢乐,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

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

——《论幸福》

幸福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觉。

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所以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的痛苦。

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会深化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幸福与苦难都属于灵魂》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邮资机真正喜欢做的事。

——《比成功更重要的》

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

——《杂感》

尽量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如果做不到,就以敬业精神对待本职工作,同时在业余发展自己的兴趣。

——《青春不能错过的十件事》

三、孤独是爱最意味深长的赠品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场灾难了。

——《独处是一种能力》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够成为你的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了。

“定力”不是修炼出来的,它直接来自所做的事对你的吸引力。

人生有两大幸运,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心静是一种境界》

托尔斯泰曾自述:随着岁月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

泰戈尔说: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

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世界愈喧闹我内心愈安静》

四、爱情是理想的 婚姻是现实的

幸福是难的。也许,潜藏在真正的爱情背后的是深沉的忧伤,潜藏在现代式的寻欢作乐背后的是空虚。

对于灵魂的相知来说,最重要的是两颗灵魂本身的丰富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吸引。

我相信,幸福的爱情是一种能不断地激起幻想、又不断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事实。

——《爱情的质量》

我欣赏的女人,有弹性,有灵性。

弹性是性格的张力。有弹性的女人,性格柔韧,伸缩自如。她善于妥协,也善于在妥协中巧妙地坚持。她不固执己见,但在不固执己见中自有一种主见。

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

弹性和灵性是不可分的。灵性其内,弹性其外。

——《我眼中的好女人》

海涅在一首诗里说:我要是克制了邪恶的欲念,那真是一件崇高的事情;可是我要是克制不了,我还有一些无比的欢欣。

——《两性之间》

惦着一个人并且被这人惦着,心便有了着落,这样活着多么踏实。

——《伴侣之情》

五、孩子是坠落人间的天使

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到底都是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又归于土地。

——《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

现行教育的尺度极其狭隘,无非是应试、升学、就业,其恶果是把孩子们培养成片面的人、功利的人,既不优秀,也不幸福,丧失了人生最重要的价值。

最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教育的久远后果,一代代新人经由这种教育走上了社会,他们的精神素质将决定未来中国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精神水准和社会面貌。

以素质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功当作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

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有二: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

让孩子真正喜欢上智力生活,乐在其中,欲罢不能,对学习充满兴趣,是智育的最大成功。在这方面,父母的榜样能产生显著的作用。

我深信,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

因此,做父母意味着人生向你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提高你自己的素质。

——《今天怎样做父母》

六、即使脸上有疤痕活着也是美好的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史铁生)在此意义上,残疾是与生俱来的,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这样。

人的根本限制就在于不得不有一个肉身凡胎,它被欲望所支配,受有限的智力所只因和蒙蔽,为生存而受苦。

智慧就好像某种分身术,要把一个精神性的自我从这个肉身的自我中分离出来,让它站在高处和远处,以便看清这个在尘世挣扎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可能的出路。

“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史铁生)

史铁生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这条路么有一个终于能够到达的目的地,但并非没有目标,走在路上本身即是目标存在的证明,而且是唯一可能和唯一有效的证明。

——《智慧和信仰——读史铁生《病隙碎笔》》

七、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

“每个人在自身中都载负着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独特性,以作为他的生存的核心”。(叔本华)

正是大多数人的懒惰造成了普遍的平庸,使得少数特立独行之人生活在人言可畏的环境中,而这便似乎使怯懦有了理由。

一个人不论天赋高低,只要能够认识到自我的独特性并勇于承担起对它的责任,就都可以活得不平庸。

现代人生活的典型特征是匆忙和热闹,恰恰暴露了内在的焦虑和空虚。

匆忙是为了掩盖焦虑,热闹是为了掩盖空虚。

那些曾使你的灵魂振奋和幸福的对象,所显示的其实是你的超越肉身的精神本质,它们会引导你朝你的这个真正的自我攀升。

——《成为你自己——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译者导言之二》

浩渺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一瞬,分别却是万劫不复。说到底,谁和谁不同是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沦落人?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蓝蓝《人间情书》序

八、恋家不需要理由

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