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常脉象(手把手教脉诊)

 济蒼之梅兰竹菊 2017-01-03

发了我们《手把手教脉诊》的第一篇文章,1天的阅读量超过8万,甚感欣慰,有这么多人爱中医,要学习中医,中医振兴指日可待,为所有阅读本文的朋友点赞。但也有部分朋友评判文章没有涉及脉象知识,可见他们没有细读文章,文章开始应经明确说明,脉诊学习是一个系列,不是一篇文章。学习不要浮躁,倘若我一下子,发了3万多字的脉诊资料,我想能看完的没有几个人。我尽量配图,简单明了,就是为了培养大家的学习兴趣,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这样才会有所得。

也许会有人不赞同,或是恶意抨击,但是只要我的文章帮助了一些人,哪怕只有几个人,我觉得我的付出也值得。同时也需要大家的支持,阅读,关注,评价,相互鼓励,这样我们在中医的学习之路上才能走的更远。正常脉象(手把手教脉诊)

脉诊仪,练习诊脉的仪器

言归正传,开始今天的脉诊学习——正常脉象

学习正常脉象的重要性

一句话概括-----------知常达变(脉诊的基础)

正常脉象(手把手教脉诊)

正常脉象的特点(从次数、脉位、大小、力度及节律等几个方面分析,今后各脉象均按此规律)

次数

一息(一呼一吸)四至(次),闰(或)以五至,相当于每分钟70-80次(与西医的正常心率一致)。

脉位

不浮不沉,沉取不绝(迟脉不绝)

脉形

不大不小,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

脉势

从容和缓,柔和有力

节律

节律一致

正常脉象(手把手教脉诊)

中医脉学将正常脉象的特点称为有胃气、有神、有根。

胃(胃气)

表现为脉位不浮不沉,脉率不快不慢,脉力不强不弱,脉形不大不小,脉势和缓,从容流利。

脉贵有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脉之有根关系到肾。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二)脉象的生理差异

脉象会随着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精神情志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各因素的影响。

1.年龄

脉象随年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

次数:

胎儿(胎心率140次/分)

婴儿脉搏120次/分

幼儿脉搏90-110次/分正常脉象(手把手教脉诊)

脉势

随年龄增长脉象逐渐和缓

儿童较软

青壮年有力

老人弱多弦正常脉象(手把手教脉诊)

2.性别

女性脉象较男性濡细而略快

妊娠脉象多滑数

3.形体

肥胖者脉象多沉细,消瘦者脉较浮大。

身材高大者脉象较长,矮小者脉象较短。正常脉象(手把手教脉诊)

4.季节

“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浮”、“冬微沉”

5.精神情志

喜则伤心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因此诊脉前要让患者平复心情)正常脉象(手把手教脉诊)

6.劳逸

剧烈运动后脉急,入睡后脉迟缓,脑力劳动者脉弱于体力劳动者

7.饮食

饱餐、酒后脉多滑数有力;饥饿时脉来多软弱

8.地理环境

南方人脉多虚浮,北方人脉多沉实

9.脉位变异

尚有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称为斜飞脉。若脉象出现于寸口的背侧,称为反关脉。
正常脉象(手把手教脉诊)

之后我们会逐一介绍二十八种脉象,更多脉诊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或加微信sun8331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