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亲密关系》(五):关于投射

 小蓝2266 2017-01-03

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卡尔 荣格


每次亲密关系发生了危机,我们都会自然而然地以为问题是外在的,但我发现所有亲密关系的冲突,其实都代表我自己内心的冲突。


——克里斯多福 孟


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


——威廉  莎士比亚


在玛利亚的行为模式中,包括所见所闻—主观臆断—形成感受—产生行为这四个步骤。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创造的,想法是你我判断事物的基础。即使你意识不到这一点,主观臆断还是随时在你的脑中发挥作用


——科里 帕特森


一个普通人脑子中每天都有大约五万五千个想法,其中大多数是旧有的想法。许多想法从小时候起,就一直存在我们脑子里。你的脑袋就像一台可以永远录音的录音机,不断重复播放相同的想法。想法成了信念的主要成分。


如果小时候你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比如爸爸答应带你去露营,你很想去,但爸爸却爽约了。也许爸爸工作太忙了,也许爸爸生病了,或是根本忘记了这回事。小孩子眼中的世界并不大,所以爸爸的理由也一点都不重要。你可能会很失望,这时候,你就会产生一些想法来诠释你所经历的事。也许其中一个想法是这样的,“爸爸不爱我”。然后,再延伸一下,就是“没有人爱我”。如果你一再失望,这些想法就会在你脑袋里一再播放,过了几年,你可能就会认为这就是事实。


而一个深信自己并不可爱的人的命运会是如何呢?当她在婚姻生活中,遇到对方的一个眼神都可能痛苦至极!我们赋予对方的“眼神”太多的含义,其实不过是一个眼神罢了——但我们却从眼神中读出了一个不可爱的自己。


这就是心理学的投射现象: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是我们的想法制造了我们的痛苦,而我们常常把痛苦归结为外因。是他给了我痛苦的感觉,是他,就是他!


我们曾说过,童年的创伤并不会虽时间逝去,它们都到了潜意识里面,到了生命中某个时刻又会冒出来。每个自我局限的信念,都来自过去的创伤。我们会创造出很多的想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造成大大小小的灾难。在事实和负面感受之间,我们有太多的主观臆断!


《亲密关系》的作者讲到了一个狗链事件(事实上在第三章中他探讨了很多这样的案例)“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不小心把狗链弄丢了。我父亲勃然大怒,打我耳光而且把我骂个狗血喷头。打耳光还不要紧,痕迹当天就褪去了。但心灵的创伤却不会这么快就痊愈。我希望父亲原谅我、爱我。但他没有。但我很快就忘记那件不愉快的事。”


“........痛苦的经验往往会让我们产生对自己和世界的一些局限性信念。狗链事件可能会让我认为父亲不爱我。既然我父亲在我心中是一个极有权威的人物,我可能因此推论,所有男性权威人物都不会爱我。然后,我可能一辈子都害怕老师、警察、医生、上司等人。恐惧让我无法自由地发挥自我。我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我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弱者、失败者。而这一看法往往会决定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交什么样的朋友、住在什么样的地方,甚至可能包括我们开什么样的车。被父亲打骂的单一事件,竟然会让我产生这种软弱的信念,造成这么低落的自我价值感。”


在进入与配偶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把过去的旧痛、旧伤也一并带去,这就是我《婚姻前世代》要重点阐述的原理。我们不直接面对旧伤,而坚持我们的痛苦是配偶的错,我们也让他不好过!


结果变为,我们自己不正视问题,却情愿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我们本应该用负责的态度来处理伤痛,却往往怪罪配偶伤害我们。然后我们会尝试控制他的行为,确保他不会再犯。


你只需要清楚:你现在的伤痛,其实大多是旧有的。难怪它们似曾相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夫妻情愿忍受不愉快的权力斗争,也不愿面对争吵背后的痛苦。亲密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我们面对痛苦的态度。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遇到困难,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伤痛。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或互相指责。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却纵容自己任意发怒,这将会让两人的感情渐行渐远。也许一段时间之后,问题会消失,而我们又再次得到平静。但这样的平静代价却是很大的,因为我们把配偶拒于千里之外,深怕与他们亲近会造成更多的痛苦。


作者说,“每次与妻子争吵而把她推开后,一旦努力平息了,我总会有更糟糕的感觉。我会有罪恶感而且感到羞耻——因为恐惧,我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拒于千里之外,我牺牲了她来保护我自己。这有什么用呢?痛苦仍在我心中,有机会的话还会再次浮现。和心爱的人吵架并不能解决任何事,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信任对方,也更加不信任我们的爱。我们原本应该让爱来疗伤并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我们却让怒气将彼此的距离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