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功“天下第一”的王重阳祖师与全真道

 昵称33542116 2017-01-02


道历四七一三年 | 岁在丙申 | 腊月初五
西历2017年1月2日


《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祖师

不忍看到江湖中人为夺取“《九阴真经》”而血雨腥风

以超凡的武功战胜了“四绝”而成为天下第一

得到了“中神通”称号的一代宗师

可以说,无论从德行还是功力都无愧于“第一”


小说,是根据现实人物加以夸张改编的故事

在历史上,王重阳祖师中过武举

”武功“自然是真实不虚

而他更多的是对于道教的新发展、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互相对话和融合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94版《射雕英雄传》重阳祖师形象 | 图源于网

重阳祖师

王重阳祖师,(西历1112年——1170年·北宋政和二年、辽天庆二年——南宋乾道六年、金大定十年)祖师原名“王中孚”,字“允卿”。西历1138年(金熙宗天眷初年)中武举后,易名世雄,字威德。出家学道后,被秘授金丹诀及修真妙旨,更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卒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因创立了道教全真一派,世称“重阳真人”、“重阳祖师”。


▲重阳祖师像 | 图源于


兴汉复国志未遂,慨然入道悟全真


王重阳出生于北宋“家业丰厚”的地方豪绅家庭,幼学儒,长入府学。他青年时代,正值宋、金交兵于陕西之时,自不免饱尝乱世苦荼,曾有过兴汉复宋的愿望。但南宋朝廷不久即向金称臣议和,北方汉人企盼收复旧国的愿望终于未能实现。



▲重阳祖师生长时代局势环境 | 图源于


而金朝的外族统治者日趋巩固,并开始以开科取士来拉拢汉族士人。此时,王重阳和一般出身的士人一样,应金廷的武举之考。但“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直到四十七岁,尚郁郁不得志,于是“慨然入道”。


久不得志而又遭家财被盗之厄的王重阳,在经过一番痛苦的宗教归求后,自称于西历1159年(金正隆四年)在甘河镇肆中遇异人,授以真诀。他有诗自述:“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自此弃家人入终南山南时村穴居,号所居处为“活死人墓”。内则潜修金丹,外则佯狂装疯,自号“王害风”,并立“王害风灵位”。自作歌一首:“


活死人兮王风乘,水云别是一般谐。

道名唤作重阳子,谑号称为没地埋。



▲重阳祖师曾修炼过的“活死人墓”,今陕西境内 | 图源于

创立道教崭新的教派,使道教思想广为传播

与王重阳同时入终南修炼的还有李凝阳、和玉蟾二人。但王重阳修炼数年之久,并未吸纳几个信徒。西历1167年(金世宗大定七年),他放火烧掉所住茅庵,东出潼关,云游至山东半岛登州,正式树起了“全真”的旗号,创立了一个具有完整教义教制的新教派——全真道重阳祖师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大弟子。这七大弟子多是出身于富门富户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全真道兴旺发达的得力骨干,身后各自形成门派。



▲重阳祖师和全真七子 | 图源于


王重阳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导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他的传教范围非常广泛,遍于社会各个阶层,很快便在文登、宁海、福山、莱州一带建立了五个群众性的教团“会”或“社”。这在丹鼎派道教中,确为空前创举。


他东行传教的时间虽仅短短三年,但成绩卓著,在理论和组织方面都为全真道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作为全真道的创始人,王重阳一生不贪富贵,不谋仕途,不畏权势,扶危济贫,积善除恶,入道弃家,成立教会,设立道观等行为,这些都是全真道超出原来一些道教派别的地方。金元之际,道教内部贪权夺势之争虽然频频不息,但全真道盛极一时,与此不无关系。

主张儒、道、释三教平等,会通三教之长



▲重阳祖师主张三教平等 | 图源于网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家《道德经》、儒家《孝经》、释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必修经典 ,认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


西历1169年(金大定九年),王重阳在率领邱、刘、谭、马四大弟子返回关中的路上仙逝。王重阳生平著述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重阳立教十五论》和《重阳分梨十化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