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在强大的几个特征 | 婵琴

 真友书屋 2017-01-04

与几位友人见面,聊天中,我发现她们都具备内在强大的力量。她们过往的人生历练,走过曲折、受过磨难、洗礼过苦痛和悲伤,如今,走出来,算是活得通透、懂得慈爱、有同理心的智者。她们有的像异草、有的像兰花、有的像秋菊、有的像美人蕉。

在她们身上,你能分明感受到言语和行为,散发出强烈的光,照亮自己,也温暖、启发身边的人。而呈现出心性的温和与自足,也给人以丰盈、饱满和通透之感。不再依赖外界、他人去索取,而是懂得付出、给予、分享的重要性。

她们笑声爽朗、眼神澄清、言谈缓慢有力。一派安稳、平静的姿态。而曾经,她们也如同普罗大众,承担过业力之苦、情感之伤、人世之痛、及生活的焦虑与无力。

这些,终究随着时间推移、智慧的增长,最终凝聚出了内在强大的能量,人也活出了气象和光芒。

通过她们,我尝试罗列几个内在强大的特征。一起共勉。

学会处理负情绪

不知道如何处理负情绪的主要表现:烦躁不安、以伤害他人为发泄条件、习惯找人倾诉、渴求得到安慰、不愿从自身找原因,一味讨伐他人的不对……。

这些在我看来,只会加速、深化负情绪的爆发,最终让自己变得更加无力,而人和事情本身并没得到有力的解决。

她们中最多的问题就是情感和婚姻,事实上,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造成,而是在长期的相处模式中,习惯将身边的人作为自己的支架,一旦某天,那个支架倒塌,自己的身心也开始奔溃。这样的问题,在不具备力量自我消化和吸收、接纳和面对的同时,就会形成强大的毒瘤,在自己的身体中流动,成为痛苦和痛苦因。

处理负情绪,最为理智的态度,就是接受它、面对它、与它共处,感知它带给你的痛苦、焦虑、羞耻、绝望、懊恼……种种,反观那一刻,它带给你身体、心灵的颤动与冲击。不要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不要期望他人给予你安慰,学会自我吸收、消化,吞噬。

如果你能和自己的负情绪亲密相处,你就能寻找出曾经和现在的起心动念,然后从中理清出问题所在,并积极的克服、处理掉它。

重要的是“心静自然凉。”内心清凉了,你才有可能不再左突右冲,清醒感知内在的和平与笃定,有力共处。

自我觉醒能力

一个人的觉醒,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学会自我对话。在自我对话中,发现另一个新的自己。

这些需要的是冷静、平衡的思维,具备抽离、不逃避的可能性。比如,当你承受痛苦时,你能让自己感知它的存在,与之亲近,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它,并不沉溺其中,造成第二次伤害,这就是自我觉醒的力量。

当个体命运在外界环境的变故中 ,给身体和心灵造成的痛苦和伤疾时,自我觉醒,在此刻应该如同支点,起到平衡的作用,让我们的身心变得柔和、有力,从而更有耐心和关怀,温柔的善待自己。

自我觉醒是我一个漫长的觉察、煎熬的苏醒过程,它在反复实践、探索的自我认识中,能将自己从黑暗的角落里,解救出来,看到新的希望和光明。

就这一点来说,自我觉醒,首先需要我们做到敏感的捕捉自身的觉知和注意力。了知自己的痛苦、悲伤、绝望、羞愧、嫉妒……注意那一刻内心的情绪,不再对抗和抵触它们,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适度的隔离自己,站在高处重新审视、看待问题的发生。

当我们觉知、清楚自身的痛苦和缺陷时,做到亲密的接近它、处理它、完善它,那么你内在的温柔、平和、力量也会由此而凸显出来。

自我觉醒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如同明灯,照亮我们的黑暗和绝望,让我们以一种平稳、镇定的方式接受它们,矫正内在偏激、沉溺错误情绪,让自己不至于在迷失和逃避中,造成心灵上的再次伤害。

破除对外界的依赖

很多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对身边最亲密的人产生“无休止”的依赖,比如,希望伴侣在情感上无条件的给予、希望老人无私的付出、希望朋友一味的纵容、希望善知识授予智慧……你渴望从如此多的依赖中获得快乐、满足与丰盈。

一旦得到,它们会给身体和心灵带来短暂的欢愉;一旦它们消失或不再满足你的条件,你就会产生怀疑、怨恨、甚至诋毁。此刻的自己,就完全成为了依赖的奴隶。你不仅得不到任何的自由,反而会滋生更多的贪念和烦恼。

生活中,我们发现,真正独立而自由的人,他们无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破除了对外界对依赖。那一刻,他们将自己完全活成了一只“萤火虫”的模样,不仅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反观始终对外界、他人产生依赖的人,他们会有恐惧、焦虑、嫉妒、习惯攻击、奢求回报,种种匮乏性的心理反应。如此,也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爱与自由。

用克氏的理论来说:“只有那些了解并消除内心依赖的人,才明白爱是什么,才能得到自由。”

懂得自省

“自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对自省的积极回应与修正,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殊胜方式。自省是对人性、品格、行为的一种完善,它需要具备自律、自我评判、调控和自我教育的意识。

一个人若能在顺境时,不再洋洋得意;在逆境时,不再怨天忧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从中学会自我约束和规范,而不是一味的盲从、跟风,与外界、他人比较。如此,才算是较强的自省能力。

懂得自省,可以让自己活得更踏实、没有太多这样、那样的虚妄。

追随内心的声音

荣格曾说,“你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一个人,当内在的声音,主导外在的行为时,他就能彻底摆脱外界的诱惑、攀比、剔除大众价值观,最终培养独特的人格精神,探索自身存在的种种可能,从中发现光亮。

作为一个成人,我们或多或少多会有自己内在的声音: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意识,也就是你内心的显现,最终产生行为,让你为此声音付出努力,不再抱怨,相信过程比结果重要。

那一刻,你也确定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成为了一个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独特自己。而不是沉溺、模仿、在依附他人的过程中,走路。

追随内在声音的神奇与独特之处,在于它让你的生命如同清流,源源不断的供给内在养分。

生命想获得不一样的成长模式,需要你具备勇气和冒险精神,通过平凡、简单的事情,完成自我人格的规范与成熟。而内在声音的引导,全情投入,将事情做到极致,才可能从中感知快乐,活出真正的自己。

不再渴爱,拥有慈爱

这里所说的渴爱,是我们极力需要得到外界、他人的关注、希望得到各种赞美之词、习惯从身边的人身上吸收爱的能量、不懂得付出、一旦付出,就祈求得到回报……诸如此类种种特征。

渴爱很多时候,就是自我养分的枯竭与匮乏,这种匮乏,可能是原生态家庭成长过程中的缺陷,也有可能是后天的种种变迁,造成的心灵囚牢,也形成了自我困扰。

我们说,在所有的情爱中,只有付出,才可能得到更多的自由和快乐。而一旦处于饥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将自己陷入各种情绪的漩涡,让生活也容易越出轨道。

渴爱的感觉,就好像我们渴了,不愿意费力寻找清凉之水,却一味只喝眼前能有的盐水,最后越喝越渴。

而慈爱不同,它之所以会成为内心强大的特质,是因为它有温柔拥抱自己的本能、能有效缓解、控制自身的情绪,懂得信任、善于付出、有给予的能力。

佛陀曾将慈爱比如为大地回春一样,充满心田。他认为,一个人心中只要有了慈爱,他的内心就会变得强大起来,足以去承受一切恐惧和痛苦。

我总是觉得,内在能量的级别中,慈爱算是顶级存在的无私品格与高尚人生。常人想达到多少有难度,但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去训练它,比如多接近善知识、通过发愿,唤醒内心温柔、觉察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了知正见的核心。

“我们的内心越靠近慈爱,我们的大脑就越容易培养应有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