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适应证:哮喘发作的预防及治疗 小方组成:陈氏止哮定喘汤 西洋参10克,草红花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川贝10克,蛤蚧10克 用法与用量:每付用300毫升水煎两次,混匀后每天分两次服用 在冬天还未到来时,不少哮喘病患...
主要适应证:哮喘发作的预防及治疗 小方组成:陈氏止哮定喘汤 西洋参10克,草红花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川贝10克,蛤蚧10克 用法与用量:每付用300毫升水煎两次,混匀后每天分两次服用 在冬天还未到来时,不少哮喘病患者就开始感到不安,因为每到这个季节,哮喘发病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俗话说“内科不治喘,治喘丢了脸。”意思是说哮喘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治疗起来是u容易的。
哮喘一旦得病往往会反复发作,得病的人就会容易喘咳、呛嗽,晚上睡觉仰卧不安宁,进而影响日常的饮食。频年的咳嗽,还容易造成脏腑的内伤。很多病人在发病的时候用了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等,但是这些药物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儿童区哮喘的再发率高。 刚得哮喘病时,病情较轻,防治措施得当的话,病情一般能得到长期控制。但是,许多患者重视不够,不能及时合理的进行治疗,病情就很容易一年比一年加重,用药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及时合理的治疗对于哮喘病人十分重要。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能够根治哮喘的办法,但对于季节性哮喘患者而言,其治疗应重在“防治”,防是治疗哮喘的根本。哮喘的最关键治疗方法是不让其发作,而部是等到有症状后才去治疗。 我向大家介绍一付简单而实用的小方子,陈氏止哮定喘汤,西洋参10克,草红花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川贝10克,蛤蚧10克。
中医学认为外因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内因是在肺经有宿痰积聚,感受外邪时克引起气动痰升,阻塞肺脏的络脉,表现出痰鸣喘逆的症状。要想彻底治疗传出就得釜底抽薪,治疗自身可以引起哮喘的根本,也就是哮喘患者体内的宿痰,没有了长期留居的痰淤,就不会引起外邪的入侵,当然也就有效得预防了哮喘了。 在此方子中,西洋参保护肺脏的正气,养肺阴,调节人体脏腑机能。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勿燥,要养肺就得润肺。另外,草红花可以活血化瘀,疏通血络。虽然历代医药书中一般都是使用止嗽化痰定喘益气这些药。但是这个方子的突出特点是使用了活血药,活血药在治疗哮喘上有独特的疗效。桃仁杏仁可以润肺,杏仁可以降肺气,治疗肺气不降导致的喘,川贝和蛤蚧为化痰的良药,几味药相互配合,有效地预防了哮喘的发生。
此外,可以用肉桂、白芥子、甘遂、细辛、玄胡研成细末,白芥子和玄胡各30克,甘遂、细辛、肉桂各15克。生姜榨汁,将姜渣过滤后只取生姜水,姜水常温下只能存放一个对时,当日使用。用姜汁与蜂蜜调匀,用搓汤圆的方法把药物搓成指头大小,放入膏药贴中,制作成三伏贴,分别贴敷在天突穴、双侧肺俞穴、膻中穴、定喘穴。制作的三伏贴需要及时使用。于入伏后初伏、二伏、三伏,每天中午10点到下午2点左右贴敷,每天1次,连续3年为一个疗程。这就是中医说的“冬病夏治三伏贴”。 因为三伏天是一年里天气最热的时刻,是自然界阳气中之阳的时节,人体阳气充沛,皮肤腠理疏松,药物容易通过体表的经络深入脏腑发挥作用,而且采用“阴病以阳药治之|,使伏于肺内阴寒的宿痰之邪得到温化,达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目的。
方中北细辛和白芥子辛温入肺经,温肺祛痰,白芥子刺激穴位,帮助其他中药药效更容易地进入人体。但是白芥子也会刺激皮肤,需要讲究贴敷时间,大人为4~6小时,小孩为1~2小时,如果贴敷过于热或痒,可以减少时间。甘遂用于驱逐痰饮,玄胡能行气行血,使气畅血行。肉桂性温,补阳气和扩张毛细血管,祛除外在风寒。 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充分体现着“治未病”还有“未病先防”的中医理念。在冬天还为到来之际,大家可以试试这个方子,等到天气变化,冬天来到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摘选自《济南哮喘病医院院刊》 |
|